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推行无纸化考试改革的几点思考

2021-11-12 18:40单美慧新疆医科大学
长江丛刊 2021年6期
关键词:无纸化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纲要

■单美慧/新疆医科大学

一、《纲要》课程传统考试面临的问题

《纲要》是我国普通高校大学本科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课,不仅担负着塑造大学生正确历史观的重任,而且在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中亦具有独特价值。在课程设置方面有授课范围广、授课内容繁多、责任重、考核过程复杂等特点。

作为主干思政课之一,每到期末考试前,《纲要》教研室要腾出大量的精力和财力投入到人工出卷、印制试卷、组织考试、阅卷评分和登记成绩册上,这种“一般程序”,乘以《纲要》课巨大的学生基数,便成了一个浩大的工程。此外,随着各校形成性评价方案的推进,多数高校的《纲要》课程总成绩包括了由考勤、课堂表现、实践作业、期中成绩等为内容的过程性考核分数和以期末考试为主的终结性考核分数,这不论是在合班形式还是小班制授课下,都大幅增加了思政课教师的教学工作量。目前多数高校《纲要》教研室都存在教师数量少、人均课时量高的情况,因此传统考试的工作量无疑是一个沉重的负担,使得教师很难有精力投入到科研工作上去,科研促教处在尴尬局面。

二、推行无纸化考试的必要性

(一)节约资源,节省开支

每到期末考试前,传统的纸质考试从出卷到印刷正考试卷、备用试卷、多套卷,消耗大量的纸张,曾有学生调侃道:中国每年的考试用纸合计六十亿张,面具足够覆盖整个北京,连起来可绕地球十圈。而启用无纸化考试,尤其是《纲要》这类学生大范围参加的课程考试,将能节约出可观的纸张。不仅能为学校节约开支,还能做到绿色环保教育。

(二)稳定性高、操作性强

相对传统考试,无纸化考试具有便捷性、易操作性和灵活性的优势。“无纸化考试系统设计简洁,易于操作,便于教师组织考试”,学生对于计算机或手机考试软件的接受力强,基本上能够做到自己的软件、账号自行下载、登录、维护、使用。开考前若遇试题有需纠错处,只需在后台进行更改即可,不涉及大面积更改试卷。此外,无纸化考试采用随机抽取模式。随机抽取试题组卷使得每位考生的试题内容与顺序都相互不同,不具备考场抄袭作弊的条件,“对监考人员的数量要求也大大减少,缓解了期末考试期的工作压力”。

(三)大数据分析,利于教学改革

因无纸化考试以从试题库随机抽题为主要方式,在平时的集体备课环节中,教师就能分批次、高质量地完成试题库建设工作,考生作答完毕交卷后,系统立即生成分数,解决了考试环节中曾经最为头疼的人工阅卷一环。随分数生成的还有试题分析、考情分析等。通过大数据分析,教师可及时得知学生在那些知识点上还有所欠缺,有利于后期教学的调整。“由于无纸化考试还具有随时考试,随时评分的优点,因此,老师对学生的课程考察就不拘泥于期末考试”,平时的每章节结束即可利用考试软件进行章节小测验及期中考试等,有助于教师对自己的教学方式、教学进度和教学质量作出检验,进行及时调整。

(四)具有灵活、机动考试的潜能

2020年的特殊情况打破了每一所高校的工作进度。为保证正常的教育教学工作,各高校纷纷尝试利用线上教学技术,如超星、叮叮、腾讯、雨课堂等软件进行线上教学,一度成为国民热搜榜首和头条话题。在线上教学的背后,灵活机动的线上考察方式成为了线上教学得力的助手和便捷的检测工具,也将成为日后高校考试方式中的一种新趋势。

线上考试迅速地被大规模应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在线上教学过程中的教师和学生对线上模式和线上教学环节的深入熟悉,在这个基础上,行线上考试就不再是让人望而生畏的陌生事物了。线上考试不仅能够在通常的线下教学中发挥结课考试的作用,还能够在突发情况下,根据变化调整,出色完成线上考试的要求,跟背后的技术支持分不开。在这次特殊情况后的教学、考试中,不少软件公司及时对线上考试做了很多细节和版本的升级,例如在线上考试中,加入人像拍照进行人脸比对的防枪手功能、前后摄像头定次抓拍的防作弊功能等,也证明了线上考试虽为新鲜事物,但能够在临时情况中发挥良好作用,其实践中自我检验、按需升级的优势,充分地保障了线上考试的灵活应用的特点与机动考试的能力。

三、推行《纲要》课程无纸化考试的建议

(一)敢于尝试,冲破传统观念束缚

“教育部考试中心在十一五规划中明确提出,要在传统考试中引入高科技方式”。教育信息化推行已有多年,但仍有一些高校教师认为无纸化考试不安全不可靠,不愿意尝试无纸化考试。对此,我们高校教师必须提高自己的认识,及时了解新事物适应新科技,充分地与信息教育对接。应当相信,无纸化考试在未来的教育教学中的光明前景。

