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学生管理制度的完善和创新研究

2021-11-12 18:40山东体育学院
长江丛刊 2021年6期
关键词:管理制度学校管理

■阴 越/山东体育学院

管理制度对于学生而言是一种必须遵守的标准,对于学校来说是管理学生的一种政策。制度的建设就是要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保证正常生活的有序进行,学校的管理制度也不例外,它的目的是保证学生在校的安全和学习的顺利,避免出现不利于学生学习生活的情况,以便保证学生能在学校健康快乐地成长生活。这需要相关人员对学生管理制度进行研究,确保其安全性和可行性,同时对于现有管理制度的完善和创新也要进行足够的重视。

一、学生管理制度的基本情况

(一)学生管理制度的概念

在学生管理制度的概念上,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概述:一方面是从广义上讲,国家和教育部对学生管理制度进行制定,我国的所有学校都必须遵循,是一种教育大方向的制定,它基本代表了学生的在校标准。另一方面从狭义上讲,各个学校可以根据自身学校的情况对学生管理规则进行补充和完善。作为一种管理准则,它能实现学校对学生更好的管理,并且通过相应的调整更符合学校的发展要求,可行程度较高,是一种能够约束学生行为规范的一种方针政策。

(二)学生管理制度所发挥的作用

第一,学生管理制度的核心就是管理。它制定的根本原因就是对学生进行管理,让学生在学校更好地学习和成长,为学校和学生的良好发展奠定坚实基础。第二,我国的大部分学校并不是以盈利为目的的,带有一定的公益性。一个学校的正常运作会涉及到许多方面的问题,管理制度的制定能更好调配相应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能够有效避免他们过剩或不足,为学校节约一定的成本,所以,具有一定的经济性。第三,学生管理制度能够规范学生在校行为,确保教育的正常进行,在保证进行教学任务的过程中,让学生进一步提升自我约束的能力,不仅做到传授知识更要做到培养人才的目的,让学生的素质得到全面地提升。

二、学生管理制度变迁

首先,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对学生管理制度做出调整,主要包含学生是否参与制定管理制度和对管理制度的态度两个方面。在大多数学生对于当前的管理制度存在抵触情绪时,就要及时反思并寻找不合理的地方并做出适当调整。同时在制定管理制度时没有搜集学生们的意见和建议或同学们并未参与制定时,管理制度在实行过程中就会极大可能出现变迁,所以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需求。其次,校长可能会对管理制度的变迁有一定程度的影响。因为在学校制定管理规则的过程中,校长起着十分重要的决定作用,在制定制度过程中,不可否认的是校长能够从更大的角度出发,满足大多数学生和学校的需求。但是在实行了一段时间后,逐渐有不适合学校的制度开始凸显,此时校长可能因无法时刻关注到相关情况就会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所以,基于这些原因我们要对学生管理制度做出完善和创新,让制度的可行性和合理性得到提高。

三、对学生管理制度完善和创新的重要性

(一)体现学校以学生为本的追求

我国的学生管理制度一般来说大都不太重视学生的心理情况,存在一些弊端。学生在学校犯下一些错误时,老师不能首先批评指责,重要的是了解到整个事情的经过,要换位思考,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当时为什么会犯下这样的错误,然后再根据错误的严重程度做出一些相应的处罚。但实际上,能做到这样的老师实在少之又少,一般都是直接对学生进行问责,这样极大程度上打击了学生的自尊心,有些学生还会认为被针对,觉得老师并不是在解决问题,甚至造成不配合老师的现象,反而违反了学生管理制度的初心。所以,对现有的学生管理制度进行完善和创新就是要以学生为本,保护好学生的自尊心,这样才能确保学生管理制度的顺利进行。

(二)体现学校管理透明化、规范化的要求

学校的职责不仅仅包括传授知识,让学生更加适应在社会上的生活;还应该重在育人,让学生形成良好的价值观,并对自己有一定的自我管理能力。学校作为学生们生活的一个集体,其中管理制度的设置就十分关键。对于学校的规章制度,每个人都要遵循,在学生犯一些错误的时候,教育者要做到一视同仁,不能因学习成绩或其他外界因素而搞特殊化对待。同时,学校的管理者和教师应该先规范自己的行为,不去触犯学校的规章制度,这样才能为学生做出榜样,只有素质较高的管理者才能够在学校的管理体系中任职,确保学校管理的透明化。传统的规章制度让一些学生受到区别对待从而产生逆反心理,对学校有抵触情绪,所以我们要尽快对学生管理制度进行完善和创新,让学校的管理更加透明化、规范化,适应学生的发展需求。

四、对学生管理制度的完善和创新

(一)从我国国情出发,完善管理制度

从我国的历史角度进行分析,管理制度的制定受到了儒家思想的影响,但是优秀的文化却只停留在了道德上面,而实践上却很少涉及,这就埋下了当前学生管理制度不适合学校的隐患。所以,在管理制度时要重视实践的价值并在其中体现出来,同样在学生的学习生活中也要更加重视实践,跳出传统学术观念的思维,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二)渗透尊师重道的思想

