医院医疗设备管理水平提升策略研究

2021-11-09 00:43邵壮
健康护理 2021年9期
关键词:医疗设备管理水平提升策略

邵壮

摘要:医院医疗设备管理能力的提高,不仅可以提高设备的利用率,而且可以提高医院的管理水平和运行质量。因此,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提高医疗设备管理水平,对于充分发挥医疗设备的治疗作用,确保医院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本文从相关人员素质、采购管理以及维修管理等方面提出了医院医疗设备管理水平提升策略。

关键词:医疗设备;管理水平;提升策略

一、医疗设备相关人员素质水平提升策略

医院应完善人员培训机制,重视管理人员、维修技术人员和设备使用人员的培训。培训可以提高员工的素质,也是一种福利。通过对员工的理论和技术培训,员工可以提高技能,增加联系。因此,医院应规范培训,认真制定培训计划。这不应流于形式,以便员工能够在良好的学习氛围中成长。

在临床需求科室培训期间,医疗设备管理科技术人员负责基础知识的传授。培训结束后,应进行笔试和实际操作考试。考核合格后,由设备管理部发给本部门员工,作为员工绩效考核的一部分存档。技术人员在定期检查和维护设备时,应及时纠正医务人员的不当操作,并进行再培训。对于难度较大的新设备,医院可聘请厂家技术人员进行专业培训和指导。

完善人才培养机制后,医院还需要运用科学的数学模型来评价培训效果。对于培训评估,首先是判断培训项目是否需要继续或终止,以确定自身提供的培训是否有效。其次,为了获取提高培训项目质量的信息,确定培训项目的效果和改进方法,制定未来培训项目的培训效果衡量标准,从而不断改进培训项目,提高培训质量。

二、医疗设备的采购管理水平提升策略

(一)设备购买过程细化

1.注重设备使用口碑

在医疗设备采购管理中,选择供应商采购设备是重中之重。大多数医院通常选择报价最低的供应商建立合作关系,但质量往往不同。因此,建议医院根据自身经验建立供应商评价体系,对供应商的信誉、质量、后续服务和性价比进行排名,选择信誉高、性价比高的供应商采购医疗设备,确保供应商提供良好的售后服务,及时为医院维修人员提供技术知识培训。

2.协调并发挥各科室优势

医疗设备管理科是医院的中心科室,它需要与所有临床科室和急诊科室保持良好的沟通,与所有需要的科室进行协调和合作,以实现有效的沟通。如有问题,仓库管理员应及时与设备接收部门联系,提供技术支持。医疗设备管理部门与需要使用医疗设备的部门相互学习、相互配合,最大限度地发挥医疗设备在临床上的价值,使广大患者受益。购买医疗设备前,双方应讨论设备参数、质量、型号、规格,选择双方同意的医疗设备。医疗设备准备入库时,设备使用部门应协助库管员进行入库检验,确保设备质量。

对于急诊医疗设备,最好由医疗设备管理部门在采购时选择各部门可以使用的设备,以便各部门可以交互使用。当应急医疗设备库存不足时,各科室可临时借调,以免造成长期供应短缺。采购时,各部门推荐的应急设备可配备电池。在手术或诊疗过程中发生突然停电时,手术或诊疗不中断,减少医疗事故发生频率。

3.制定采购的论证制度

在购买医疗设备时,我们应充分调查和分析设备的效益和技术。医院医疗设备管理委员会每年年底进行采购论证,对预购设备进行初步评审,最终获得院长批准。在演示会上,各部门不能单独做出决定。相反,各部门应协商、沟通和选择,评审专家应通过技术评分筛选各供应商提供的设备。

(二)加强医疗设备标准化

医院实行标准化管理模式,引進先进编码技术,对医疗设备进行统一编码。

医院的医疗设备名称与各科室名称不同,容易给仓库的领用和归还带来麻烦。建议医院首先对医疗设备命名进行规范和统一,名称标准化应促进技术和业务标准化的实现。二是加强医疗设备管理标准化体系建设,完善设备管理信息系统,对医疗设备进行编码,然后进入数据库进行统计分析,还可以实现不同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加强部门之间的沟通。

标准化的具体做法:一是广泛宣传标准化管理,重点培训相关员工,推进标准化。成立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合理规划,带领员工实施。实现系统化管理,有序分布式实施。医院的医疗设备统一编码、统一命名、标准化,使用该编码可以快速查询所有与设备相关的信息。在信息共享管理系统中,输入与设备相关的价格、型号、规格、质量、交货及时性、供应商信誉、品牌等信息。在入库前,医疗设备通过条形码或RFID快速收集信息,在计算机系统中建立医疗设备位置账户,并将设备信息与放置在仓库中的具体位置对应,以便快速方便地查找。

三、医疗设备维修管理水平提升策略

当设备损坏且维修人员正在维修时,需要详细记录损坏的原因和具体位置,以便根据历史维修记录总结经验教训,从而提高维修人员的工作效率,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维修结束后,维修人员应填写《故障维修信息表》并存档。各设备使用部门应定期对这些信息进行分析和总结。

故障维修信息表可作为维修人员绩效评估的参考,掌握易损件的更换周期,通过信息表分析常见故障原因及解决方案,采取预防措施降低故障率。

医疗设备维修部负责设备的维护、记录、设备运行总结等工作,当维修人员遇到未解决的故障时,应及时与供应商联系,寻求解决方案,或要求供应商派技术人员支持解决方案。在设备维修过程中,如果使用部门没有足够的零部件和备用机器,则部署成功。如果没有备用机器,启动计划,首先疏通分流病人,请求支持,由医疗设备管理部门从仓库转移或从供应商超市领取,以确保医疗设备的正常运行。

结论

医疗设备管理水平的提高可以直接提高医院现阶段的经营管理效果。医疗设备的正常运行是医院履行治疗职责的重要条件,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医院的服务质量和医疗水平。因此,在新时期,医疗机构应充分重视设备管理,制定完善的设备管理和维护制度,提高设备管理效率,确保治疗效果和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龚仁松. 提高医院医疗设备管理水平初探[J]. 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2013,23(9):5337.

[2]袁红静. 强化医疗设备管理提高医院科学化管理水平[J]. 中国现代医生,2019,47(31):96-97.

[3]姚辉. 强化医疗设备管理提高医院科学化管理水平[J]. 财会学习,2019(30):208,210.

猜你喜欢
医疗设备管理水平提升策略
电力企业营销电能计量项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浅谈提升企业现金流管理水平的措施
提高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水平的思考
住房公积金贷款与
关于师幼互动的文献综述
医院大型设备的运营管理(pet—ct)
公司信息化管理与经济效益提升研究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策略研究
基于电子化发展下的医疗设备维修方式的发展新要求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