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域水污染治理优化探索

2021-11-10 00:08张娜
科学与生活 2021年11期
关键词:污染治理水污染优化措施

张娜

摘要:在新时期环境下,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不断加强,国家也在积极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强环保工作的落实。水作为自然中人们赖以生存的资源,如何做好水资源的保护是目前环保工作的重点。对我国流域水环境质量进行分析,仍然普遍存在严重的水污染现象,这就需要加强流域水污染治理,做好水资源的有效保护。下面,文章就主要针对流域水污染治理优化进行分析,希望对相关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水污染;污染治理;优化措施

前言:在人们生活和生产中,无时不刻不在产生大量的废水和污水,这对地下和流域内的水体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这也导致目前可利用的水资源越来越少,这对社会的可持续性发展造成了不利影响。为了避免此类情况的出现,流域水污染治理工作至关重要,这就需要相关部门重视流域水污染治理工作,并积极采取流域水污染治理优化措施,确保实现对水资源的有效保护和污染治理。

1.流域水污染治理中常见问题

1.1水污染纠纷与的水污染矛盾长期存在

流域内的水环境其实具有整体性的特点,但通过人为的行政区划对其整体性实施打破,当出现水污染的情况时,污染的源头很难清晰界定,对其治理往往就会存在一系列的纠纷。如企业排污导致水污染情况的发生,可能是由一家企业的排污而导致,也可能由多家企业的共同排污而导致,当出现多家企业的共同排污造成水体污染时,对各企业在责任轻重方面的划分存在难度,在纷争时他们也是相互推诿,导致纠纷交叉、复杂;同时水污染的纠纷持续的时间也很长,其往往在不同行政的区域间发生,所涉及的人员也比较多,且新旧纠纷呈现交叉状态,这也导致水污染的纠纷长期累积难以解决[1]。

1.2城市排水与流域水环境治理的联动性

近年来,各地政府开展多项如截污、清淤、换水工程措施,以及除臭、水质净化等设备设施提升水质等,提高区域流域水环境质量。但是往往会发生水环境治理效果难以维持的现象。这是由于我国排水管网存在大量缺口,大量污水直接排入流域。根据中央环境保护督察组数据截至2016年底,深圳市污水管网缺口达4600多公里,全市污水收集率不足50%。大量。仅仅通过截污清淤河道等工程措施进行水质提升,并没有大幅度提升流域水环境自净能力,实现原位生态修复;当汛期时大量未经处理的初级雨水、以及城市排污管网收纳的污水直接进入流域时,流域的水环境又出现水质明显下降、严重时常发生黑臭想象。

1.3水资源的保护与水污染的治理水平有限

在水资源的保护与水污染的治理中,随着不断的研究,相关技术方面也得到了一定进展,研发出水环境的监测与评价技术以及水污染的防治技术等,且相关技术在实践中也得到了一定推广,但在此类技术的研究中主要还是偏向自然科学的技术,而忽视管理科学的研究,这也导致水资源的保护与水污染的治理水平有限,影响工作开展的效果。

2.流域水污染治理優化措施

2.1以法律手段强化监督管理

通过法律建设能够对任何的社会活动实现管束与限制,法律对惩罚犯罪和保护人民的合法权益具有重要的作用,在水污染的治理中,为了对水污染的纠纷与用水矛盾有效处理,相关部门就可以对法律制度实施建设和完善,以法律手段对违法排污以及流域的水资源破坏等行为打击。针对水污染的纠纷情况,要明确区域内各违法企业需要承担的责任和后果,对他们可以采取统一标准实施管理,建立具体法律条款来对他们违法排污的行为进行管制,这样执法部门就能够充分借助法律条款对相关企业的违法排污行为进行惩处[2]。

2.2提升水资源的保护效果

在对水资源的保护与水污染的治理中,相关部门要做好对治理技术的研究和使用。以对水域水质的改善技术研究进行水域的纳污能力提升为例,可以使用无砂的砼墙、滤纸、植物、滤料表面微生物等,对径流面的源污染物截留、去除;可以通过仿生植物来对河流的污染水体实施净化;可以建立生态渗滤类型净水丁坝的系统,对河流水体的泥沙以及污染物质等截留净化,可以建立人工湿地的生态沟,达到截水净污目的,使用平台下部的间断渗滤体,对沟内水体过滤并进入到主河道内,改善水质。通过对水资源的保护与水污染的治理研发和使用,能够有效促进其工作水平的提升。

2.3做好污染源的防治和控制

在对水污染的治理中,要强化流域概念和生态安全的理念,把河湖水的污染防治和全流域内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流域生态的系统建设实现有机的结合,基于以往水污染研究以及保护治理的实践经验,建立污染源的系统控制、河湖水质的改善和生态系统的完善、系统管理的机构以及机制建设总体防治思路。在对污染源控制中,要对流域内产业的结构、污染治理情况等综合考虑,针对水质差和污染重等河段或者湖库强化工程治理的开展,来对河湖水质改善以及生态系统的完善[3]。

2.4利用“厂-站-网-河”一体化联合调度管理思路加强流域治理

以削减城市整体水污染负荷和保障流域水环境质量为核心,利用控源减污、水系结构优化与水动力调控、生态修复与重建、水环境监控等关键技术,结合管网联合调度模型,研究城市河网、城市污水处理厂与管网泵站的联合调度及优化运行,实现城市污水厂、泵站、排水管网和流域等水系要素的联排联调,将污水厂排水提质、污水管网污染防治的效果都体现下在河道生态上,实现流域治理的长效性。

2.5加强水污染治理落实和社会监督

为了实现对水污染的有效治理,需要把水污染的防治工作向各级的地方政府部门实现全面的贯彻和落实。同时,要求临近的地方政府部门间在水污染的治理中要加强沟通与合作,做好工作的协同开展与完善,从而实现水污染的有效防治。另外,在水污染的治理中要对社会监督的功能充分发挥。对流域的水污染进行治理中,不仅要对国家的环保部门执法力度加强,社会监督发挥着重要作用,相关部门要对社会公众积极引导与鼓励,让他们参与到水污染的治理监督中,对水污染的治理情况实时监督,一旦发现存在治理不当或者治理问题能够及时反馈,以社会监督来对促进相关部门和人员对水污染治理工作的有效落实。

结语:综上所述,流域水污染治理对我国水资源环境的保护以及社会的持续性发展至关重要,但在目前流域水污染治理中还存在诸多的问题,为了确保流域水污染治理工作能够有效落实,切实实现对流域内水资源的品质提升,就需要相关部门积极进行水污染治理的优化,这也是其工作开展中需要一直重点关注的内容。

参考文献:

[1]乐轶灵. 浅谈小流域水污染的综合治理措施探究[J]. 华东科技(综合), 2019(3):443-443.

[2]郭井权. 河长制在流域水污染防治及生态治理中的实践探索[J]. 中国高新区, 2018, 000(010):219-219.

[3]王铎. 滇池流域污染源归因识别与新时期治理策略[J]. 绿色科技, 2017, 000(002):28-31.

猜你喜欢
污染治理水污染优化措施
试论如何提高水质检测的准确性及稳定性
工业氧化钼生产工艺及污染治理分析
环境工程本科专业实验教学平台建设的探讨
农村水污染治理的政府责任
实验室水质分析质量评价方法分析
医院工资薪酬分配及优化对策
正阳县畜禽养殖污染治理状况分析与研究
环境经济学视角下养殖业负外部性分析及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