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技并修、工学结合”育人机制下语文课程改革的探索

2021-11-13 01:46柳佳利姜姝平李玉玉崔永丽
散文百家 2021年2期
关键词:工学语文课程立德

刘 纪 柳佳利 姜姝平 李玉玉 崔永丽

黑龙江农垦科技职业学院

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构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的大中小幼一体化德育体系,注重培养学生终身学习发展、创新性思维、适应时代要求的关键能力,统筹推进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保障机制改革,使各级各类教育更加符合教育规律、更加符合人才成长规律,更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着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1]

“德技并修”,指受教育者在工作和学习中所融入的“意念、德性、技艺”等身心要素的融合状态,与大国工匠“精于工、匠于心、品于行、化于文”的内涵一致。育德、修技是高职院校提高学生自主就业与创业的两大“法宝”,强调的是职业道德、职业精神和职业技能为一体。

“工学结合”强调“做中学”、“学中做”,是将学习和工作结合在一起的教学模式。工作是知识应用的天地;学习是获取知识的场所。高职教育要深化产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提升职业院校技术技能人培养的长效供应。

把“德技并修”与“工学结合”两者统一起来,开展语文课程改革的课题研究是新形势下高职院校语文教学改革的需要,同时也是提升学生全方位发展最主要的途径,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发展奠定夯实基础。

一、将“立德树人”作为高职语文课程的首要任务

立德树人现已成为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首要要务,高等职业院校应切实负起责任,努力培养出德技并修、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首先,坚持“立德树人”就要加强语文课程的整体改革,全面把握“立德树人”这个总目标,构建和完善以“德育”为先的体制,制定出切实可行的人才培养目标、实施方案、协调机制。进一步加强内部管理体制,促进育人过程中各个环节的融合,确保在做好语言文字的锻炼和文学素养提升的同时,也要做好思想政治、职业道德的培育。其次,坚持“立德树人”就是要突出语文课程人才培养方案的全面性,在育人中以德育为先,强化价值引领,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主流价值。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应遵循德育教育教学规律,针对新时期高职大学生的思想特点,提升语文课堂中德育教育的亲和力、感染力,贴近学生生活、贴近社会现实,创新教学方式、提升教学手段,让学生切实感受到思想的升华、人格的洗礼。

二、将“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作为高职语文课程改革的根本模式

随着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与拓展,“工学结合”教学模式已经成为高等职业教育的根本教学模式,其核心为通过学习与实践相结合,通过学校与用人单位的共同协作,学生在校学习的基本技能和职业技能与实习以及毕业后进去企业需要用到的职业能力实现无缝衔接,为正式上岗奠定良好的基础。所以职业院校应不断大力打造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带来的优势,善于发挥学校、用人单位的主体性,不断激发学生的能动性,全方面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和职业能力。

“工学结合”教学模式下,学校和用人单位作为学生教育的主导,是学生获得职业能力的实施者,必须要确立好语文课程人才培养的方案和目标,发挥各自优势合作育人,通过建设高素质的校内外职业教育队伍,使学生在德育教育和技能教育上得到充分的结合,学生作为职业教育的客体,要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提升自身综合职业能力,加强自身思想道德修养,提升个人社会竞争能力。

高职语文课程改革要从“德技并修、工学结合”育人机制的根本要求出发,突岀职业能力培养,高职语文课程要确立“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首先要以立德树人为前提,着力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职业技能和工匠精神。

三、建立科学、合理的语文课程教学考评方案

要培养高素质的职业技能人才,离不开完善、合理的人才培养评价方案,高等语文课程要构建以“德技并修、工学结合”的育人机制,就必须依据对受教育者进行合理化分析与定位,通过吸收和完善科学的发展内涵,完善和优化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构建科学、合理的教学考评方案。首先,要改革语文课程教学考评方案的主体。在传统的教育评价方案中,教师是首要的评价者,其次是实践单位的指导老师,学生总是作为被动的评价对象,这就造成了教学评价主体单一化的问题,因此要建立对教学评价主体多元化的方案,将学校内的教师、社会中的企业、企业中的学生全部纳入评价体系、完善社会评价(学生家长、企业反馈、国家鉴定)、促进全面评价(学生的专业技能、职业素养、自我管理能力、团队合作能力),通过多角度、多层面的评价信息,构建知行合一的考评体系。其次要创新语文课程考评方式、延长考评期限。改变以前单一的认知考核,将传统的课程考核方式转变为课程评价与实践评价相结合考评方式,将静态化、片面化的考评方式转变为全面化与动态化的考评方式,实现认知考核与行为考核并举的考评模式。对教学质量的考评,绝对不能只止于学校学习阶段的考评,要以学生成为就业者作为参考和评价,以学生走向社会的适应程度和发展水平做为标准,将考评期限进行适当的延长和拓展。

猜你喜欢
工学语文课程立德
盐工学人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践探索
盐工学人
——沈 妉
盐工学人
——李 琦
华林 修身立德 以道致远
立德树人 德法兼修 探索法硕人才培养路径
大学语文课程的“思化”品质认识
工学
项目教学法在小学语文课程中的应用
“严以修身”先立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