琵琶演奏中的音乐表现力分析

2021-11-12 18:40太原市群众艺术馆
长江丛刊 2021年6期
关键词:演奏者表演者表现力

■黄 婷/太原市群众艺术馆

琵琶在我国的音乐历史的长河中拥有着许多年的发展过程,它作为我国传统的一种乐器,对于表达人们的情怀,体现人们演奏的技巧,彰显音乐的独特魅力来说,拥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从古至今,琵琶的演奏丝毫没有衰退的表象,而且它的音色不仅十分优美,并且对于情感的转化以及音律的旋动表达都有着很大的彰显能力。琵琶的演奏过程中,不仅可以向人们传递出演奏者本人的内心世界与思维情感,而且演奏者将自己的情感与音乐有效结合起来,是表现音乐最有效的一种方式。

一、扎实的技能,夯实表现力

琵琶演奏过程中,首先要弄明白音乐表现力的含义是什么,顾名思义,其表现力就是指演奏者在作品的基础上体现自己情感的一种表达能力。作为音乐艺术当中的一个类型,琵琶的演奏既是一种情感表达方式,更是一门技术。为了能够达到表现力十分充分的效果,掌握一定的演奏艺术基础是非常必要的。否则演奏者在表演的过程中就会出现力不从心的状态。有些演奏者在表演过程中,虽然明白如何掌握音乐演奏过程所要表达的情感,但是却对力度和速度的掌握不够精确。这样对于其表演效果来说,是非常不利的。

例如,以《塞上曲》这首琵琶曲为例。虽然表演这首曲子的版本众多,但是不同的演奏者对于这首曲子想要表达的情感的理解应当是一致的。许多演奏者在弹奏的过程中都希望将各个版本中的经典演奏技巧有效的融合起来,从而获得一种更加全新的音乐表现力效果。比如,在演奏《塞上曲》的过程中,人们热衷于将浦东派的各种技法:拉,推,吟,带等作为弹奏的基础,并且在这些基础之上,融合其他派别的按压弹奏技巧。这样的演奏方法可以称作是古曲的一种创新弹法。其次,琵琶演奏要想融入当今的社会,它必须要有一种勇于创新的精神。正反弹奏的这种演奏技巧就常常被运用于琵琶曲《老童》、《春蚕》等作品当中的弹奏过程中,这样的演奏方法可以称作是古曲的一种新弹,这对于演奏者表演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但对其音乐表演里来说也是一个强有力的保障。技术水平有限,只能让演奏者表现出望洋兴叹的神态。做任何事情,打好地基是非常重要的,弹挑的不同力度体现着不同的情感,气息的急促表现着情节的急缓,按弦的轻重也有着不同的指法。只有在学习的过程中踏踏实实才会得到预期的理想效果,否则其结果只会适得其反。

二、深刻的理解,升华表现力

音乐是人们表达自己情感的一种有效的方式,只有演奏者能够完全深刻的理解琵琶曲所要表达出来的感情,才会起到提升琵琶表现力的作用。演奏者的各种文化素养可以对他们理解琵琶曲的内涵以及情感起到很大的帮助作用。在这种文化素养作为基础的前提下,演奏者提升自己表现力的效果能够得到大大的提升。在拥有了坚固的研究基础的平台之上,演奏者的技术要想得到更高层次的提升和巩固,一种方式是通过基本功的常态化训练,另一种方式就是让演奏者去了解音乐的背景。体会当时的情景来领会琵琶演奏的深奥之处。

例如,在演奏阿炳的《大浪淘沙》这首琵琶曲时,了解作者在演奏这首曲目时的情感表达与背景对于提升音乐表现力来说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这是一首琵琶四级考试的曲目,那时候阿炳在写作这首曲子的时候,年龄还小,并不懂得音乐当中的许多深刻内涵,所以这首曲目在弹奏的过程中演奏着就可以怀着一颗澎湃的内心去表现出当时的敢于闯荡。再比如说,演奏《天池》这一首琵琶曲的时候,除了可以在老师的指导下充分理解乐曲,演奏者还可以充分融入自己的感情。琵琶的表演由弹跳衍生而来,演奏者要避免出现弹出出手臂抬高,弹进时手臂放低的姿势,这对于其技巧发挥是非常不利的。此外,对于《塞上曲》的表演也可以应用到对作品的全面理解。将此作为基础,深刻分析感受这首曲子要表达的对于王昭君的哀怨以及惋惜。这种理解绝不能是其他的情感,否则演奏者在表演过程中就可能会出现南辕北辙的状况。琵琶的演奏能中不仅要掌握好现有的表演技术,同时演奏者还要通过对作品的背景了解去掌握更多的创新技巧,从而在这个过程中不断的学习与借鉴,提高自己的技术表演,升华自己的情感表达,熟悉如何将音乐的情感表达与自己的基本技巧有效融合起来,从而达到一种感染观众的效果。通过对作品的深刻理解,演奏者体现出来的音乐表现力能够给听者带来一种全新的感觉。

