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策略

2021-11-13 01:46何建山
散文百家 2021年2期
关键词:小学生情境语文

何建山

河北省永清县龙虎庄乡中心校

课堂是开展语文教学活动的主阵地,如何“向40 分钟要质量”一直都是教育工作者关注的问题。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真正有效的语文教育绝非是一味地灌输知识,更要关注学生“怎样学”、“学什么”、“掌握多少”、“能否运用”,培养兴趣、养成习惯、形成方法。构建高效课堂实质上倡导回归教育的本质,关注学生的终身发展,既要“能学习”,也要“会学习”,更要“爱学习”,发挥小学生的参与性、主动性与创造性,这才是高效课堂的必备条件。

一、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意义

在小学生学龄起步阶段,语文作为重点教育学科,对学生今后的人生观、价值观均会产生巨大影响。但实际教学过程中,语文更偏向于感性,内容相对晦涩难以理解,对小学生而言学习起来也较为困难,所以导致小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不够高。而构建高效的语文学习课堂,能够从根本上改善小学生语文学习现状,使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学习内容,更快地掌握所学到的知识。在构建高效语文课堂过程中,教师必须找准教学方向,不断提高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二、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策略

1.转变教学观念,跟上时代步伐。

随着时代的发展进步,教学理念和教学思想也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它需要和时代的要求相契合,反映时代的发展变化。新课改对小学语文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小学语文教师要摒弃传统落后的教学观念,不断学习和接受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小学语文教师应该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小学语文教学课堂要教给学生的不仅仅是复杂的语文知识和语文理论,更应该教给学生做人的道理和为人处世的方法。改变以往以考试为中心的教育模式,实施小学语文素质教育,不能只以分数来评判学生的好坏,还要看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和能力。

2.善于创设情境,促进学生进入状态。

小学生以感性思维为主要,通过创设具体的教学情境而营造学习氛围,有利于学生情感因素和认知因素协调发挥作用,从而促使其更好地进入学习状态,并获得比平时更深刻的学习体验和感悟。就小学语文而言,教学情境的创设实际上是一个兼具深度和广度的教学课题,概括地说,从形式上大体可分为语言描述情境、多媒体画面情境、演示体验情境等主要形式,内容上则需要结合课文的具体特点,以能够引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情感为基本指向。举例言之,在学习《惠崇春江晚景》一诗时,可以借助多媒体播放春季江水景色,并配以优美欢快、活泼动人的符合诗歌意境的音乐,让学生从直观画面中感受诗歌中传达出的春江晚景氛围,这无疑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把握诗歌的意境和主旨,这就是一种利用多媒体创设直观画面情境的简单运用。再如,《司马光》这篇短小精悍的文言文,全文数十字,就那么短短几句话,学生在学习时又往往只顾着理解意思,因此不大能投入到文中情境中去,因此也就缺乏兴趣,积极性不高。针对这种情况,可以让学生扮演司马光和落入水缸的小孩,甚至也让学生扮演拟人化的水缸和石头,让大家现场演示当时的情境,这种类似于现场小品的表演就属于演示体验情境,这对于活跃课堂气氛,以及促进学生对课文故事的理解都是很有帮助的,而且也可以使学生更深刻地体会司马光的机智。

3.运用恰当的评价方式是构建高效课堂的必要手段。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对学生的日常表现,应以鼓励、表扬等积极的评价为主,采用的激励性的评语,尽量从正面加以引导。所以教师在课堂上要积极鼓励学生发言,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发现问题,思考问题。促进学生更好地学习是语文课程评价的根本目的。恰当的课堂评价可以激发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兴趣,有效提高课堂效率,促进学生发展。例如,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常常采用的鼓励性评语:“你一定能读得好”、“你再来一次,你真棒”等。又如,我在指导学生的朗读课文时,学生经常有添字、丢字的现象,有的学生在下面纠正或小声议论,使得这位学生很不好意思。我马上对其他学生用眼神或手势予以制止,并对那位同学说不要紧,以后细心点就行了;当学生读对时,我就说你真了不起。老师鼓励性、欣赏性的评价语不但会使学生感到一种满足,还激发了他们的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三、结束语

构建高效课堂是新课程改革的客观要求,也是一门深奥而又充满艺术感的学问。一节语文课,可能受到老师、学生、教材以及课堂环境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为了实现从“师本教育”向“学本教育”的过渡,推动从“有效课堂”向“高效课堂”的发展,小学语文教师要把握课标、研读教材、认真备课,以理论指导实践,以实践促进效率。

猜你喜欢
小学生情境语文
不同情境中的水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
护患情境会话
特定情境,感人至深
我是小学生
语文知识连连看
语文妙脆角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