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科技馆交通安全教育基地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2021-11-10 07:18董婧
科学与生活 2021年11期
关键词:科技馆

摘要:近年来,全国交通安全教育基地建成方兴未艾。科技馆与交通管理部门共同建设交通安全教育基地,有助于汇聚科普合力,实现科普资源共建共享,为公众提供更丰富的优质科普服务。在科技馆内建设交通安全教育基地与其他基地建设模式有共性也有特性,需要根据科技馆的实际情况来进行调整,比如展区选址、展品特性、教育活动等等。

关键词:科技馆 ;交通安全教育基地; 科普资源共建共享

当今社会,汽车已成为老百姓日常生活密不可分的组成部分。据公安部统计,2020年全国机动车保有量达3.72亿辆,其中汽车2.81亿辆;机动车驾驶人达4.56亿人,其中汽车驾驶人4.18亿人。加强交通安全宣传教育,提高老百姓对交通安全重要性的认识,从源头遏制交通事故高形势,是一项意义重大的工作,且刻不容缓。因此,各地根据实际情况,建立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基地,不断加强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工作。根据中国科协2008年发布的《科普资源共建共享工作方案(2008—2010年)》,科协直属单位应采取“横向联合”的工作方式开展科普资源共建共享工作,有效促进馆、政之间资源共享与联动协作,动员多方力量参与科普宣传,努力推进科普工作社会化[1]。重庆科技馆作为重要的科普教育场所肩负向公众科普知识、提高市民科学素养、整合社会科普资源的责任,在2017年联合重庆市公安局交通管理局共同打造了重庆科技馆交通安全教育基地。

1重庆科技馆交通安全教育基地概况

重庆科技馆交通安全教育基地位于科技馆常设展厅内,面积约375平米,由两部分组成,分别是交通安全区和交通急救区。交通安全区重点围绕安全驾驶、文明交通、交通信号、交通法规等内容展开。“安全带的重要性”让观众系上安全带后在慢、中、块三种安全的速度下体现撞车,并结合数据告知观众如果不系安全带会承受多大的冲力,该展品与“驾驶盲区体验”、“名人交通事故警示墙”等展品一起展现车辆和交通陋习给人们生活带来的负面影响。交通急救区主要围绕交通事故的自救、互救等内容展开。如“急救体验”展品通过视频、模拟假人、图文等向观众传授一般交通事故发生时如何自救、互救的知识,观众可以亲身学习伤口包扎、担架制作等急救技巧。

2交通安全教育基地建设实施过程和成效

2.1充分调研、形成方案

重庆科技馆和重庆市交通管理局成立了建设项目组,由重庆科技馆负责基地建设的具体实施,重庆市交通管理局提供交通安全相关内容的专业意见及资源。项目组前往基地数量和运营情况最好的广东地区调研,就交通安全教育基地建设的经验进行了交流,重点了解展览的主题线索、展品性能、受欢迎程度、围绕展品开展的教育活动等内容。根据对多地交通安全基地的考察内容,结合科技馆的实际情况,重点对基地选址、“是否有足够多的展品支撑展区主题”、“交通安全类展品是否满足基地建设需求”等问题进行逐一论证、探究。最终形成建设方案,并获得了科技馆专家和交通安全教育专家的认可。

2.2严把展品知识关、质量关

方案实施阶段主要分为展品及布展深化设计、展品制作、布展施工和展品现在安装调试。每个阶段均严格按照时间倒排计划进行,每个节点设置阶段验收,确保基地建设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如期完成。完成深化设计和展品制作过程中,需综合考虑科技馆人流大,学龄儿童和青少年群体较多,重点关注展品结构的稳定,安全隐患等问题。对有争议的或不确定的知识内容及时联系交通安全专家确认把关。

2.3基地建设成效

建成后重庆科技馆交通安全教育基地成为了重庆科技馆与重庆市公安局交通管理局共同為观众进行交通安全宣传的阵地,开创了具有重庆特色的交通安全教育新模式。在日常开馆时,观众可以通过自主体验展品,学习交通安全知识,增强交通安全意识。每年的“全国交通安全日”主题科普月,依托基地展品,交巡警与科技辅导员共同开展了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通过巧妙、有趣的设计以及交巡警现场与观众互动将权威的交通规范、严肃的交通安全案例等内容以“玩中学”的形式向观众进行普及。“江北小交警教育实践基地”落户重庆科技馆后,每月有两至三所江北小交警示范校到馆参观学习,以小交警们为典范,将交通文明安全意识逐渐深植广大人民群众的心中。

