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这方蓝天碧水
——邹平市人大常委会持续加强环保监督工作侧记

2021-11-12 10:29刘丽娟
山东人大工作 2021年6期
关键词:邹平执法检查市政府

□刘丽娟 王 钢

邹平市人大常委会紧紧围绕中央和省、市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决策部署,持续加大环保监督力度,打好监督组合拳,以实际行动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倾力守护天蓝水绿的美好家园。

多种渠道听民声 不断拓展监督广度

“群众反映的环保问题就是人大监督的重点。”市人大常委会注重从解决群众反映的“小问题”入手,推动生态环境的“大改变”。

为了拓宽渠道听取民声,市人大常委会把打造基层阵地作为收集社情民意的切入点,先后投资300多万元建设省、滨州市、邹平市三级代表联络站138个,把每月8日确定为代表接待日,重点围绕生态保护与发展、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等工作,广泛收集群众意见和建议。近两年累计收集整理意见建议850余条,其中环境保护和生态环境建设方面的33件,并及时转市政府有关部门办理。

此外,常委会集中组织开展常委会组成人员联系代表、代表联系选民“双联系”活动,通过座谈、走访等形式了解收集群众意见建议。连续两年组织开展“听民声、解民意、聚民心、汇民智”“助力十四五、关注民生促发展”等“双联系”主题活动,收集关于环保方面的意见建议30余条。同时,高度重视人代会上代表提出的建议,通过召开转办会、答复会等形式督促政府将代表建议切实落实好。

多管齐下抓监督 持续强化监督力度

“2020年,深入推进水气土治理,污染攻坚战全面收官。空气质量明显改善,优良天数比例66.3%……”近日召开的邹平市十七届人大常委会第四十五次会议,听取了2020年度全市环境质量状况及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的报告。这是常委会连续第四年听取市政府关于环境保护工作专项报告,每次听取后都会进行满意度测评并当场公布结果。“我们只有把工作做好了,才能向全市人民交一份满意的答卷。”市生态环境局局长赵永刚说。

近年来,常委会坚持问题导向,从群众反映最突出、最强烈的生态环境污染整治问题着手,多管齐下开展监督。围绕加强水环境保护,常委会持续开展综合监督:2017年就湿地建设情况开展调研,听取了城区及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建设情况报告,2018年开展饮水安全工程视察,2019年开展水污染防治法执法检查,2020年听取了全市重点水利防汛工程建设情况的报告。“要加强饮用水水源地规范化建设,建立健全水污染防治长效机制,加强水利工程管护……”通过持续开展视察、调研、执法检查、代表主题实践活动等,常委会将一个个有针对性的意见建议转交给市政府。围绕大气污染整治,常委会紧盯不放抓监督。“我市部分路段车流量大,道路扬尘严重,有的企业废气处理不达标,必须加大力度进行集中整治……”针对代表和群众反映的问题,2019年市人大常委会组织开展了大气污染防治法执法检查,指出全市大气污染治理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要求市政府尽快制定整治措施,给群众一个满意答复。

综合施治求实效 监督成果惠及民生

环保监督成效如何?代表建议是否得到有效落实?围绕增强监督实效,市人大常委会建立了监督工作目标任务化、任务项目化、项目清单化、清单责任化工作机制,制定出台了《邹平市人大常委会建议意见跟踪落实办法》《邹平市人大常委会工作评议办法》,通过“执法检查—会议审议—视察检查—现场督办—听取报告—满意度测评”等程序,环环紧扣,跟踪问效,盯着抓、反复抓,做到问题不查清楚不放过、整改不到位不放过、群众不满意不放过,切实做好监督工作后半篇文章,推动监督工作有深度、见实效。

在常委会的监督支持下,市政府一项项措施落地生效:建立了重污染天气应对机制,深化扬尘污染管控,空气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基本实现建成区污水全收集,农业农村面源污染防治有序推进;建立了县、镇街、村三级河长制体系,道路、公园绿化提升改造工程扮靓市容市貌……“早晨出来散步,空气清新,环境优美,感觉很舒适。”市民们感慨地说。

“利民之事,久久为功。我们将不断延伸环保监督的‘触角’,创新监督方式,持续跟踪问效,助推全市走生态环保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坚决守护邹平绿水青山永续发展。”邹平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闫士柱说。

猜你喜欢
邹平执法检查市政府
《基本不等式》专题训练
重庆市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挂牌
“喝汤”理论样本透析
擎起“法律巡视”利剑
如何提高市政给排水设计合理性
2013—2017年市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项目汇总
注重在提高执法检查实效性上下功夫
让执法检查长出“牙齿”
小城邹平
尴尬拍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