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流动力学检查在排尿功能障碍中的应用

2021-11-10 14:13朱敏
康颐 2021年11期

朱敏

【摘要】目的:探究尿流动力学检查在排尿功能障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研究人员选取了其所在医院2020年9月-2021年3月之间收治的因排尿功能障碍入院检查的7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使用其他临床诊断方法确诊患者的不同疾病病理类型后对所有患者进行尿流动力学检查,对比结果后进行相应的治疗,观察不同病理分型患者的尿流动力学检查结果的准确性以及治疗后患者尿流动力学检查结果的变化。结果:尿流动力学检查的总准确率较高,达到了93.06%,仅有5例前列腺增生未被准确检出;前列腺增生、神经源性膀胱、慢性前列腺炎患者在治疗后尿流动力学检查结果与治疗前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尿流动力学检查可以辅助诊断排尿功能障碍疾病的具体分型,并对相关治疗的效果做出检验。

【关键词】尿流动力学检查;排尿功能障碍;前列腺疾病

【中图分类号】R69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2332/j.issn.2095-6525.2021.11.224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人员选取了其所在医院2020年9月-2021年3月之间收治的因排尿功能障碍入院检查的7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为男性,年龄分布18-73岁,平均年龄(43.52±4.37)岁,经过其他泌尿外科检查方式确诊得出所有患者中罹患前列腺增生的47例,神经源性膀胱的11例,前列腺增生合并神经系统异常的7例,慢性前列腺炎的7例。研究人员在选取本次实验的72例排尿功能障碍的患者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所有患者均为初次患病或者慢性疾病,排除既往接受过解决排尿障碍相关手术或者药物治疗的患者。(2)排除对本次实验使用药物过敏的患者。(3)排除已经存在肾脏中、重度损害的患者。

1.2方法

使用统一的尿流测定仪对患者进行测量,将双腔测压管、直肠测压管分别放置在患者的尿道、直肠中,将仪器所带电极紧贴在患者肛周的皮肤上,测量期间按照使用要求在适当时间段对患者膀胱注入生理盐水,患者的膀胱排出后,检查医师以恒定的速度缓慢抽出导管,将数据结果与图标结果进行统计。

1.3观察指标

观察不同病理分型患者的尿流动力学检查结果的准确性以及治疗后患者尿流動力学检查结果的变化。其中,准确性需要计算每种分型下尿流动力学诊断的准确率和所有患者确诊的总准确率。

2  结果

2.1不同病理分型中尿流动力学检查结果的准确性如表1所示:

2.2治疗后患者尿流动力学检查结果的变化如表2所示:

3  讨论

排尿功能的障碍绝大多数出现在男性身上,患者主要出现两方面的排泄异常,分别为排尿方面和贮存尿液方面,多数表现为排尿困难、尿急、尿频、尿失禁、尿潴留等,长期受到排尿功能障碍的影响甚至会诱发患者尿毒症、严重肾损害等现象的发生。尿流动力学则是由泌尿外科首创的一种高效的对排尿器官功能进行检查的方式,基于人体泌尿系统生理学、解剖学的理论知识,结合物理学中流体力学的理论,得出与人体尿流相关的反应机体功能的一系列物理学指标。本实验在应用这种检查方法后,得到了以下结果,尿流动力学检查在诊断神经源性膀胱、前列腺增生合并神经系统异常、慢性前列腺炎三种疾病的确诊率高达100%,前列腺增生的确诊率虽然较上述疾病低,但整体的确诊率仍然较高;治疗后,前列腺增生的患者除排尿期逼尿肌压、充盈期逼尿肌压无明显变化外,其他指标的变化均较大,神经源性膀胱患者的充盈期逼尿肌压发生显著变化,前列腺增生合并神经系统异常患者的排尿期逼尿肌压、膀胱颈压发生了显著变化,慢性前列腺炎患者的膀胱颈压发生了显著变化,通过这些尿流动力学结果中的指标可以对疾病治疗的效果好坏做出一定的评价。

综上所述,尿流动力学检查可以辅助诊断排尿功能障碍疾病的具体分型,并对相关治疗的效果做出检验。

参考文献:

[1]罗明俊,王慧,李莉莎.尿流动力学检查在排尿功能障碍中的应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17):175-176.

[2]陆裕莲,杨维娟,汪青青.356例男性排尿功能障碍患者尿流动力学检查的护理配合[J].皖南医学院学报,2016,35(01):97-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