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阅读的革新
——走进创意写作的门

2021-11-12 12:44
名家名作 2021年4期
关键词:细节小说创作

陈 强

创意写作(Creative Writing)是指以写作为样式,以作品为最终成果的一切创作性活动。1880 年,哈佛大学高级写作等课程率先允许学生以诗歌或小说故事文本获得学分,被视为创意写作的前身。1936 年,爱荷华大学正式设立了创意写作专业,这标志着创意写作成为一门新兴的学科并在美国大学中得到确立和推广。此后全美数百所大学开设了创意写作专业,英国、澳大利亚等国也纷纷跟进。在英语国家生根发芽后,创意写作继而扩散到亚洲,如韩国、新加坡以及中国港台地区的大学。

复旦大学最早将创意写作引入中国,后有上海大学葛红兵教授的大量科研成果,经过多年发展,中国创意写作课程已经具备了一定影响力,在全国很多高校结出了硕果,但是更多的高校还在摸索中。以小说创作为例,创意写作教学系统在教学过程中每周会给学生提供阅读清单,学生阅读过后以小班授课的形式针对这些作品进行讨论,分析作者的思想内涵、创作手法或是写作技巧。著名作家严歌苓曾说:“(在哥伦比亚艺术学院学习创意写作时)阅读非常有纪律和系统化,需要读很多作家一生的作品,这对我大有裨益。”无疑体现了阅读对创意写作的重要作用。

一、小说阅读的现状

“当夜色笼罩着外面的世界,穴居人空闲下来,围火坐定时,小说便诞生了。”布鲁克斯如是说。小说具有独特的容量性与纯粹性,写作学的教学从来不缺少小说的参与,讲授各种写作原理时,小说都是重要例证,从小说的定义讲起,细细分类,总结特点,学习写作方法……但是,多数学生没有从这个过程获得启发从而创作出优秀的作品,仅仅停留在文本分析的层面上,这种不对等在很久以来被认为是正常的,因为中文系并不培养作家,这样的认知在中文人头脑中根深蒂固,同时也成了写作学教师想尽方法却无法突破,最终停留在永久的初级阶段心安理得的理由。但近年来,西方创意写作学科的引进无疑给传统写作教学带来了巨大的冲击。

现在中文系的学生同样进行大量的阅读,但多数时候更像普通读者的阅读。唐纳·马斯在《写出畅销书》中说:“读者喜欢一本小说的原因只有一个:很棒的故事。”所以,作为读者,很多人读小说时更急于知道接下来发生了什么,而不是思考故事是如何发生的,他们直奔作者说了什么而不管作者是怎么说的,这样的阅读即使真的破万卷也不能达到独立创作的效果,毕淑敏给复旦大学讲的文学课中提到小说的写作是完完全全一个人完成的。阅读时吸纳的精华正是人们进行独立创作要夯实的基础。所以改变小说的阅读现状、换个角度解读文本是走进创意写作之门的第一步。

二、小说阅读的革新

突破阅读小说的思维定式,找到鉴赏的新角度,走进创意写作的世界。以创意写作为背景的小说阅读本质上是塑造具有创新意识的作家。阅读中最重要的就是通过掌握小说的鉴赏技巧,挖掘心灵深处的愿望,并自如地表达出来。所以创作小说的第一步就是转换阅读的固有模式,有目的、有技巧地完成大量的小说阅读。我将这种阅读分为以下几方面。

(一)感受作品的本质

如果你要学习创作的方法,不要在阅读过程中进行情感投射,将自己代入作品理解人物的情感,你的同情、愤怒或别的情绪不是解读作品的基础,事实上你不是故事中的人物,也不在故事背景中,不要将你的理解强加给作者,站在道德或是伦理的角度呼喊。小说是作者一个人的人生认识,可能符合你的期待也可能与你的预期相悖,但是这不是判断它好坏的标准。对于作者来说,整个的故事才是他要展现给你的,至于你抽象出了什么样的人生哲理或是精神世界本质上与作者无关。所以一部作品诞生后,便不再属于作者,而是作品本身。那么解读的过程中我们也应该避免这样的窘境,要注重作品本质而非其他。

