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室防水堵漏工程技术措施

2021-11-10 07:18杨永迁
科学与生活 2021年11期
关键词:抗渗防水材料裂缝

杨永迁

摘要:作为建筑物的基层结构,地下室防水始终是建筑工程质量的重大难题。造成地下室渗漏水的原因很多,比如设计不合理、施工不到位、材料使用不当等。这些问题的大量出现,进一步加重了地下室防水施工的难度。因此,地下室防水只有因地制宜,综合考虑,强化设计,以防为主,防堵结合,才能有效提高防水效果。

关键词:建筑工程;地下室;防水施工技术

引言

建筑的地下室防水设计不仅具有一定的特殊性,而且具有较为突出的复杂性,需要结合建筑设计与施工的实际情况,对建筑地下室防水设计的关键点进行准确把握,从而在具体设计中采取有效的方法和措施,保障其设计质量和效果,不断提升建筑设计与施工的质量水平。

1、建筑工程施工中常见的渗漏问题

1.1因施工不当所导致的渗漏问题

要想保证地下室防水质量满足相关标准,应强化施工质量管理。如果施工质量无法满足设计标准或要求,就无法得到良好的防水效果。地下室为建筑工程的基础结构,其可以承载建筑物地上结构载荷,假如防水质量不达标,地下室在长期应用过程中会因载荷或地下水侵蚀等方面的影响导致结构出现裂缝、渗漏等现象,给建筑物地上结构的稳定性带来直接影响。

1.2因材料质量所导致的渗漏问题

建筑工程地下室施工质量与施工材料有着直接的关系,所以在进行地下室防水施工时应确保防水材料质量可以满足标准。在具体施工过程中,如果未对防水材料质量进行检验或者施工时沿用传统防水材料,会导致地下室出现渗漏现象。在科技不断发展的今天,更多新型防水材料被应用到地下室防水施工中,在一定程度上使地下室建设质量可以符合工程建设要求,提高了建筑工程整体防水效果,同时可以实现绿色施工要求。但是与传统防水材料相比,新型防水材料成本相对较高,给其推广使用带来了一定困难,因此需要相关研究人员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降低材料成本,使新型防水材料可以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

2、地下室防水堵漏工程技术

2.1混凝土自防水体系

所谓混凝土自防水体系是指抗渗等级大于或等于P6级的混凝土。抗渗混凝土在生产过程中大多采用的外加剂有防水剂、引气剂、减水剂和膨胀剂等,通过提高混凝土的密实度,改善空隙结构,从而减少渗透通道,提高抗渗性。混凝土的抗渗性能是地下室防水的第一道防线,其施工质量直接影响整个地下车库的防水效果,其施工技术措施如下:

第一,原材料的选择:优异的防水材料是保证结构自防水优异性能的基础,水泥要采用符合国家标准的普通水泥或硅酸盐水泥,严格控制粗、细骨料中的含泥量和颗粒大小,合理使用引气剂、减水剂等外加剂;第二,采取合理的施工方法:在混凝土浇筑作业中,应严格控制温度和减小浇筑间隔时间,按规范进行振捣,部分区域辅以人工插捣,利于气体排出,增加密实度;第三,加强养护:混凝土湿养有利于水泥充分水化,降低混凝土孔隙率和阻断毛细孔,大大提高其抗渗性;第四,做好季节性性措施:应避免在冬天和热天施工,不能避开时热天要对材料采取降温措施,添加缓凝剂,冬季要注意保温,避免拆模产生冷缩裂缝。

2.2混凝土裂缝的控制措施

混凝土裂缝的产生除了影响结构安全性和耐久性外,所带来的直接问题是渗水、漏水的危害,在施工中必须重视,采取相应措施控制裂缝和处理裂缝,减少危害。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有多种,与结构设计、材料选择、施工工艺等多个环节相关,控制裂缝产生综合考虑以下几点:

第一,结构设计对裂缝的控制要求:混凝土结构应在结构设计阶段采取有效措施,控制结构性裂缝。结构性裂缝产生的主要原因是混凝土收缩、环境温度变化在结构上引起的温差变形和应力影响。为控制结构裂缝,需在结构设计阶段进行温度应力验算,综合考虑结构形式、配筋、构造措施等裂缝控制技术。在设计时,对混泥土施工提出要求,如大面积底板浇筑采用跳仓法、对超长结构设置后浇带等,以減少混凝土收缩造成的影响。

