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神经内镜在三叉神经痛临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2021-11-10 13:45冯斌
康颐 2021年11期
关键词:三叉神经痛临床治疗应用价值

冯斌

【摘要】目的:分析神经内镜在三叉神经痛临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研究时段2019年12月至2020年12月,抽选出本院三叉神经痛收治的20 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探究神经内镜的应用价值。结果:20例三叉神经痛患者采取神经内镜治疗均顺利完成手术,且无手术死亡病例,所有患者术后均未出现明显的并发症。结论:神经内镜在三叉神经痛患者手术治疗过程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能够显著提升手术视野清晰度,保证患者治疗效果,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关键词】神经内镜;三叉神经痛;临床治疗;应用价值

【中图分类号】R65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2332/j.issn.2095-6525.2021.11.140

随着现代医疗技术不断发展进步,神经内镜技术得以在临床上广泛应用。随着神经内镜各种辅助设备不断完善,神经内镜中与神经影像导航系统、立体定向技术、超声引导技术计算机等技术部不断完善,使得神经内科技术得到了快速的普及与应用,在临床上治疗中应用逐渐广泛。三叉神经痛患者大多属于病情迁延难愈、病程较长、疼痛明显,而且患者治疗难度相对较大,术后并发症相对较多,神经内镜具有低创伤性而且精准度相对高,适用于三叉神经痛患者中,为了进一步分析神经内镜在三叉神经痛中的应用价值,以下是详细内容。

1  资料及方法

1.1资料

抽选出本院收治的2019年12月到2020年12月间收治的三叉神经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从中抽选出20例病患,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所有患者均采取神经内镜治疗。

20例三叉神经痛患者中:男(n=11例)、女(n=9例);年龄范围:38~70岁,平均:45.7±3.7岁。由于本次研究数据属于组内分析,因此患者的一般资料对本次研究结果并无较大影响(P>0.05)。

1.2方法

所有三叉神经痛患者在手术前均接受头颅MRI断层扫描检查,排除患有桥小脑角占位病变继发性三叉神经痛的可能性。对患者进行气管插管全麻后,患侧向上侧卧位。并在手术显微镜下内下牵拉小脑半球,解剖后显示出三叉神经根,放置神经内镜进行探查,观察局部血管走向与分布情况,明确责任血管以后使用固定内镜,并注意将镜面与面听神经水平正对三叉神经根方向,形成最佳视野。分离时需要将责任血管推移,改变两者之间的位置后,将神经与血管进行隔离,周围使用明胶海绵。

1.3观察指标

记录20例患者手术治疗结果、随访后并发症发生率。

1.4统计学

SPSS22.0,计量资料“x±s”表示,“t”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以“x2”检验;2组有效资料,以P<0.05认定有统计差异。

2  结果

20例患者经神经内镜治疗后手术均顺利完成,术中无1例死亡病例。且20例患者的临床症状均全部消失,术后随访3个月,20例患者均未出现明显的并发症,出现1例面部肌肉痉挛,三个月后症状自行消失。

3  讨论

随着内镜技术不断完善,神经内镜技术已经逐渐成为神经外科患者的重要的治疗方式[1]。其中,单纯的神经内镜手术治疗主要适用于脑积水、脑室内囊性病变患者中,通过神经内镜为患者创造出合适的造瘘口,有效清除患者脑内积水,手术操作较为简单而且手术成功率相对较高[2]。而神经内镜辅助下联合显微镜手术治疗是三叉神经痛中最为常见的治疗方式,这是因为显微镜能够对远距离、相对狭窄的角度成像,而内镜则属于近距离的广角摄像,对显微镜手术中无法达到的盲区进行观察,两种检查方式能够起到很好的协同作用,对三叉神经痛患者病灶部位观察中能够取得较为理想的治疗作用。同时大部分患者术后并未出现内镜产生的并发症,血管夹闭效果十分理想[3]。

而且内镜控制下行显微镜三叉神经痛手术治疗中,手术视野清晰,在内镜的指导下缓慢分离责任血管进行隔离,能够弥补手术纤维镜管状视野的缺陷,具有局部放大的作用,能够起到良好的照明效果,且不会对小脑、脑干、神经、血管进行牵拉,而且可以正确判断出责任血管,減少盲目剥离和牵拉情况出现。另外大部分患者术后均恢复良好,且未发生其他并发症。与单纯的显微镜手术治疗,内镜控制显微镜手术能够保证手术治疗效果,创伤性相对较小,不会对患者手术周围组织产生伤害,能够减少手术过程中对神经、血管系统产生的损伤,同时能够有效减少手术时间,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4]。随着科技不断发展,三维成像技术与神经内镜不断结合,使得神经内镜技术迈向更高的层次[5]。

在本次研究中,20例使用神经内镜治疗的三叉神经痛患者手术治疗效果均令人满意,而且神经内镜手术治疗并不会对患者产生较大创伤性,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

综上所述,三叉神经痛患者手术治疗过程中使用神经内镜技术,能够明显提升手术视野清晰度,保证了手术的微创性,提升患者治疗安全性,提高手术治疗效果,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参考文献:

[1]彭伟澄,关峰,胡志强,等. 全程神经内镜下锁孔入路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效果分析[J]. 中华医学杂志,2021,101(12):856-860.

[2]费小斌,高恒. 神经内镜辅助下微血管减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研究[J]. 中国实用医药,2020,15(9):31-33.

[3]张亚梅,郭学伦,孙晰博,等. 神经内镜下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210例临床护理效果分析[J].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9,40(18):2347-2349.

[4]逯德胜,陈亮,逯莞婷,等. 神经内镜下和显微镜下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疗效的meta分析[J].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2019,24(10):602-604.

[5]魏文斌,陈敏洁,张伟杰,等. 虚拟内镜技术在三叉神经痛临床教学中的应用评估[J]. 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2019,17(5):469-472.

猜你喜欢
三叉神经痛临床治疗应用价值
综合护理在三叉神经痛患者中的应用分析
三叉神经痛,“疼”你没商量
治三叉神经痛
企业金融管理应用价值分析
小儿腹股沟疝的临床治疗进展述评
针刺并弥可保穴位注射治疗三叉神经痛3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