3.科技馆建设交通安全教育基地的经验和思考

3.1交通安全类展品的甄选和设计应满足科技馆的需求。

不同于其他模式建设的基地,科技馆的参观人流量大,非团体预约式参观,展厅面积大,且主要受众是学龄儿童和青少年,在展品的甄选和设计上应注重科技馆展品的特点,即展品的科学性、趣味性、互动性、安全性等[2]。首先,交通安全类展品所展示的科普内容属于相对专业的知识,出处要准确有依据,由交通安全教育专家对此进行把关。第二,据笔者长期观察,模拟驾驶类、多媒体互动类和角色扮演类展品的趣味性和互动性更强,更受学龄儿童、青少年喜爱。在展品设计上围绕青少年爱玩游戏的心理与特点,调动其在玩中学的兴趣,将交通安全常识、交通陋习、危险驾驶行为、交通事故急救等融入模拟驾驶类、多媒体互动类和角色扮演类展品中,以游戏形式让儿童、青少年在游戏中体验驾驶乐趣、认识交通安全知识、了解基本交通规则[3]。但需要注意的是,模拟驾驶类展品需要注意的是简化驾驶操作的流程,降低参与者入门学习的时间,否则复杂的流程和过多的操作会削弱展品想要传达的知识内容,降低参与者的兴趣和成就感。另外,角色扮演类的展品存在布展面积大、需要的管理人员多,更适合单独开展教育活动时使用,用于常设展厅管理难度大且教育效果不理想。第三,充分考虑展品整体安全性,展品应确保结构设计稳固,具备有效保护装置,锋利边缘也需要尽量磨平或做圆滑处理,避免展品在使用过程中出现安全问题[4]。

3.2充分发挥为教育活动服务的功能,提升展览教育效果

展览是基础,展教活动是核心。一件或一组好的展品则能够为后期教育活动的设计与开展提供更多的基础条件[5]。因此,展品在知识内容和体验形式上要便于发散、延展,适合组织围绕展品开展展教活动。例如,展品“急救体验”有动画展示各种急救知识,设置了可操作的心肺复苏人偶,观众可自主学习体验。科技辅导员也可以配合使用如绷带、木板等道具,指导观众体验。在空间设计中也要充分考虑到安全教育活动的开展,合理布局展教活动区域,有条件还可以配备相应的教育活动设备。

3.3遵从儿童心理发展规律、保护儿童年心理健康

在传统的安全宣传教育中通常会通过现场案例来激发人们的恐惧感来达到重视交通安全的目的。但儿童的心理发展水平尚未成熟,不当的图文刺激会使儿童产生焦虑、恐惧,影响儿童心理健康。因此涉及到灾难、事故伤亡的图文、视频,在表达上要遵从儿童心理发展规律,避免血腥的画面,对其进行艺术化处理,让儿童心理自然、温和地接受。

参考文献

[1]蒋志萍.浅谈科普场馆的资源共建共享.[J ].科协论坛,2017(12)31-33

[2]周穆雄 高岩 王峻极 尤志栋.浅析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基地建设.[J ].道路交通管理,2014(6):25

[3]刘拯坤.关于科技馆展品特点及研发的讨论.[J ].科技经济导刊,2020 28(21):203-204

[4]史海兵.国内科技馆展品设计标准化浅析.[J ].科技风,2021(5):152

[5]袁媛.提升科技馆展品科学传播效果的方式. [J ].自然科学博物馆研究,2018(4):52-59

董婧,女,汉,重庆,1985年10月13日,大学本科,馆员,重庆科技馆,科技馆展览研发

猜你喜欢
科技馆
找出口
再添新阵地!济源宣化学校校园科技馆揭牌
我在四川科技馆
科技馆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建议
第六届全国科技馆辅导员大赛贵州科技馆创佳绩
关于科技馆展览教育工作的相关思考
参观科技馆
科技馆惊魂之旅
科技馆惊魂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