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时代的移动阅读:需求、内容及交互设计

2021-11-12 05:43邓逸钰
现代出版 2021年6期

王 垚 邓逸钰

移动阅读指的是使用手机、平板电脑、电子阅读器等移动终端进行的阅读行为。国家政策的支持以及移动互联技术的成熟为我国移动阅读行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促进了其在移动阅读领域应用层次与深度的升级,智能设备作为重要的媒介为用户的工作生活提供了不同于以往的智慧服务,以移动阅读为代表的用户体验不断提升。根据艾媒咨询发布的《2020年中国移动阅读行业发展专题研究报告》,2020年中国移动阅读市场规模已达到372.1亿元,并将保持增长趋势。从移动阅读的产业表现看,智能时代移动阅读将在“互联网+”、大数据、5G技术等战略的推进下,以用户体验为设计提升的突破口,通过大数据精准定位用户需求,创造更加优质、智慧的阅读内容,满足用户潜在阅读需求,打造全新的智慧交互阅读体验,并以用户情感体验的品质化追求创造移动阅读价值。巨大的产业体量和稳定的用户群体,为移动阅读奠定了良好的产业基础。但是如何充分借助人工智能的技术红利,实现移动阅读高质量智能化发展,还要从需求、内容及交互设计三个方面,进行一些探索性思考。

一、用户需求的深度解析

数据是人工智能技术所依赖的核心要素,电子书出版领域的亚马逊、苹果和谷歌能够轻松跟踪读者的阅读进度、阅读时间,以及搜索图书时使用的关键词。iPad、Kindle和Nook等平板电脑的图书软件能够记录用户打开软件的次数及阅读时长。在移动阅读应用中以大数据分析预判用户需求,以深度学习提升需求定位精准度,满足多感官体验需求,成为了解用户的重要途径。

(一)需求判断:以大数据分析作为基础

移动阅读产业是中国数字文化建设的重点,2020年中国在线阅读规模达到5.3亿人。对于用户阅读需求的挖掘,大数据技术助力必不可少,基于数据的决策将成为重要的服务方法。通过大数据技术不仅可以直观地获取用户阅读兴趣偏好,还可以从用户的阅读行为中洞悉需求特征,挖掘用户行为规律及需求数据,通过用户画像进行用户模型描述。《互联网周刊》发布的2021年上半年阅读类App排行榜中位居前十位的微信读书、搜狗阅读等,从用户喜好和心理出发提供了“可能感兴趣的书”“为你推荐”等服务选项,突出品质阅读服务,体现个性化定制、智能内容推荐的特色。大数据技术在海量资源中为用户的移动阅读服务提供了专业的分析,使其获取更有价值的数据内容,在选题策划、群体分类、受众需求、营销决策等方面提供了更准确、实时的决策依据。美国巴诺书店在其电子阅读器Nook占领近30%市场份额之时,细致分析了“超出他们所能运用的数量的数据”,并结合市场调查结果推出了更能吸引读者的书籍。通过大数据判断用户需求,占领数据经济先机。

(二)需求定位:以深度学习提升精准度

自AlphaGo打败围棋高手以来,深度学习带给人们的惊喜不断。深度学习技术的升级,使用户分析和用户画像逐渐完善,进而精准获取、定制移动阅读用户的个性化服务需求,是移动阅读体验创新的关键。一方面,深度学习技术预测并推断用户阅读兴趣,实现“情感化设计”中超越用户心理预期的阅读体验。如微信读书、爱奇艺小说提供的社交功能、场景化下的服务等,对用户潜意识的需求进行推断和预置,其背后是对交互设计的深度思考和对用户体验的高度关注。另一方面,通过对用户交互行为及特征的深度学习,建构个性化、立体化的用户需求模型。充分运用用户思维,以更精确的数据描述为支撑,为智能内容分发提供数据支持,精准满足用户个性化需求。电子书公司Coliloquy充分迎合读者的个性化阅读需求,经深度学习和智能数据技术的全面分析掌握读者的需求和偏好,由读者自己设计人物角色和情节线索,调整故事情节以满足读者口味,增强与读者的互动性,打破传统出版局限,实现个性阅读和定制阅读,在情感化设计中为用户提供归属感、尊重和自我实现空间。

(三)需求体验:以融合技术丰富多感官阅读

人工智能技术的助力充分调动了用户感官,驱动移动阅读智慧服务和用户体验升级。用户对于多感官体验的潜在需求,使得信息获取呈现出文字图像向动态交互视听转化的感知特征,移动阅读体验采用融合媒体思维,将阅读、视频、音频、交互等多形式融入阅读,提供多感官阅读体验服务。咪咕阅读在“5G+阅读”版块给用户带来了耳目一新的体验,5G富媒书融合视频、音频、图片等多形态,结合AR技术,通过移动终端实现“视听一体化”电子阅读体验,突出移动阅读服务的智慧视听体验特色,满足用户高层次体验需求。《2020年中国移动阅读行业发展专题研究报告》对中国移动阅读行业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目前中国处于高速移动网络开始商业应用的阶段,随着各类高新技术的发展及落地应用,移动阅读全流程、全链条都将受到技术发展的影响。未来移动阅读平台与多技术的结合将有力争夺用户市场,满足更高的用户体验需求。

