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甲肾上腺素联合多巴酚治疗心源性休克的临床效果

2021-11-10 13:45李帅
康颐 2021年11期
关键词:联合治疗

【摘要】心源性休克是临床常见的危重(疾)病,其原因是心脏泵血功能差,心排血量减少,外周血管通过代偿性收缩维持有效血压,但相应的也会增加心脏负担,引发恶性循环。总而言之,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和多巴酚丁胺联合去甲肾上腺素可改善血压并增加Ci和svri.lvswi,与基本值有显著差异(P<0.05); 但去甲肾上腺素和多巴酚丁胺之间的肾功能改善相比,去甲肾上腺素和多巴胺单独改善肾功能(P <0.05); 多巴胺和FENa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 <0.05。而去甲肾上腺素和多巴胶在增加尿量方面, FeNa和 FeH2O在显著性上存在差异。

【关键词】心源性休克;多巴酚丁胺;去甲肾上腺素;联合治疗

【中图分类号】R541.6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2332/j.issn.2095-6525.2021.11.110

引言

多巴酚丁胺可以选择性兴奋β1受体,对α受体作用较弱,大剂量可兴奋β2受体,对多巴胺受体没有作用。所以它既可以兴奋肾上腺能β1受体,增强患者心脏的心肌收缩力和增加搏出量,使心排量增加,同时可刺激血管平滑肌β2受体,扩张外周血管,增加组织氧供和氧摄取量,改善组织氧合功能,降低外周系统阻力和肺动脉楔嵌压,起到抗休克的作用。对于心源性休克、急性心功能不全,多巴酚丁胺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去甲肾上腺素是强烈的α受体激动药,通过α受体的激动作用,可引起小动脉和小静脉血管收缩,血管收缩的程度与血管上的α受体有关,皮肤黏膜血管收缩最明显,其次是肾血管,对β1受体作用较弱,对β2受体几无作用。单用去甲肾上腺素可增加 MAP、 PAWP、 CI、 SVRI、 LVSWI,对肾功能无明显改善,而与多巴酚胺联合后可使 CI、LVSWI升高,而降低 SVRI,可使肌酐清除率升高,肌酐降低,多巴酚同时可降低去甲肾上腺素引起的全身血管收缩,防止肾血流量减少,改善肾皮质血流量,增加肾小球血流量。

1  去甲肾上腺素联合多巴酚治疗心源性休克的临床效果

心源性休克在心血管疾病的范畴中属于急危重疾病,同时也是各种心脏疾病的终末期代表,发病后,患者处于一种低灌注状态,心排出量过少,因而无法维持机体正常代谢,死亡率高[1]。心源性休克的临床治疗主要为去甲肾上腺素,可收缩血管,增强心肌收缩能力,前人研究已证实多巴酚丁胺能有效缓解心源性休克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指标,进而改善患者的生存期。

1.1 资料

以2013年3月至2020年6月入住 ICU的43例心源性休克患者为临床观察对象。其中4例为扩张性心肌病,2例为急性重症心肌炎,37例為缺血性心肌病。根据多巴酚丁胺与去甲肾上腺素联合使用及单独用去甲肾上腺素治疗方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治疗组。表1显示了病人的基本情况。

1.2 方法

患者按照多巴胺联合去甲肾上腺素和单用去甲肾上腺素的用药方法分为观察组和治疗组。两组均接受了适当的治疗,例如适当的体积扩张和维持电解质酸碱平衡。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24例分别采用微泵给予多巴胺和去甲肾上腺素。对照组19例静脉给予去甲肾上腺素微泵。观察两组的尿量,乳酸变化,存活天数和死亡率。观察指标:尿量变化;血液中乳酸的变化;在ICU的停留时间;机械通风时间。

1.3 结果

观察组在临床治疗中早期的尿量和乳酸与对照组差别不大,但在中后期观察组尿量和乳酸变化明显.临床疗效观察:观察组血液净化比例、ICU 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均优于对照组(与对照组比较*P<0.05)统计数据如表2所示。

本研究发现,心源性休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心功能不全,心输出量下降。去甲肾上腺素与兴奋α受体结合后,在大剂量或长期使用时,α受体的兴奋作用明显减弱,出现回心血流量减少,心排量减少[2]。但是,在小到中等剂量的多巴酚丁胺以兴奋β1受体为主,对α受体作用很小。心源性休克临床病例中均有不同程度的心排出量减少,除使用血管活性药物增加外周阻力外,应同时使用增加心输出量的药物,以避免心排出量进一步减少。多巴酚丁胺和去甲肾上腺素合用时可互补不足,避免两药单用时的高剂量使用,也避免外周阻力过大导致心脏负荷进一步增加,输出量减少,同时还避免大剂量使用多巴酚引起的心率过快和氧消耗增加[3]。尽管肾上腺素可能是“多巴酚丁胺-去甲肾上腺素联合疗法”的替代药物,但是心律不齐和高乳酸血症的发病率却会升高。在改善血流动力学方面,肾上腺素可以明显提高心输出量,但它能引起高乳酸血症,影响用乳酸标记物判断组织灌注情况的意义。

2  结论

去甲肾上腺素可通过增加外周循环阻力、提高血压、增加脏器官血流量,而多巴酚丁胺则可激活β1肾上腺素能受体,增强心脏功能,刺激β2肾上腺素能受体,改善休克症状,防止肾血流减少、改善肾小球血流灌注等作用。两者联合使用可使心源性休克患者 HR和 PVRI均明显下降,ScvO2、 CI、 LVSWI、 RVSWI均明显升高,增加冠脉血流、心排出量,改善血流动力学指标,降低血乳酸水平,促进 HR恢复正常。肝脏血流量增加,肝脏摄取和代谢乳酸功能增强,同时增加肾血流,减少肌酐的生成。

参考文献:

[1]李炬带,刘力新,郭敏.去甲肾上腺素和多巴酚对心源性休克患者血流动力学和组织灌注有氧代谢的影响[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5,23:3171-3173.

[2]谭照华.多巴酚与去甲肾上腺素在心源性休克中的应用比较[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27(1):67-68.

[3]延荣强,杨璇,李长江,等.多巴酚联合去甲肾上腺素治疗心源性休克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J].当代医学,2015,8:139-140.

作者简介:

李帅(1984.08-),男,保定市徐水区中医医院急诊科主任,本科学历毕业于华北理工大学临床医学系。

猜你喜欢
联合治疗
加味生脉饮联合西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临床观察
中医推拿与运动疗法治疗小儿肌性斜颈疗效观察
体外冲击波碎石等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的临床观察
普瑞巴林胶囊联合疏肝解郁胶囊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临床观察
贝那普利联合不同药物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效果探讨
布地奈德联合华法林钠对结肠炎患者的治疗价值评析
研究飞秒联合准分子激光治疗近视患者的术后护理宣教探讨
微量激素联合抗菌药物治疗细菌性角膜炎的疗效观察
糖皮质激素联合丙种球蛋白治疗儿童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