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束化护理干预联合目标性监测管理在降低ICU院内感染发生率的有效性研究

2021-11-10 13:16吕芳
康颐 2021年11期
关键词:有效性

吕芳

【摘要】目的:分析集束化护理干预联合目标性监测管理在降低ICU院内感染发生率的有效性。方法:通过随机抽签方式对我院2019年2月至2021年2月期间收治的ICU住院患者76例均分两组,归为研究组和参照组,各38例。参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实施集束化护理干预联合目标性监测管理,比较护理效果。结果:对比院内感染发生率,研究组显著低于参照组,P<0.05。结论:ICU住院患者开展集束化护理干预联合目标性监测管理可对感染工作有效控制,感染率也会显著降低,具有较高的可行性。

【关键词】集束化护理干预;目标性监测管理;ICU院内感染;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2332/j.issn.2095-6525.2021.11.043

ICU住院患者的病情具有复杂性,且此类患者的病情较易发生变化,其中较易发生的现象为ICU院内感染。据有关资料显示,ICU院内感染不仅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病情,同时会增加相互感染的发生概率,从而引发医疗纠纷。因此临床需给予有效的措施控制ICU病房内感染现象,防止加重病情。为此,本文对比了两种护理模式的效果,探究集束化护理干预联合目标性监测管理在降低ICU院内感染发生率的临床可行性。

1  资料与方法

1.1基本资料

通过随机抽签方式对我院2019年2月至2021年2月期间收治的ICU住院患者76例均分两组,归为研究组(n=38)、参照组(n=38)。研究组中,男、女分别为27例、11例,最大年龄71岁,最小年龄28岁,年龄均值为(50.59±1.48)岁。参照组中,男、女分别为25例、13例,最大年龄70岁,最小年龄29岁,年龄均值为(50.66±0.85)岁。统计学软件检验研究组和参照组ICU住院患者的年龄、性别等相关信息,无明显差异性,P>0.05。

1.2方法

参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则实施集束化护理干预联合目标性监测管理,详情流程为:(1)监测期间需对病房定时巡视,并详细记录巡视期间潜在的问题,落实干预工作,并对职责予以明确,确保分工明确。做好器具的消毒工作,完成后需严格检查,一旦有不合格情况发生需给予处罚,从而使疏漏现象得以减少。若器具的使用频率较高,需将交叉使用次数适当酌减,防止患者由于交叉使用引发相互感染,或使用后需加强消毒工作[1]。(2)加强手部卫生清洁工作。手部有较多的细菌,因此护理人员需加以关注。日常工作中需事先对双手进行清洁和消毒,医院也需将洗手池等设备适当增加,在一定程度上可使医护人员的手部卫生清洁工作予以关注。(3)医护人员需对科室终末期的消毒工作严格注意,尤其是卫生死角,清洁力度需加大,日常落实消毒工作。患者使用的呼吸机需随时更换,从而使呼吸机的清洁得以保证。消毒工作期间需严格遵守无菌曹祖哦原则,在最大程度上将感染率得以降低[2]。

1.3观察指标

对研究组、参照组的院内感染发生率进行统计,包括:呼吸机相关肺炎、导尿管相关性尿路感染以及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等。

1.4統计学处理

在SPSS26.0中输入所有样本资料,并开展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以x2作为检验方式,表示形式以n%呈现;计量资料以t作为检验方式,表示形式以(均数±标准差)呈现,P<0.05表示数据差异有统计学价值,存在可分析的价值。

2  结果

研究组38例患者开展集束化护理干预联合目标性监测管理,1例患者出现并发症,发生率为2.63%;参照组38例患者开展常规护理,7例患者出现并发症,发生率为18.41%;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较比参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更低,数据经统计学软件检验和分析,差异明显,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有学者研究后指出,ICU院内感染的发生与导尿管感染和呼吸机感染有着直接关系,加之ICU患者的病情具有复杂性,自身状况较差,只有加强对感染予以控制才可以将感染发生率显著降低。

既往的感染控制工作具有盲目性,不能将控制工作在每个环节中深入,从而难以获取理想的效果。集束化护理干预联合目标性监测管理为两种控制方法,通过当前现状将针对性控制感染工作方案予以制定,其首要目标为感染的控制,与制订方案相结合落实具体工作[3]。另外,目标性监测管理可在检测期间将潜在的问题及时发现,并予以针对性措施将其解决。也有学者表明,ICU病房内引发感染的因素与患者接触的器具和物品有关,加之自身较低的免疫力会为病毒以及细菌提供有利条件。因此,临床需对该病房内使用的器具加强消毒,并将其工作认真落实,确保由专人负责,从而使感染发生情况得以减少[4]。

从本次数据结果可以看出,研究组的感染发生率,包括:呼吸机相关肺炎、导尿管相关性尿路感染以及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等显著低于参照组,这一结果充分说明了联合管理较比单独护理更具有优势,不仅可将感染几率得以降低,同时可确保患者的自身安全。

综上所述,ICU住院患者开展集束化护理干预联合目标性监测管理可对感染工作有效控制,感染率也会显著降低,具有较高的可行性。

参考文献:

[1]黄茜,许昌兰,刘双林.集束化护理预防ICU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的临床应用[J].中华肺部疾病杂志(电子版),2014,7(6):39-41.

[2]许晓兵.集束化护理在预防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中的应用体会[J].实用医药杂志,2017,34(12):1125-1126.

[3]张春清,李薇薇,贾红莲,等.集束化干预对ICU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预防效果观察[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13,16(5):818-820.

[4]王珍妮.集束化护理对机械通气患者机械通气时间和呼吸机 相关性肺炎发生率的影响[J].中外医疗,2019,38(18):140-142.

猜你喜欢
有效性
沉香纯露用于化学焕肤术后皮肤处理的有效性研究
乙肝疫苗接种预防和控制乙肝感染的有效性分析
联合用药与单一用药在高血压治疗中的有效性对比
班级家长会有效性的探究
思辨性阅读不能忽视“小心求证”——关于论据的有效性探讨
巧用“错误”资源 提高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
提高幼儿美术活动有效性的支持策略
巧用“错误”资源 提高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