二、以智能应用为指向的内容生产

优质内容作为移动阅读的核心要素,成为用户黏性提升的突破口,其生成与展现直接关系到交互设计的质量和水平。人工智能、位置服务、大数据等技术在移动阅读内容生态构建中,将进一步服务于内容生产,突出智慧生产、个性需求满足、技术赋能等特征,为移动阅读内容生态构建提供持久动能。

(一)内容形态:人工智能助力生产环节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在新闻写作中的广泛应用,智慧内容生产模式在出版领域屡见不鲜,为移动阅读内容生产注入了新鲜血液。2014年美联社应用人工能智能进行新闻写作,洛杉矶时报地震报道机器人“QuakeBot”的新闻发布速度“秒杀”所有人类同行。美联社的人工智能软件Wibbitz 通过智能算法对文本内容进行加工,快速自动生成视频内容。从提供文本供系统进行智能总结,到提取关键词选择视频素材,再到自动生成字幕及背景音乐,整个过程大概只需要几十秒。它们已打破突发报道的传统写作流程和分发途径,让新闻工作者能够从烦琐枯燥的工作中解放出来,更专注于精品化的深度内容生产。人工智能技术不是替代人类,而是生产环节中提质增效的新助力,在移动阅读内容的供给中以多途径服务于内容生产。

(二)内容建设:IP思维打造品质阅读

通过特色挖掘进行移动阅读内容建设,已成为移动阅读服务发展的关键因素。艾媒咨询《2020年中国移动阅读行业发展专题研究报告》数据显示,34.8%的移动阅读用户对于头部IP非常关注,大部分移动阅读用户在选择阅读对象时会把头部IP作为首选。同时,移动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带来了带宽的升级,以视听作品为代表的内容成为移动阅读的重要资源和服务创新点,有60.1%的移动阅读用户偏好IP衍生的影视化作品,这也为优质视听阅读内容提供了资源。书旗小说的“全民原创”、QQ阅读的“影视热门”等栏目,以IP思维进行移动阅读内容的挖掘和建设。针对品质阅读的用户,通过大数据和关键词聚焦文化内容特色和用户个性需求,以IP衍生品的多样性如漫改、有声化、短视频等为方向打造新的用户流量增长点,为用户创建个性化阅读的品位空间。

(三)内容生态:技术赋能的价值体现

良好的内容生态是产品稳健成长、保持持久生命力的先决条件,智能技术的叠加作用将实现良性循环。字节跳动从创立之初就着力发展优质内容,成立创作者平台“头条号”,为今日头条、抖音、西瓜视频等平台输送优质内容,并凭借智能推荐算法将优质内容分发给用户,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移动阅读的内容生产和消费方式,使人工智能技术拥有了更大的舞台。在不断完善的算法的助力下,人工智能不断“学习”海量文字内容与视频内容,深度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百度公司利用AI影响内容生产、内容分发、内容体验,内容生态也同样在反哺百度,除了为AI提供落地的场景和数据之外,还提供了良好的现金流支撑。智能时代,内容的竞争最终是智能技术的竞争,是数据和算法的竞争,越早布局、越早落地,就越能占得这场竞争的先机。

三、以用户体验为中心的交互设计

认知心理学中“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是交互设计的核心思想,满足心理预期的用户体验是进一步激发用户热情的有效途径。智能化场景的构建及多元化智能终端的普及,为用户不断探索移动阅读的新场景,带来了阅读体验的深度拓展,移动阅读的全景时代已经到来。随着物联网的发展、智能技术的深度融合,未来更多元的智能设备和不断拓展的阅读渠道,将推动智慧阅读的发展。

(一)位置服务触发应用场景下的阅读体验

不同用户在不同场景下的阅读需求,在基于位置服务(LBS)和智能技术的助力下,将实现最佳匹配,达到更好的阅读体验。掌阅的虚拟伴读书童“阅阅”的邻居阅读排行榜,基于位置呈现“附近的人”的阅读状态,满足用户以书会友的交互需求。在5G技术支持下,移动阅读可结合基于位置服务的功能和IP地址定位,根据场景环境及用户喜好建立场景与需求之间的关系,智能推送适宜当下场景的阅读内容,构建关于位置的全场景阅读环境。移动阅读在满足用户阅读需求的基础上,能够提供超越用户心理预期的服务体验,这是未来移动阅读的重要发展方向。

