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个性化识字教学的策略分析

2021-11-13 01:46胡牡花
散文百家 2021年2期
关键词:讲授生字识字

胡牡花

江西省上饶市鄱阳县第三中学

语文是小学阶段的一门重要课程,语文学习有利于学生的语言能力发展和提高,为学生后续的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识字是语文学习的重要基础与能力,学生识字量的多少直接决定了学生的后续学习的发展,因此在进行语文识字教学的过程中,不仅要体现汉字的工具性,同时还应该通过个性化的识字教学提高学生的识字兴趣,促进学生的识字能力。本文就如何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开展语文识字教学提出了一些看法和建议。

一、小学语文个性化识字的价值和意义

1.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个性化识字教学活动的开展使识字教学变得更加有效,为学生构建了良好的学习氛围,提高了识字教学的有效性。

2.有利于学生对重难点生字的掌握。个性化识字教学给学生带来更加新颖、有效的识字体验,实现了对重难点生字的突破,促进了识字教学质量的提高。

二、小学语文个性化识字的策略分析

1.注重课堂导入,引导有效学习。在进行识字教学的过程中,合理有效的教学设计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为识字教学奠定了基础。不难看出,在语文识字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兴趣的有效激发,显著提高了识字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学生在主动学习中获得好的体验,提高了其生字识读能力。因此,教师在识字教学过程中应该重视导入环节的积极作用。例如,教师在进行识字教学的过程中,就可以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如可以引导学生进行猜字谜的活动,如“一半是火,一半是水”的答案是“秋天”的“秋”,而“山外有山”的答案是“出”等。通过这样寓教于乐的教学方式,学生就能够在生动形象的感官认识中,快速掌握相关的生字并牢牢的记住。同时教师还可以利用,如四季的变化在学习“冬天”的“冬”字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想象“冬天雪花飞舞的样子,将冬字的两点想象成漫天飞舞的雪花”这样学生就能够快速的记忆和理解这个生字。由此可见,适当的教学游戏提高了识字学习的兴趣。

2.注重课堂情境,激发学习兴趣。传统的小学识字教学无法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我们在进行实际教学的过程中,应该重视个性化识字教学的开展,通过个性化式教学有针对性的面向所有层次的学生,使学生都能够在识字教学中有所收获并获得感受。进而提高学生的识字学习兴趣与积极性,而合理设置识字游戏能够有效降低识字教学的难度,促进学生的语文识字学习。同时通过培养学生的观察与思维能力,能够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例如,的教师在向学生讲授,“千”和“干”、“士”和“土”、“技”和“枝”、“晴”和“睛”这一类汉字时,教师切不可以急于向学生讲授相关生字的字形和组词。而应该通过对比的方式,让学生在观察的过程中掌握这些生字的细微差别。例如,“晴”和“睛”这两个汉字,由于他们的结构相同,学生在实际的书写过程中极易混淆和写错,通过分析发现,他们一个是“日”字旁,一个是“目”字旁,这时学生教师就可以借助“晴朗的天气”向学生讲授“晴”字的意义,可以借助通过向学生讲授“眼睛”的作用,来向使学生明白“睛”字意义。不难看出,在进行识字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不仅要重视理论知识的讲授,还应该从细微出发培养学生的观察与思维能力,使学生通过观察与思考掌握生字。

3.注重教学活动的有效设计。在进行小学识字教学的过程中,还应该重视课堂结构的优化,注重学习中的合作与交流,通过合作与交流实现学生之间的相互借鉴、相互提高,进一步激发学生进行识字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而以信息技术为基础进行课堂结构的优化,进一步促进了学生的识字学习,实现了学生间的有效交流,进而通过交流与合作,引导学生强化对生字细节的研究,深挖出生字的含义并在循序渐进中提高学生的识字水平。例如,在向学生讲授“休”这个汉字时,教师可以在课前利用多媒体向学生播放一个动画短片:一个在森林中行走的人,他走着走感觉自己十分的疲惫就依靠在一颗大树下睡着了”。通过这个短片就可以将“休”字直观生动的呈现在学生面前,学生通过与动画视频中的情景对比就会发现,原来“休”字就是一个人依靠在一个树上,使其明白一个“人”和一个“木”组成了“休”字。不难看出,通过这样的方式加深学生对生字的理解,激发了学生对汉字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促进了识字教学的有效开展。

三、结束语

在进行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的过程中,不仅要重视理论知识的传授,同时还应该结合学生的实际特点与能力,积极开展个性化的识字教学,进而通过个性化的识字教学,使学生在进行识字的过程中,进一步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逐步提高学生的识字学习兴趣与能力,以学生后续的语文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为语文识字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创造条件。

猜你喜欢
讲授生字识字
读儿歌识生字
生字辨识大闯关
识字
复习生字字形的方法
识字儿歌
我学习和讲授世界民族音乐课程的经验和体会
思政课教学中如何做到讲授“活”?
识字谜语
生字变身
注重有效讲授 打造高效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