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性管理理念在急诊科护理质量管理提升中的影响

2021-11-10 13:45席晶雍亚兰
康颐 2021年11期
关键词:急诊科护理质量护理管理

席晶 雍亚兰

【摘要】目的:探讨急诊科护理管理中柔性管理理念的应用在提高护理质量方面的应用效果。方法:我院急诊科于2020年1月开始,在护理管理中增加使用柔性管理理念,于2020年1月-12月,共选取急诊科护士48例,将其作为观察组。于急诊科未应用柔性管理理念的时间段中选取2019年1月-12月,对应急诊科护士仍为48例,将其归为对照组。对两组护理质量管理情况进行观察比较。结果:观察组护理人员在沟通能力、协作能力、人际关系各方面的自我评分以及患者对护士的满意度分值明显高于另一组,组间数值差异较大,符合统计学意义的评判标准(P<0.05)。结论:柔性管理理念的应用,重点突出了急诊科护理管理中的人性化特点,不论是在护理人员的排班上还是工作内容的安排,都更加科学、合理,护理人员之间的配合力度增强,有利于提高护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达到更好的护理效果。

【关键词】急诊科;护理管理;柔性管理理念;护理质量;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DOI】10.12332/j.issn.2095-6525.2021.11.093

1  資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对象为我院急诊科中的48名护士,于2019年1月-12月、2020年1月-12月两个时间段中,分别应用了常规护理管理、常规护理管理+柔性化管理理念,根据护理管理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两组展开实验。所选的48例急诊科护士全为女性,年龄在21岁以上,39岁以下,对应年龄平均值为(31.24±0.54)岁,工作时间最长10年,最短3年,对用平均时间为(6.34±1.08)年,护士的学历类型有大专、本科,存在护师、主管护师、护士几个职称,已婚、未婚对应人数为23例、25例,无妊娠休假护士,所有护士的入职时间均已经超过1年。

1.2方法

将常规护理管理方法用于对照组,具体实施内容有:由护士长现场巡视,对急诊科护理工作质量进行观察,还有人员的监督等。在相关护理管理制度以及排班制度的要求下,护士需要按时上班,并且听从护士长的安排,完成各自的工作[1]。

将常规护理管理联合柔性化管理理念用于观察组,具体实施内容为:首先,由科室护士长和其他护士组建柔性管理小组,小组组成由护士长担任,在护士长的安排下,所有成员同意接受柔性管理理念的学习,主要涉及到该理念的内容以及在护理管理工作中的具体表现、应用技巧等,强化全体护士对柔性化管理理念的认知程度,为后期护理管理工作的实施奠定基础。另外,在护理管理中,应积极与护士进行交流,从话语中了解护士的内心想法以及情绪变化情况,针对护士感到的工作压力点以及遇到的困难,应尽全力的去帮助护士去缓解其工作压力,同时解决护士在工作中遇到的难题。与此同时,还应关心护士的情绪变化,耐心引导。其次,护士的排班要合理。排班前,去了解每位护士的实际需求,在此基础上进行排班,满足护士的需求。最后,制定激励措施。对于工作表现积极、态度认真的护士进行鼓励,给予语言上的认可和肯定,激发护士的工作热情。对于工作中出现差错的护士,应及时指出错误,并监督其进行纠正[2]。

1.3观察标准

对两组护士的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人际关系等方面进行展开自我评价,各项目总分值为100分,对应分值越高,表示其自身的能力越高。另外,对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进行评估,总分100分,分值越高,表示护理满意度越高。

1.4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中的数据使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整理,计量单位用x±s表示,t检验,计数单位用%表示,x2检验,当组间差异满足P<0.05的要求,视为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观察组护士在自我评价中,针对沟通能力、协作能力、人际关系和专业发展四大项目,对用评分较另一组均明显提高,组间数值差异符合统计学意义的评判标准(P<0.05)。详细数据请见表1。

2.2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评分为92.45±3.25分,对照组为80.54±3.47分,组间数值差异符合统计学意义的评判标准(P<0.05)。

3  讨论

急诊科是医院一大科室,内部收治的患者大多为危急重症患者。因患者的病情危急,故临床救治与护理工作较为繁重,对相关医护人员的能力要求更加严格。如今,伴随着我国医疗服务体制的不断健全,临床护理在医疗工作中所占据的地位愈加重要。作为护理工作的主要执行者,急诊科护士必须打起十二分的精神,认真做好每一项工作。不过,考虑到急诊科护理工作内容复杂,甚至还存在着一定的安全危险,护士所承担的工作压力较大。为避免护士出现职业倦怠,或者不良的心理状况而影响到急诊科的护理质量,医院在加大护理质量管理的同时,还需要切实的考虑护理人员的感受,在护士排班制度的制定、激励措施的规划等方面做到科学、合理,强化护理培训,为护士提供学习的机会,融入柔性化管理理念,让护士感到充分的尊重,从而激发护士的工作热情,促使临床护理质量进一步提高[3]。

在本次研究当中,观察组在护士自我评分和患者护理满意度的比较中,各项指标显著优于另一组,差异符合统计学意义的评判标准(P<0.05)。由此可见,在急诊科护理管理中,柔性化管理理念的应用价值较高,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参考文献:

[1]丁玲芳,陈俊国,贾亚平.危机管理模式在急诊科护理管理中应用的有效性探究[J].中华全科医学,2016,14(08):1402-1404.

[2]黄桂华,方雪梅.PDCA循环管理模式在急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 基层医学论坛,2019,23(36):5257-5258.

[3]任莹,芦良花.优化护理分组管理模式在急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护士进修杂志,2017,32(10):894-895.

猜你喜欢
急诊科护理质量护理管理
急诊科护士分层培训的实践与探索
分析急诊科脑出血昏迷患者抢救治疗的临床效果
护理风险管理在急诊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层级护理管理模式在外科护理管理中应用管理的方法及效果
前列腺增生患者护理中优质护理服务的应用意义探析
25例急性胰腺炎患者的循证护理效果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