(二)智能硬件开拓阅读适配体验

智能音箱、智能手机、智能手表等智能硬件,为移动阅读有声化场景的扩张提供了更丰富的载体和渠道。除了移动阅读最广泛的应用终端——智能手机外,喜马拉雅FM的移动阅读内容还在两亿车载设备和百亿智能硬件上进行分发。蜻蜓FM在智能手表领域发力,用智能手表独立收听有声书已成为现实。科大讯飞发布的咪咕讯飞智能笔记本青春版采用电子墨水屏,具有40余项阅读功能,拥有超过60万册的正版书籍资源,并且支持文档阅读和直接手写批注。随着技术开发的加速,未来的阅读交互终将摆脱终端设备的限制,移动阅读产品嵌入物联网系统后,用户需求将通过自动识别、传感器等被主动感知,智慧化交互将成为主流。

(三)人工智能营造沉浸式阅读体验

目前不少移动阅读产品在沉浸式阅读体验的营造方面,已经融入融媒体思维,咪咕阅读的“至境听书”版块提供基于智能语音合成技术制成的图书内容,具有多角色、多场景的特点,相比普通的智能语音听书更具感染力。阅读沉浸感的营造在AR、VR技术结合智能终端的应用中,能为用户呈现更逼真的场景界面,打造实景与三维场景相结合的互动场景,以往通过文字、语言、图像构建的阅读体验空间将被立体的三维交互形式所增强。AR和VR技术的情境叙事优势,在阅读内容的呈现中能为用户提供全景互动体验效果,展现多维交互体验时空。在移动阅读产品日趋智能化的形势下,用户将更专注于内容,提升沉浸式交互体验。

四、以提升情感体验实现移动阅读智能化升级

美国著名认知心理学家唐纳德·A.诺曼在其著作《情感化设计》中将用户的情感因素划分为本能层、行为层和反思层,三个层面相互支撑。从需求理论分析,移动阅读体验层次提升的突破口是对用户社交需求、情感需求以及自我实现需求的满足。

首先,在智能体验视域下,充分利用社交这个情感维度,可以有效提升用户热情,提升移动阅读情感体验服务层次。诺曼提出,“即使无法对成功的产品进行精确的预算,我们也可以确定,有一种产品几乎可以始终保证成功,那就是社交互动”。爱奇艺小说的“去冒泡”、微信读书的“朋友的想法”等功能正是在大数据挖掘的基础上,通过信息架构的设计来满足用户的社交需求,成功打通了产品与用户之间的情感渠道,为用户提供了思想交流和情感沟通的平台。

其次,用户与阅读产品之间的情感黏度在智能情感关怀的设计中得以增强,智能虚拟人物的伴读服务所营造的陪伴感和关怀感,使以往的人机交互上升到角色情感互动的层次,实现跨越界面层级的沉浸式互动。掌阅的AI虚拟书童“阅阅”,在阅读庄园中以具象化形式拉近了用户与产品的情感距离。正如心理学家戴安娜·希尔所言:“在高度竞争的在线市场中,那些能更好地了解目标受众偏好的UI设计师最有可能获得成功。”

最后,用户的自我实现需求在智能升级中将创造更深入的阅读价值,爱奇艺小说的“成为作者”、QQ阅读的“成为作家”等以用户生产内容(UGC)形成用户定制模式,通过用户参与共创智慧移动阅读服务价值。在这一过程中,算法通过大数据建立起阅读资源与用户之间的直接关系,在对用户行为特征进行深度学习后进行智慧推广和精准服务,进而为用户潜在的参与需求提供服务平台,通过多元化体验空间的建设提升用户阅读体验,以智能升级创造品质阅读的意义和价值。

五、结语

人工智能时代为移动阅读创新提供了强劲动力,新技术的发展促进了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理念升级。智能时代的移动阅读从用户体验入手,通过大数据技术挖掘用户需求,以智能技术推动阅读内容的创意生产和传播,不断优化用户阅读情境的交互感受,以情感体验促进移动阅读智能服务效能的提升,实现智能时代移动阅读体验的全面升级。

注释

①②当心,电子书能“读”懂你什么[EB/OL].(2012-07-17)[2021-10-08].https://www.huxiu.com/article/1861/1.html?odby=dateline.

③Coliloquy:读者和作者互动换个方式讲故事[EB/OL].(2012-01-19)[2021-10-08].http://tech.qq.com/a/20120119/000286.htm.

④ 内容生态大变局:A I技术背后隐藏着新的行业风口[EB/OL].(2018-11-02)[2021-10-08].https://www.sohu.com/a/272897361_102905.

⑤ 诺曼.设计心理学3:情感化设计[M].何笑梅,欧秋杏,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15:142.

⑥ 纳海.UI设计心理学[M].王尔笙,译.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201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