《纲要》课教师,尤其是边远地区的高校教师,需要摆脱传统认识的束缚,借鉴其他高校的经验和先进的技术进行试点,因地制宜作出适合自己的方案推行实施。真正地将教师从大量机械式工作中解放出来,将精力更多地用到教改研究和科研探索中去。

(二)落实可靠的考试系统和学校的政策保障

考试系统是无纸化考试的前提和基础。随着无纸化考试的广泛推行,许多软件公司、高校也在不断研发,更新其考试系统,以适应高校思政课教学需求。选择软件系统进行无纸化考试和教学,无疑是一个教学改革的创新之处,但也尚且存在一些使用成本高、维护复杂的弊端。《纲要》课考试参考人数多,一旦启用无纸化考试,必须保证系统的成熟性和稳定性,保证考试效能安全可靠并长期更新维护,保证技术人员的操作过硬、应急方案完备。同时教研室作为教学基本单位,自身不能完成这项重大改革,对于如何依托学校的资源、制度保障和多方协助上,要及时向校一级申报和反馈,以保证考试效果为目的,最大化利用优势资源。

(三)思路清晰,准备充足

考试方案的革新,对于整个学校来说都是一件新鲜的大事务,因此《纲要》教研室教师应当树立未雨绸缪、勤能补拙的工作态度,积极做好无纸化考试的各项准备。对教师进行全面培训,将无纸化考试系统同实际课程、实际情况相结合,制定出切实、周全的无纸化考试方案。例如考试终端安装与登录、题库建设与抽题组卷、考场安排与考务通知、监考及违纪处理等等的这些内容,都要依据无纸化考试及考试软件的要求,进行相匹配的规范。

考试前,教研室应按照教育部教学指南明确教学重难点及考试范围,做到授课内容和课程要求、考试内容统一,保持试题的科学性。“题库设计的广泛与否是衡量无纸化考试水平的重要指标,大而广的题库是思政课程无纸化考题随机性、合理性的前提保障。”题库必须要上传足量,才能达到随机组卷的成功率和科学性。考试中,对于无纸化考试的程序、规则要充分考虑。对于考试中可能出现的一切不可控因素要积极做好思想建设和统筹规划,提前设置处理预案,包括无纸化考试系统的技术保障人员就位随时进行技术支持等,都要有详细的处理办法,尽全教研室、学院甚至学校之力,保障考试顺利完成。

(四)以考促教,开展教学改革

无纸化线上考试完成后,教师虽然不再需要处理判卷等繁琐事务,但是要高度重视、利用大数据平台的考试效果反馈,并且可以通过问卷方式,收集学生对考试的评价及意见,用以对教学质量评估、教学效果反思时的参考依据。

根据考试结束后的大数据分析报告,授课教师可根据自己班级的考试情况,制定下一个学期的教学改革方案。例如,为辅助教学,可利用平台在课下随时发布资料督促学生预习、复习和练习,“追踪学生的作业情况,参照后台反馈信息评价学生平时成绩”,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自学能力。

又比如在目前无纸化考试技术支持中,单项选择、多项选择、判断题等题型的操作性强,而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等则需要人工阅卷,这样一来,推动高校《纲要》课进行配套的形成性评价体系,将简答等主观题放在期中考试环节中用纸质考试方式进行。

同时,在技术支持下,《纲要》课无纸化考试中可以创新地加入音频、视屏等多媒体形式题型,如某首红色歌曲对应历史事件的意义、某段视屏所反映的社会历史问题等,真正地将《纲要》课程学习内容进行记忆性与启发性特点相结合的考核,促使学生举一反、三勤学多思,调动教师主动创新积极性,推动以考促教的教学改革。

四、结语

无纸化考试是信息化教学改革取得的喜人成果,它所展现出的科技型、科学性、时代性和灵活机动性,会在将来越来越受到师生的喜爱,也是未来考试发展的必然趋势。广大《纲要》教师应紧紧抓好、利用这个优势,开阔视野,积极探索,改革传统教育教学评价模式,在教学、考试创新上下功夫,推动高校《纲要》课考试管理方式和教学质量的进步。

猜你喜欢
无纸化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纲要
《少先队活动课程指导纲要(2021年版)》为什么做?怎样做?做什么?
微话题:“无纸化办公”致工作量翻倍,您怎么看?
无纸化办公,如何不再“纸上谈兵”
一图读懂这本《学习纲要》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历史基础
一步一个脚印 迈向网络强国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三位一体式教学研究初探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的教学路径研究
新形势下中国梦教育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的融合
刍议纲要法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