在《小说鉴赏》中布鲁克斯提出:“阅读小说也跟生活中大部分的事情一样,都要发挥你的才智……”阅读时,读者“要尽可能了解得透彻些”,“应当向自己提出一些诱导性的问题,并力求认真地回答这些问题,这些问题不应当只涉及小说的要旨,而且要涉及它所采用的方法。因为这两方面是密切相关的”。这个故事是如何呈现的?是什么引发了你的关注?它用了什么技巧吸引你读下去?它的结尾是什么样的?……通过自问自答了解故事展开方式及布局的方法。詹姆斯·斯科特·贝尔在《这样写出好故事》这本书里介绍了经典的三幕式结构(Three-Act Structure)和LOCK 系统,L——主角;O——目标;C——冲突;K——冲击性结尾,很适合初学者,可以迅速构思出一个完整的故事;托马斯·福特斯的《文学课:如何轻松理解伟大作品》解读了文学作品常见框架;还有乔治普罗第总结的36 种剧情模式,等等,这些都是在大量的阅读后总结出的。帮你构建独特的故事框架、完善作者的故事等,这类启发才是对创作有助益的。

(二)关注小说细节

细节能够体现出一部作品中独特的人文内涵,一个优秀的作家选择的每一个故事、每一个细节甚至是一句话都有全面的考量,优秀的小说里,特定的细节会从故事里汲取深意,以至于成为某种象征。

阅读时关注细节描写,如天气的变化,或是一顿晚餐,哪怕是角色的痼疾都是作者精心安排设定的,阴晴不定的天空往往昭示着变故,经历了风雨的主角可能得到了某种心灵的净化。《红楼梦》的中秋夜宴是贾府走向没落的端倪。黛玉得了痨病,因为这病发作时咯血、面无血色的症状有一种独有的凄美效果,是弱不禁风的林妹妹将泪水还尽而离世的征兆。经典作品中没有无意的环境描写,不摆放无用的物件,没有不必要的人物对话,所有细节都是将虚构的某个人物放入现实的基础,是将故事再现给读者的根本。“魔鬼在细节”虽略带贬义,但如果小说细节里不仅没有魔鬼,也没有深意,但可以确定的是,这不是成功的细节描写。

(三)欣赏不同风格

小说风格是指某一时代、某一民族、某一地域或某一作家的小说在思想内容和艺术表达形式上所呈现出的特点的总和。读者的阅读往往会倾向自己欣赏的类型,有人喜欢浪漫主义,有人在现实主义中盘桓,表现主义、意识流小说也有它们的忠实拥趸,魔幻现实主义异军突起时也赢得了一票书迷。经典的作品对后世往往具有无法想象的影响力,大仲马的《基督山伯爵》经典的越狱和复仇的情节在当今的文坛上依然带给许多创作者无限灵感。当你开始学习创作,就不能仅沉浸在某些领域里,要懂得欣赏并试着理解各种不同的文学风格,文学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总结规律是创意写作学科存在的前提,它为学生提供了面对新世界、寻找新方法的可能 。激发创作热情就要从不同风格的作品入手,提高对文学的敏感力和感悟力。

(四)模仿经典文本

创作的起步和模仿密切相关,人类语言的习得过程就是从模仿开始,小说的创作也无法脱离模仿,这不仅体现在体裁、技艺和风格上,也表现在文本的精神内涵上。我们不可能抛开过去完全创造新世界,要从经典文本中汲取资源才能写出有价值的作品。

读和写完全不同,经过大量的阅读也不代表能写出好作品,所以摹写是阅读小说的进阶。复旦大学的王宏图教授提出,以模仿经典开始的写作并不可耻:“一百多年前,人们就觉得现实比文学更有力量,这也不是今天的新发现。”严歌苓提及创意写作的学习经历时也讲道:“创意写作课上,我们学写传统叙事,写历史小说,各种各样的手法都模仿一遍,用一种摹本看你自己怎么样写……经过写作培训最大的变化就是,各种形式都敢写,都想实验。”

语言、片段、主旨、技巧等都可以成为模仿的对象,像海明威的短篇小说《杀人者》,用短促的节奏、短句的并列、单线排列的段落,使人联想到一个支离破碎的世界,就可以作为一种模仿范本。只有真正动笔去写才能领略作品之精髓和作者创作之艰辛,这个过程让怯于动笔的小说爱好者真正走进创意写作的世界,从而找寻到这个世界中的一片属于自己的新天地。

进入创意写作的世界之前,大量的文本阅读是铺垫,改变传统写作教学过程中从文学理论出发的模式,阅读可以有无数个角度,初学者要抛弃对故事本身的迷恋而寻求作品的本质,关注小说中的细节是如何在作者笔下成就了作品的中心与主旨,学会欣赏文本不同的风格,最后从模仿开始,由阅读真正走向写作,构架出完美的作品,就像希区柯克说的:“好的故事就像人生,只是少了所有无聊的部分。”

猜你喜欢
细节小说创作
Jazz
关注48个生活细节
细节取胜
时尚细节
创作失败
关于《翔》的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