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全育人背景下加强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路径探析

2021-11-12 18:40山东交通学院航空学院
长江丛刊 2021年6期
关键词:爱国主义育人大学生

■崔 路/山东交通学院航空学院

爱国主义教育指的是对社会成员进行的热爱祖国、并为之奋斗终生的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属于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笔者在本文中所谈到的爱国主义教育,特指在三全育人背景下,大学生群体如何加强爱国主义教育。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谈到了爱国主义教育的问题,曾指出“爱国,是人世间最深层、最持久的情感,是一个人立德之源、立功之本。”由此可见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性。爱国主义是中国革命、改革、建设时期的强大精神动力,改革以来,尤其是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经济、政治、文化、生态等方面都取得了重大的成就,中国的国际地位也日益提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日益现实出生机与活力,这些成就的取得,在很大程度上爱国主义教育的开展密不可分。

一、深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意义

对于当今大学生而言,爱国主义教育尤为重要,从历史的角度来考量,没有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全体中华儿女坚定的爱国心,中国革命无法取得胜利;从现实角度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入新时期,中华民族正朝着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目标前进,需要一代又一代的后继者们的不懈努力,当代大学生作为国家未来的建设者,担负着民族复兴的伟大使命,更需要爱国主义教育的深入开展。

深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作为育民族心、筑民族魂的伟大工程,可以为承担民族复兴大任的继任者们筑牢精神根基;为大学生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提供正确的方向指引,使大学生在为人处世过程中才会表现出正确的行为取向;从大学生的成长成才来看,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可以为大学生提供价值观上的引导,正确认识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辩证关系,激励大学生自觉将个人理想与国家前途命运结合起来,推动他们努力成为为国家发展贡献力量的时代新人。

二、加强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路径

“三全育人”强调“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三全育人”角度下加强爱国主义教育,需要从理论层面、价值层面、实践层面等多方面进行思考,因此,加强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需要侧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明晰爱国主义教育的价值力量

首先,对个人而言,大学生是国家未来的建设者,担负着民族复兴大任的使命,加强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有利于坚定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有利于大学生在崇高理想信念的指引下,正确处理国家、集体、个人之间的关系,成为一个具有强烈公民意识的个体。其次,对社会而言,爱国主义教育也是维护国家社会环境安定、和谐的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构筑大学生强烈的爱国主义,有助于大学生形成亲社会意识、做出亲社会行为,使得整个社会朝着和谐的方向发展。第三,对国家而言,当今中国进入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新时期,如何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也是我们面临的一大课题,这一课题的关键在于“人”,充分调动一代代建设者们的主观能动性,我们的国家才会建设的更好,从这个角度说,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尤为重要。

(二)构建爱国主义教育的话语阵地

爱国主义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大学生整体的思想政治教育起到了思想引领的作用,在“三全育人”背景下,爱国主义教育就不仅仅是思政课教师、辅导员的职责了,而应该是学校各级各类人员的共同责任。党政部门除高度重视爱国主义教育之外,还要在相应的会议中将爱国主义教育作为专题提出,并就如何共同做好爱国主义细化出具体的措施。这样能让学校其他部门跟向仿效,形成一种良性发展趋势;党团组织要通过多样化的活动,例如,知识竞赛、演讲等形式,进一步强化大学生的爱国主义,而且多样化的教育活动可以根据不同的年级设置不同的主题,以更好的适应大学生的日常生活。

辅导员与大学生接触较多,也是学生们比较信赖的“教师朋友”,因此,辅导员在进行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时,要时时事事贯穿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做到爱国主义教育常态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主阵地,也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课程,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思政课教师要充分运用自己的课堂,采用灵活的、生活化的表达方式,将有关于爱国主义的生鲜活的案例,融入课堂教学中,做到言之有用。

除此之外,专业课教师亦应该发挥应有的作用,认识到专业课教学与爱国主义教育之间的关系,响应国家关于课程思政建设的号召,在相关的专业课教学内容中融入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做好专业课与思政课的有效对接,使得培养的学生不仅有专业技术,更有强烈的家国情怀。

(三)发挥家庭、学校、社会的合力作用

“三全育人”背景下,除了在学校内部,发挥党政部门、党团组织、辅导员、思政课教师的合力、同向作用之外,还要“跳出”学校之外,将“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范围往外扩展,在更大的范围内寻求支撑点。因此,除学校之外,还要发挥家庭、社会的力量,这样就做到了在学生成长的全过程中贯穿爱国主义教育。就家庭而言,“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对孩子以后的成长有着不可替代的教育作用,因此,父母应该身体力行,向孩子传输正确的价值观念,给孩子传输“家国一体”、“家国天下”等思想观念,让孩子在家庭生活中接受正能量的熏陶,让孩子感受到“个人梦”、“家庭梦”,与我们所要追求的“中国梦”在本质上是一致的,让家庭教育真正起到促进个体社会化的功能。就社会而言,社会氛围的良莠直接影响着大学生爱国主义价值观的形成,试想,如果整个社会都充斥着一种“自私自利”的风气,何谈爱国主义?因此,从社会角度,一是要注重构建有利于加强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平台”,克服“爱国主义教育只是学校的事”的错误观念,二是要加大宣传的力度,这里所讲的“宣传”,不仅仅是宣传榜样、理论,更重要的是宣传社会大众都认可的,同家庭、学校爱国主义教育相一致的“文化氛围”,从无到有,从小到大,逐渐形成这种氛围,给大学生爱国主义的形成以一种无形的影响。

(四)发挥新时代全媒体的正面影响力

当今社会已经进入了全媒体时代,微薄、微薄、抖音等新兴媒体已经成为大学生日常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他们的日常生活也无时无刻不受到新媒体的影响。很多社会事件都能够通过各种媒体途径传到大学生耳中,可以说,在很大程度上,全媒体时代的到来拓宽了大学生接受信息的渠道,但是,更为值得我们关注的是,大学生在多渠道获得有价值信息的同时,也被很多负面信息所干扰,这负面信息所产生的影响有时候甚至大于有用信息的价值。因此,如果媒体不能发挥正确的舆论导向作用,就会给原本处于象牙塔中的大学生造成不良的影响,

因此,在大学生群体中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就要认真分析全媒体时代各种网络媒体的特点,更多的发挥网络大众媒介的正面引导力量,像央视网、新华网等都是极具正能量的网络传播平台。而具体到在校园中,笔者认为,应该建立相应的网站或者平台,集中宣传关于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让大学生明确都包括什么,这一过程要循环往复的进行,不断强化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意识,在无形中,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就会融入大学生的头脑中。宣传内容只是第一步,更为重要的是如何将学到的内容转化为行动,因此,笔者认为,还应该充分发挥榜样的力量。树立优秀榜样就能从另一个侧面发挥各种媒体的正面影响,激发大学生的荣辱感,不断将爱国主义的理念内化。一方面要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形式搜集优秀的榜样,包括资料的介绍和视频内容,充分发挥榜样力量的影响;另一方面,应该利用媒体力量积极做好榜样的宣传工作,扩大榜样力量的辐射面。

三、结语

“三全育人”背景下,加强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是一项系统的、长期的艰巨任务,需要从多角度思考,从多角度入手,需要从认识上提高,价值上引领,理论上增强,方法上创新。

猜你喜欢
爱国主义育人大学生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第十六届大学生年度人物
探索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下的教学之路
爱国主义教育70年
普通高中文化育人的思考与实践
大学生就业趋势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党中央给大学生留下啥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