第二,在材料上对裂缝控制的要求:水泥应选择符合国家规定的普通水泥做硅酸盐水泥,如大体积混凝土则采用低水化热水泥。由于矿渣硅酸盐水泥抗渗性差,防水抗渗要求的地下室不可采用矿渣硅酸盐水泥。应采用多级配粗骨料,严格控制粗骨料中的含泥量,粗骨料堆积的空隙率小于40%。可根据混凝土的性和工程特点掺加钢纤维或合成纤维来抑制混凝土早期塑性裂缝的发展,显著提高混凝土各项性能。在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中要严格控制胶凝材料的用量,最大水胶比不宜大于0.45。

第三,裂缝控制在工艺中的要求: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要对混凝土浇筑体的温度、温度应力和收缩应力进行计算,制定相应的温控措施。大面积混凝土结构一般采用跳仓法施工,分仓区段长度不大于40m,地下室侧墙分段长度不大于16m,跳仓浇筑间隔时间不小于7天,接缝按施工缝处理。超长混凝土结构要设置后浇带,一般40-60m设置一道宽700-1000mm的后浇带,采用高一个等级的微膨胀混凝土,封闭时间不小于45天。混凝土养护可采用内掺养护剂的措施,对于竖向结构,要避免间断浇水差生干湿交替的不利影响,采用外包养护膜的技术措施。

2.3混凝土结构防水堵漏技术措施

目前防水堵漏措施大多采用胶凝或发泡材料通过注浆孔打入混凝土裂隙中,充填混凝土孔隙,达到防水堵漏的目的。比较常用的防水堵漏注浆产品有水泥浆、丙烯酸盐化学液以及聚氨酯灌浆料等。

预备注浆系统是地下建筑结构混凝土接缝防水一种技术措施,应用广泛,可以在施工缝、后浇带、新旧混凝土接缝处使用,运用这种先进注浆系统可以达到“零渗漏”效果。

丙烯酸盐化学灌浆液是一种新型堵漏材料,通过改变外加剂和其加量可以准确调节其胶凝时间,控制扩散半径,广泛应用于混凝土渗水裂隙的防渗堵漏。

聚氨酯灌浆料是一种高效防渗、堵漏材料,遇水后发生化学变化,产生膨胀,将浆液压入孔隙种,使孔隙充填密实达到堵水防渗作用,适用于混凝土结构疏松、蜂窝、麻面和各种裂缝中。

在施工中,由于各方面原因导致施工缝、后浇带以及穿墙管线部位渗水、漏水,其处理方式基本为凿除并清洗干净漏水点(带),采用快硬水泥封闭凹槽,预埋一道注浆咀,根据具体渗漏量进行二次灌浆处理。总之,以上防水薄弱环节需要在设计和施工环节严格控制,做到以防为主。

(1)设计环节。在进行设计工作时应保证施工缝节点设计符合要求,根据工程具体情况设计多个防水施工方案,并利用检测数据对设计方案进行优化。地下室施工缝防水施工时应以防为主,并将排水施工作为辅助,保证所选技术的经济性、实用性,满足施工标准。

(2)施工环节。为避免因防水施工缝位置混凝土密实度较差引发渗漏问题,施工缝位置模板施工时应保证支撑点的牢固性并保证封口的紧密度,避免出现跑浆、漏浆等问题。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地下室防水规范化设计和应用,对于整个地下室防水有着非常显著的影响,所以需加强对整个防水体系整体化设计和施工管理,结合最新防水科技中的新材料、新工艺、新方法的应用,从而实现高品质的防水处理。在施工中,要注重对所有施工部位与流程开展严密把控,保障地下室防水施工的品质,提升建筑结构的运用性能与使用周期。

参考文献:

[1]姚亚东,王俊锋,王道春,等.地下室防水工程渗漏原因与防治措施分析[J].工程技术研究,2020,5(19):149-150.

[2]严晓松.地下室防水工程渗漏的原因与防治措施[J].造纸装备及材料,2020,49(1):208.

[3]郑衍慈.建筑工程防水防渗施工技术的应用[J].住宅与房地产,2020(5):194.

猜你喜欢
抗渗防水材料裂缝
浅谈抗渗混凝土在地下工程中的应用
裂缝性储层水力裂缝扩展规律数值模拟研究
超长混凝土水池池壁抗裂抗渗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新型防水材料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分析
建筑混凝土抗渗性能在施工中的应用
裂缝
未来骑行服诞生:一分钟自动弄干水
防水114
胶粉一点点 兑水即成胶
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裂缝原因分析及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