三、外在的表演,提升表现力

这种经验由演奏者在舞台上的实践基础为保障,具备这样技能的演奏者,能够给观众带来更丰盛的视觉和听觉效果。缺乏这种技能的演奏者常常在表演的时候出现各种意外状况,比如说紧张,害怕,从而导致整个舞台的表演效果很难保证,在另一个角度来说,其音乐表现力更是无从谈起。外在的表演出了包括演奏者的技能,其次,演奏者在表演现场所身着的服饰,旗其与精神状态以及气质都会给观众带来不同的感觉,因此,对其音乐的表演也会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比如《高山流水》这首琵琶曲,本身就是一首描写壮丽山河的曲目。这首琵琶曲的演奏手法流畅,形象表达鲜明,做到了情境交融的效果。这首曲目在表演的过程中就需要演奏者拥有丰富的外在表演情趣,完整的体现整个曲目分为九个部分,充分的用自己的肢体甚至是气息与及弹奏力度来体现每个部分不同的情景。对于第一个部分来说,演奏者在弹奏过程中就要表现出高山丛里虚无缥缈,雾气缭绕般的仙境,此时的乐曲容易让人置身于当时的场景里,体会音域跳跃之间的灵动感。这部分的演奏,表演者不仅可以通过肢体的低频率摆动,弹奏的低强度来体现山间一派空灵的情景,并带给人一种幽静的旋律,还可以通过慢拍的演奏带给人较强的律动感。第二部分演奏者在弹奏时,表演者就应该表现出一种活跃的状态,体现当时山间清泉潺潺,流光波动的优美情境。演奏者在外在表演过程中,姿势就可以放快,让人们在视觉上感到山林间的灵动感。通过演奏者肢体的摆动节奏以及旋律的快慢,弹奏按弦的弱强程度,不仅能够让听者体会音乐想要表达的情感,而且还可以起到帮助听着脑补当时场景的作用。外在表现力能够使表演者在现场演出的时候,真正的感动到观众,因此加强表演者的外在表演技能,对于表演者之后对其他作品的理解和掌握奠定了一个坚实的基础。通过对作品的全面展示,演奏者体现出来的音乐表现力能够给听者带来一种全新的感觉。

四、丰富的文化,凸显表现力

琵琶作为音乐艺术当中的一种类型,必须要与其他有关文化进行相互交流配合起来,才能够永久的流传下去。面对各种文化的抨击,琵琶演奏要想凸显其表现力,掌握相关的文化知识是非常必要的。因此,表演者需要了解丰厚的文化素养,只有日积月累到增长自己的见识,对演奏曲目当中的主角有更加深刻的认识并能结合自己的认知来重新定位作品,才可能对于彰显音乐表现力起到更好的保障与支持作用。丰厚的文化知识素养不仅对于琵琶的演奏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而且演奏者的听觉以及技巧等综合素质发展也需要有宽阔的知识背景作为前提。

例如,在演奏《春江花月夜》这首琵琶曲目时,首先要明白这首曲目本身是一首经典的古诗词,它是由唐代的诗人张若虚所写作出来的,而整首曲目所要表达出来的就是一幅月色照耀的场景图,演奏者要了解作者写作时的幽静背景与忧郁情感,才能更好的体现作品的表现力。演奏者如果能够了解这首琵琶曲的素材背景,那么对于其情感的表达也就奠定了夯实的基础。再比如说,对于《霸王卸甲》以及《十面埋伏》这两首曲目的演奏,演奏之前表演者需要了解这两曲目都是表达的同一个故事,正是刘邦与项羽的垓下之战,在了解这个故事的基础之上,掌握项羽和刘邦的性格特点,对于表达音乐的情感也是非常有帮助的。项羽与虞姬的爱情故事以及其自刎的悲痛以及哀伤是整首曲目想要表达的主题思想,因此了解其文化知识,正是提升音乐表现力的一个重要方式。刘邦的阳刚之气也正是可以通过演奏的提前了解体现在整个音乐表演当中。在琵琶演奏过程中掌握好基本功,对于其的彰显起着很大的支持作用。提高表现力的基础是要求表演者拥有一个坚实的基础以及扎实的演奏技术为前提,只有这样,有机的融合与借鉴各种其他演奏技巧才会奏效。可见,打好坚实的知识储备,对于凸显音乐的表现力是十分必要的。

面对新时代下多种文化相互碰撞交流的情境,琵琶要做好传播工作,需要老师们坚持不懈的努力,帮助学生们在自己的演奏当中增强自己的表现力。要达到这样的效果,就需要人们在学习琵琶的过程中打好坚实的基本功,并且深刻的理解到音乐想要表达出来的情感。更为重要的一点是,琵琶的演奏过程中不能一味的死板演奏,良好的表演形态,加之音乐与乐器的灵魂契合,能够让作品直击听者的心灵,让人类体会到音乐的伟大魅力所在。

猜你喜欢
演奏者表演者表现力
钢琴演奏技巧对于音乐表现的作用及训练方法研究
钢琴表演艺术中审美素养能力提升
二胡演奏者的合奏技能探究
浅析心理活动对钢琴演奏的重要影响
纤变墨画
手称扑克
2012年龙年网络春晚节目单
聪明的表演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