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资料袋”之“物尽其用”

2021-11-13 01:46
散文百家 2021年2期
关键词:知音课文内容课文

岳 琦

长葛市第一小学

在小学统编版语文教材三至六年级语文教科书中,部分课文后面编排了一个不太引人注目的特别板块——“资料袋”,这些资料链接了一些与课文相关的知识。可是,因为教材中“资料袋”编排的次数并不多,只有13 次,占据的篇幅也不多,并且还被编排在课文后面,故纵观在我们实际的教学中,因此常被忽略,大多数教师只是让学生草草地读一读,甚至是将之遗忘,使之成为可有可无的摆设。

如果我们教师带着一双“语文的眼睛”,结合文本深入解读、充分挖掘,我们会惊喜的发现统编版教材“资料袋”这一教材资源的潜在价值与辅助功能。有的资料是作者简介及其主要作品介绍;有的是与课文内容相关的介绍,包括时代背景、文本知识的补充与延伸;还有的是与单元语文要素相关的知识点。这一个个小方框的内容图文并茂,形式多样,它应该被作为语文课文阅读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那么我们应该如何赋“资料袋”于生命,使资料袋之“物尽其用”,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全面发展?

一、“文本补充”,点燃兴趣的热度

课后“资料袋”不少内容是与课文内容密切相关的补充和延伸,并配有精美的图片,为学生的思维提供广阔的空间。例如三年级上册《大青树下的小学》,针对学生对于少数民族相关知识了解并不多这一学情,课堂上,教师便可创造情景,让学生结合课后“资料袋”中所呈现的个别少数民族的人物服饰、佩戴、节日活动的图片进行观察和讨论,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带着积极、探究的心态进行课文的学习,不仅让学生很快地感受到少数民族的风土人情,并且可以帮助学生对课文中“景颇族、阿昌族、德昂族、傣族、鲜艳、绚丽多彩”等重、难点词语的识记和理解。因此,教师巧妙地运用“资料袋”,无痕地将其穿插、渗透于课文的学习中,可以极大地满足学生好奇心,活跃学生的思维,对学生突破课文的重难点也有很好的帮助。

二、“作者生平”,提升思想的高度

部分课后“资料袋”中还有一类种是对课文作者的生卒年及著作进行的简介。其实,在语文课堂上,学生们往往比较喜欢听老师介绍作者,因为作者的生平经历会把他们带入到一个全新的、未知的世界。语文教师要抓住学生好奇心,对其进行适当补充,把作家与课文联系起来,可以让学生贴近作者的生活,以此全面把握人物形象和思想主旨。例如,三年级下册《蜜蜂》课后的资料袋,不仅介绍了法布尔是个闻名世界的昆虫学家这一了不起的地位,同时,还另笔着重出示了法布尔曾亲口说过的一句话,“在对某个事物说‘是’以前,我要观察、触摸,而且不是一次,是两三次,甚至没完没了,直到我的疑心在如山的铁证下归顺听从为止”。带领学生认真品读“资料袋”里的这句话,可以切实帮助学生从内心感悟到对科学执着求实、严谨求真的品质和作风。因此,通过“资料袋”来帮助学生认识人物,了解人物的生平,能使学生的学习迈入新的高度。

三、“背景介入”,挖掘理解的深度

《课标》中指出:“由于受时空等众多因素的制约,很多时候学生不能形成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在这种时候,适时地使用背景资料,能很好地帮助学生领悟文本的精髓所在。”六年级上册《伯牙绝弦》课后的“资料袋”,就介绍了伯牙、锤子期二人成为知音,《列子》《吕氏春秋》等古书均有记载,也流传于民间。为让学生感悟这个知音故事的源远流长,情感主旨得以升华,教师可出示课后“资料袋”里二人知音故事在不同时期、不同出处里的文字记载,并相机创造情景、声情并茂地引读:“300 多年后的战国《列子》记载”,“500 多年后,秦朝的《吕氏春秋》呈现知音相遇”,“1000 多年后的唐诗”,如此巧妙地将“资料袋”里的内容梳理成一条知音文化主线,把课文内容还原为一幅幅故事画面和场景,将知音文化演绎得荡气回肠、扣人心弦。因此,背景资料是语文教学中值得运用的资源,教师要有强烈的使用意识,去努力开发,积极利用。

四、“作品推荐”,拓宽阅读的广度

“资料袋”中还有尤为重要的一类是“原著作品推荐”,介绍的是与课文内容相关的“整本书”。四年级下册《母鸡》之后介绍课了老舍的《骆驼祥子》,六年级上册《穷人》之后介绍了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复活》等。在教学中语文教师就可以借助“资料袋”帮助学生实现由课内阅读向课外阅读的过渡,提高学生的阅读量和阅读水平。例如,五年级下册课文《景阳冈》课后的“资料袋”就对课文所选的名著《水浒传》进行了简要介绍,还配有书中五个人物的图片,并标注了其绰号,分别有:及时雨宋江、豹子头林冲、智多星吴用、黑旋风李逵和浪里白条张顺。众所周知,《水浒传》中远远不止这五位好汉,共有一百零八将,并且每一位都有自己的绰号,每个绰号都有特定的来历。因此,教师要充分把握契机,从“资料袋”中这些有趣的绰号开始,再到关注精彩的故事情节,从认识人物,再到感受语言特色,引导学生开展对此名著的后续阅读。无论读完哪本书,教师都可组织学生开展阅读交流会,撰写读后感,话剧表演等丰富多彩的活动,不断丰富学生的语文积累,全面提高语文素养。“资料袋”像是一盏阅读的灯塔,潜移默化地为学生提供了阅读资源,语文教师如果能引领学生不断迈进,便可以为学生打开更为广阔的新天地。

资料袋虽小,却是语文学习不可或缺的教学资源,其作用不可小觑。在教学中我们应充分发挥课后“资料袋”的功能,创新阅读教学活动,精准剖析、定位“资料袋”与课文文本与教学环节的切入点,灵活运用,发挥它应有的作用,使语文教学更加高效和丰富精彩。

猜你喜欢
知音课文内容课文
知音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必修4 Units 1—2课文语法填空
必修4 Unit 5课文语法填空
必修3 Units 3—4课文语法填空
必修4 Units 3—4课文语法填空
背课文的小偷
山水知音
背课文
知音少,便做一朵未开海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