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播音主持专业的教学方法核心思路

2021-11-13 01:46
散文百家 2021年2期
关键词:专业课教学效果教学方法

宫 晨

河南艺术职业学院

一、播音主持专业教学方法存在的问题

1.教学理念趋于单一。

播音主持专业时代特征较强,当前一些设置播音主持专业的院校,在人才的培养方向上过于单一,导致教育内涵不深,因此在人才的培养中,很难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究其原因,首先,教学理念相对单一,就限制了学生的思维,以及思维指导下的学习主观能动性,这些都没有达到多元化拓展的效果,无形中也限制了学生的进步,导致工作专业性不强;其次,教学理念不够多元化,也无法保证学生的专业素质,导致学生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无法保持自身较强竞争力。

2.师资力量不足。

一些院校在播音主持专业上,未能保证足够的师资力量投入,这对于该专业的长远发展,同样会带来不利影响。尤其是在互联网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媒体也相应受到了冲击,迎来了一场前所未有的变革,这对于相关从业者,一样会带来较大挑战,在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上,一定要与时俱进,有所革新。但是一些教师固守传统教学理念,以及教学方法,导致未能及时跟上时代步伐,未能让学生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这种墨守成规的做法,同样制约了播音主持专业教学效果。除此之外,一些院校的师资团队中,教师并未在待遇和院校支持方面得到最大鼓励,这就成了教师离职的一大诱因。而播音主持专业的学生群体不在少数,教师团队人数不足,很容易无法达到应有的教学效果。

3.教学方法不够直观。

播音主持是一门实践大于理论的课程,因此在授课环节,往往会有较多教师向学生示范的场景。但是有时教学方法直观性不强,导致教师往往词不达意,学生听得云里雾里,最终和教师讲授的练习要点南辕北辙。以发声基础课程为例,由于软腭、两肋、膈肌都在人体内,却又都是影响发声质量的重要器官,学生初学很难通过上述器官掌握发声技巧,进而难以对自身口腔和呼吸状态,产生正确判断,以至于往往勤加练习,却还是难以掌握要领。同样的教学困境,在一些教学教材内容上,也同样有所体现。同样一句关于发生状态的描述,每个学生都可能产生完全不同的理解,从而产生和教师相去甚远的发声方式。举例来说,关于胸腹联合式呼吸法,教材的要求是,通过口鼻吸入气流,向两侧扩张两肋,使腰带紧绷,增强小腹控制感。呼气环节维持腹肌收缩感,防止两肋和膈肌向内侧回弹,在气流缓慢呼出的同时,使小腹逐渐呈放松状态,但是仍然要保持对小腹的控制。在控制状态下,令两肋与膈肌逐步趋于自然。这种描述看似精准,但是很难让学生深刻掌握,学生不会明白如何控制小腹,如何边呼气,边维持腹肌收缩,从而难以达到应有的教学效果。

二、播音主持专业教学方法创新对策

1.重视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依照社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播音主持专业应当加强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从而最大程度达到教学效果。首先,教学工作者应当明确播音主持专业要求的实践能力,在学生理论课学习的同时,积极拓宽实践渠道,供学生见世面,开眼界,实现自身实践能力的提升。需要注意的是,尽管校园可以成为实践场所,但是校园无法和社会等量齐观,存在一定保护性和局限性,还是需要适当突破的。教师和学生都应当明确,只有在社会范围内加以锤炼,才能提高自身竞争水平;另外,播音主持专业就业方向较多,因此为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规划道路十分重要,针对学生的培养,不能为了学而学,而是应当加强职业定位的针对性,使学生建立更加明确的学习目标,对不同阶段的学习,形成科学的指导作用。

2.强化对播音主持专业教育的投入。

播音主持专业教育投入不足,也是一部分该专业学生竞争力不强的重要原因,无法取得相应产出也就不足为奇了。基于此,未来播音主持专业教学方向,应当强化教育投入,借助硬件和软件的力量,保证教学后备力量的充沛。以播音主持专业的实践要求为例,一定要有充斥性能较好的录播、视听、播控设备,以及专业程度较高的演播场地,才能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近距离感受播音主持从业者的日常,进而提高学习兴趣,保证教学效果达到要求。

3.创新教学模式。

播音主持专业在人才培养问题上,可以走教学媒体化的路。教学媒体化的实质就是,用媒体工作环境要求,最大程度创设教学环境,在学校内搭建直播间、演播室等教学场地,使学生能够在实践中学习知识,也在实践中巩固知识。如果院校并不具备建设实践基地的经济实力,也可以选择和社会各界媒体对接,建立合作关系,通过媒体进校园的形式,为学生提供到市内广播电台参观实习的机会,从而充分利用当地社会资源,提高学生的参与度,激发学习兴趣。与此同时,也在教学模式上锐意革新,成为播音主持专业教学模式的重要参考方向。

4.提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

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尽管他们接收一样的知识和实践机会,但是仍然可能表现出不同优势。基于此,播音主持专业教学环节,教师同样应当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提高教育的个性化程度。举例来说,有的学生可能面对镜头滔滔不绝,有的学生可能具备掌控现场节奏的能力,有的学生可能音色、声线相对特别,有的学生可能亲和力较强,作为教师,一定要明确学生的优势所在,通过针对性教学,对学生的天赋和优势进行挖掘,从而灵活调整教学模式,实现复合人才的培养。

5.丰富专业课内容。

传统专业课教学中,教师往往免不了以理论教学为主,更重视让学生打下理论功底。但是效果往往适得其反,究其原因,无非是理论过于枯燥,相当于直接将这门课的难度摆在学生面前,容易劝退很多对播音主持专业不甚了解的学生,打击他们的学习兴趣。基于此,专业课教学内容的丰富,也是教学方法创新的重中之重。教师可以让学生自由练习,或者亲身示范,达到对学生的激励效果,从对学生进行理论传授,转变为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以即兴口语为例,作为播音主持专业的必修课,往往需要学生具备较强反应能力,在最短时间内迅速组织语言,因此,教师可以在课堂上随时让学生针对某件事,说出自己的看法,并相互之间进行评价,达到锻炼学生即兴口语的目的,使课堂更具趣味,摆脱学生认为专业课枯燥无味的印象。

6.拓展学生开放性思维。

播音主持应当思维敏捷,面对各种情况都能准确陈述自己的观点,掌控节目播出流程。由于节目播出时很容易遭遇各种突发事件,如果只会墨守成规,不知变通,很容易酿成直播事故。因此,播音主持专业教学,同样需要重视学生开放性思维的培养,通过解决各种难题,锻炼学生的即兴反应能力,提高学生和观众、听众的互动水平,从而使学生各方面能力更为全面。

播音主持专业应重视教学相关资源的投入,丰富专业课内容,实现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并拓展学生开拓性思维,进而提高学生竞争力,为社会储备更多专业性人才。

猜你喜欢
专业课教学效果教学方法
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方法初探
“导入课”在高校专业课实施“课程思政”的实践与思考
教学方法与知识类型的适宜
服务学习在高职社会工作专业课内实践教学中的探索
研究生专业课学分制教学改革探讨
提高病理学教学效果的几点体会
关于大学专业课排座位的思考
加强焊接教学质量提高焊接教学效果的探讨
抓好课的结束部分 深化体育教学效果
我的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