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对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启示

2021-11-13 01:46周小飞
散文百家 2021年2期
关键词:义利观论语辅导员

周小飞

哈尔滨理工大学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道德理念和规范。高校辅导员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线人员需要提升自己的人文素质、理论水平和专业知识。作为儒家文化的经典著作《论语》中体现的重要思想对高校辅导员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着积极的作用。

一、《论语》对提升辅导员自身修养起指导作用

1.君子不器。

子曰:“君子不器”(《论语·为政》)。现代社会科技日益发达,分工日益细密,掌握专门技艺也就是把自己打造成为某一种器。高校辅导员应具备宽广的知识储备,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哲学、政治学、教育学、社会学、心理学、管理学、伦理学、法学等学科的基本原理和基础知识,不能把自己禁锢在某一专业某一知识领域的框架内。

2.志于道。

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论语·述而》)。高校辅导员选择辅导员作为自己的职业,立志成为大学生人生智慧和健全人格的导师。只有如此,在日常的工作中才能找到指引方向,不是仅仅局限于日常的事务性管理工作,而在更大的精神层面找到自己的人生追求。

3.政者正也。

子曰:“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论语·颜渊》)。辅导员具有管理者的身份,正人先正己,必须要做到以身作则,言出必行。只有如此才能获得学生的支持与信任。辅导员自身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学生做好榜样与示范的作用。

二、《论语》对大学生思想道德起教育作用

1.世界观人生观教育。

《论语》中的“信”对培养大学生的诚信观有着重要作用。目前高校大学生诚信缺失的现象屡屡出现。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方面运用多种手段编造家庭经济困难情况,评选助学金时利用老师和同学的同情心得到助学金;在日常上课和出勤方面,通过生病、家人生病等不实理由和辅导员请假缺课旷课。对大学生的诚信教育是高校辅导员刻不容缓的一项工作。辅导员可以通过《论语》中深入浅出故事加强对大学生的诚信教育,减少上述诚信缺失的现象的出现。

《论语》中的义利观对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义利观也发挥着作用。有些大学生在平时生活中出现拜金主义倾向,把自己穿名牌用名牌作为自己身份的标志,而自己的行为是否符合道德标准却全不在考虑范围。作为辅导员要让学生懂得正确的义利观,以义作为自己的价值取向。

2.立身处世之道。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论语·宪问》)。对于大学生来说,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修炼自己的内功尤为重要。在机会没有来到的时候,增强自己的专业能力,提高自己的通识能力。目前的大学生把挂科作为大学学习中正常的现象,在平时的学习中没有做到预习和复习,上课的时候不专心听讲,专心成为低头族,期末考试的时候只能突击复习。平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临时抱佛脚这种生活态度虽然有一定的效果,但采取这种生活态度的学生得到多是教训而不是成功。辅导员在工作中应通过多种形式对学生的这种生活态度进行引导。

3.学习态度。

子曰:“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论语·宪问》)。作为大学生应该明白,学习是自己个人的事情,不是为了父母或老师而学,通过学习提高自己的能力,加强自身的修养,修正自己不恰当的行为,只有如此,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大学生,真正做到少年强则国强。辅导员在深入宿舍和听课过程中,应积极关注学习成绩差的学生,将这种正确思想传递给学生。

三、《论语》为辅导员教育管理学生提供了方法

1.因材施教。

子曰:“柴也愚,参也鲁,师也辟,由也喭。”(《论语·先进》)。孔子有教无类,众多学生年龄不一样、智商不一样、程度不一样,而孔子的教学内容又以做人为第一,文化为第二,他的教学方式是因人施教,随机点化。辅导员等对学生的教育也应如此。每个大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兴趣不同,能力不同。辅导员应根据学生自身的特点选择适合的教育方法,不以学习成绩对学生进行评价。

2.有教无类。

子曰:“有教无类。”(《论语·卫灵公》)。按照国家要求,辅导员与学生的配备比例是1:200。面对形形色色的学生,辅导员不应给学生分类,应对每个学生都平等对待,给予同样的关心和关怀。

儒家文化融于辅导员的思想政治教育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论语》中包含着很多的教育内容值得辅导员深入学习,只有将这些精华思想付诸实践,才能真正达到学以致用发的效果,真正做到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结合,提高辅导员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能力。

猜你喜欢
义利观论语辅导员
天天背《论语》,你知道它是怎么来的吗?
如何读懂《论语》?
1+1我们这样学队章:我们的辅导员
Palabras claves de China
孔子义利观内涵探析——以《论语》为中心
好辅导员这样炼成
义利观教育:党员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的重要环节
《论语·为政第二》
孔子义利观的现代文化传播意义 张人之
半部《论语》治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