现在是一个信息化的时代,学生们接触到的信息纷繁复杂,而学生又未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就会受到一些不良信息的影响,从而对教师有不尊重的现象。所以,在学校的日常教育中应该逐渐渗透尊师重道的思想,让学生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逐渐形成正确的价值观,这样才能意识到学生管理制度的必要性并遵循它。

(三)建立科学的管理制度,改变现有管理模式

科学的管理制度能形成良好的秩序,规范学生的行为,激励学生全方面发展,但是现有的不合理制度却成了制约学生发展的桎梏。就是说,学生管理制度的出发点不是以管理、约束学生为主,而是通过逐步引导,让学生学会如何尊重。所以要正确改变现有的模式,尽早实施院系二级管理的模式方法,由原本单一、封闭的模式转变为让学校的各个院系和部门进行自主管理的模式。这时,院系和部门就能根据学生的不同需求和特点进行调整管理方法。同时还要有定期的考评工作,在各个院系的部门间进行每月或每周评比,充分激发学生们的积极性。对学校的管理部门应该梳理好其中的关系,对每个人的工作进行明确分工,从而能够保证大家在学生管理这一问题上形成一股合力,才能应对好在管理中出现的一些问题。要做好在学生工作机构的人员建设,增强他们的组织协调能力,理清各个部门的职责,把责任下分,保证责任到人,这样能最大程度上保证管理制度的顺利进行。其次,要做到适时地分放权利,让学生们参与到维护管理制度中,利用好基层的力量。最后,要与每个学生的学分相结合,从而使教师对于年级的分级管理进行重视,进而实现以 小班为单位,自主遵守管理制度的现象。

(四)要形成专业的管理教师队伍

我们要重视提高管理人员的素质,积极加强相关人员的培养。首先,要合理分配学生工作队伍的人员,既要做到专兼结合,又要新老搭伴还要注意不同层次间的组合。专兼结合要求学校按照自身院系的情况对专职和兼职人员做出一定比例上的调整,以专职人员为主要构成,兼职人员辅助其开展相应工作。所说的新老搭配就是注意在队伍中年龄的构成,要确保老中青有一个合适的比例,这样能够使青年工作者向有经验的人员进行学习,也能使中年工作者为以后接替老年工作组的工作打好基础。同时在不同年龄段的思想不同可以为学生管理工作做到全方面的进行,更加满要足学生们的需求。而在层次上的不同组合主要是指学历和知识结构的组合,多样化的知识结构能应对不同情况下出现的问题。其次,不管学历如何,要确保学生管理队伍人员的素质水平,只有高素质的学生管理制度队伍才能保证学生管理的有序和顺利进行。要聘请专业的相关技能培养人才对他们进行定期培养提高,完善其业务水平,逐步形成一个完整的制度体系,在学校和学生工作队伍的共同努力下,一定会让学生管理制度更加适合学生的发展。

(五)构建更加轻松的校园氛围

学生管理的方向之一应该是使校园环境更加轻松和谐,这样能影响学生们日常的行为方式,有利于学生管理制度的顺利实施。可以把校园文化作为切入点,让它慢慢影响学生的意识。可以通过在校园设立宣传墙,在其中表扬各个年级评选出来的遵守纪律的学生榜样;还可以在班上的黑板报进行宣传,分成不同的专栏,可以有学习板块、榜样板块、轻松板块等,让学生的学习氛围更加轻松,增强班级的凝聚力,这样为学生管理制度的推行奠定基础,构建出更加和谐的校园。同时,还要让家长参与其中,全面了解学生的诉求,把每个人的责任都落实下来,相信能让校园文化更加丰富,校园氛围更加和谐,这样才能制定更加合理的学生管理制度,使它得到相应的创新与发展。

五、结语

学校的管理制度影响着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但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原有的一套管理学生的制度模式已经不再适合,需要寻求更加完善的管理制度。管理制度的创新和完善与学校的联系十分紧密,学校的管理者和相关教师应该做好前期调研工作,对学生的诉求进行总结和整理,找出需要改进的地方并进行完善和创新,以便能够为以后开展相应的管理工作做出调整。同时还要体现出学校以学生为本的追求、建立科学的管理制度,改变现有管理模式、提高相应管理人员的素构建更加轻松的校园氛围。相信在学校、教师、学生和家长的共同努力下,会制定出一套更加适合学生学习发展的方针政策。

猜你喜欢
管理制度学校管理
枣前期管理再好,后期管不好,前功尽弃
制度与规范:近现代设计管理制度研究
浅析新时期企事业单位管理制度建设
基层农技推广管理制度对农技员技术推广行为的影响分析及完善措施研究
学校推介
采用C—NCAP 2006年版管理规则
资金管理制度的创新研究
“这下管理创新了!等7则
管理的另一半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