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ICU患者应用早期康复治疗的临床效果

2021-11-10 14:13唐冰洁
康颐 2021年11期
关键词:通气住院病情

唐冰洁

【摘要】目的:探讨对于ICU患者应用早期康复治疗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一个年度收治的70例ICU患者,按照随机数法分为两组,每组35例,将常规治疗以及护理方法应用在对照组,观察组则给予早期康复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Fugl-meyer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早期康复治疗ICU患者可以有效缩短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和ICU住院时间,减少患者的经济压力,还能促进患者生活质量的提升,适合在临床中参考应用。

【关键词】ICU患者;早期康复治疗

【中图分类号】R49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2332/j.issn.2095-6525.2021.11.214

ICU重症监护室收治的多为危重症患者,其病情复杂危急,并且疾病种类众多。随着近年来重症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ICU患者的救治率明显的提升,但是临床相关调差数据显示,虽然有多数的患者可以生存下来,但是大部分患者会伴有不同程度的肢体功能障碍以及认知障碍以及其它身体问题,使患者的预后情况不佳,生活质量较低[1]。因此,当前重症医学对提升ICU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预后的这一问题比较重视,并将其作为重点关注的研究课题。随着康复技术的逐渐成熟,早期康复治疗的临床运用率逐渐升高,并且在患者的身体恢复方面取得了理想的效果。本研究则对ICU患者应用早期康复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探究,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样本为本院收治的70例ICU患者,时间为2019年2月至2020年3月。按照随机数法分组:对照组35例,男20例,女15例,年龄49-72岁,均值(60.1±2.7)岁,观察组35例,男19例,女16例,年龄52-75岁,均值(63.5±3.1)岁,对比两组的个人资料无较大差异(P>0.05)。

1.2方法

将常规治疗以及护理方法应用在对照组,对患者进行心电监护,监测各项生命体征。给予对应的补液治疗、营养支持、机械通气治疗以及抗感染等对症治疗,使患者卧床休息,進行体位护理,定时协助患者翻身、清洁患者皮肤以及扣背、吸痰等,积极预防压疮,保持患者的呼吸畅通。

观察组则给予早期康复治疗:(1)病情评估,专业的康复治疗师待患者的各项指征稳定后,对其进行全方位的评价和预判,结合患者病情特点综合制定针对性的早期康复治疗方案。(2)健康教育,向患者及家属详细说明疾病相关知识,加深疾病的认识程度,将早期康复治疗的重要价值明确的告知,提升患者和家属的治疗配合性。列举成功病例鼓励患者和家属,建立治疗信心。(3)方案实施。①物理疗法:针对瘫痪以及具有局部麻痹症状的患者采用物理因子方法治疗,包括感应电疗、肢体气压、电子生物反馈以及超短波等方式,每天2次,每次治疗15分钟。②运动疗法:针对认知模糊者,可进行床上自我被动训练。针对意识清醒者,可进行吞咽训练、坐位平衡训练以及肌肉、关节的康复训练和认知、语言训练等,训练时间根据患者耐受情况进行调整,应循序渐进[2]。逐渐过渡到坐站转移、辅助下站立、步行训练等。应尽量将镇静剂使用时间调整在晚间,避免药效影响运动康复的效果。③针对机械通气者应对其进行呼吸训练和咳嗽训练,促使患者的呼吸功能加强,促进痰液的排出,能够尽早脱机。

1.3观察指标

(1)观察两组的机械通气时间以及ICU住院时间。(2)使用运动功能量表(Fugl-meyer)评价两组的肢体功能恢复情况,分值越高说明肢体运动功能越好。

1.4统计学方法

使用软件SPSS20.0处理,用x±s表示计量资料,用t检验,用%表示计数资料,当P<0.05时视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临床疗效

观察组的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Fugl-meyer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3  讨论

3.1 ICU 患者的现状

(1)ICU 患者病情较为危重,需要长时间的卧床或者制动,长此以往,会对患者的正常生理功能造成影响,容易引发患者出现制动综合征,比如体位性低血压、肌肉萎缩无力、肺不张、心动过速等不良情况,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恢复。(2)ICU病房是禁止家属陪护的,加上封闭性治疗的环境因素以及病情的危重性会使患者承担较大的精神负担,心中容易产生恐惧、焦虑、紧张、消极等多种负性情绪,使临床治疗与护理的效果受到不良影响。(3)大多数ICU患者都是指征稳定后出ICU病房才进行康复治疗,ICU病房内缺少专业的康复治疗师,而调查数据显示,ICU 患者在接受机械通气治疗的几个小时内就可能出现ICU-AW,若是不及早进行康复治疗对预后的恢复非常不利。

3.2早期康复治疗的使用价值

以往临床中是针对某一类特定的疾病种类进行早期康复治疗,并获得了满意效果。但是有临床研究证实,在ICU患者中进行早期康复治疗的介入也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早期康复治疗中涵盖了病情评估以及健康教育、物理疗法、运动疗法和针对于机械通气的患者有效训练等内容[3]。虽然不可挽回患者本身受到的疾病损伤,但是可以通过患者的病情特点进行机体各个功能的针对性训练来改善患者的各个器官功能以及心理状态,提升各个器官功能的顺应性,强化患者的身体机能,进而减少ICU 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改善患者的预后。

此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的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Fugl-meyer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这一结果说明了早期康复治疗ICU患者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身体生理功能,减少ICU 住院时间,有助于生活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1]詹梦梅,李立群,黄秋霞,等.重症监护病房早期康复护理的研究进展[J].重庆医学,2020,049(001):155-159,165.

[2]郭丽莎,芦良花,石贞玉,等.多学科团队康复治疗模式在预防ICU患者导管相关性血栓中的应用[J].护士进修杂志,2019,034(009):851-854.

[3]葛均克,刘娜,姚艳粉.早期重症监护室床旁康复治疗配合肺呼吸训练对肺癌患者预后及负性情绪的影响[J].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2019,26(05):532-535.

猜你喜欢
通气住院病情
无创正压通气对胸外科术后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
喉罩双相正压通气在中老年人无痛纤支镜诊疗术中的应用
住院病案首页ICD编码质量在DRG付费中的应用
经鼻持续正压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效果研究
风,沙哑地
THE FAREWELL
听诊器
Alzheimer’s patient’s heart doesn’t forget a mother’s day tradition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与心血管疾病相关的研究概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