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路径探索

2021-11-13 01:46
散文百家 2021年2期
关键词:办学校企院校

杨 琰

北京建筑大学

作为国民教育体系与人力资源开发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高职教育是培养人才的关键场所,职业教育工作者应当担负传承技术技能、培育多元人才、推动就业创业的职责。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教学改革日渐深入,职业教育的改革优化已得到社会上的普遍关注。[1]在2018 年11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五次会议上发表讲话,会议上通过《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该方案强调突出职业教育的地位。由此可见,我国对于高职教育改革十分重视,探索高等职业教育的改革创新路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高等职业教育的基本现状

1.获取的成果。通过国家的职业与职业教育工作者的努力,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在教育教学与管理等方面都已获取了一定的成果,并且因为我国政府的教育扩招政策,高等职业教育面临着良好的发展机遇,政府引导高职院校建设考试招生办法的创新体系,一些多样化的社会人士也会选择报考职业院校。[2]在扩大办学规模的同时,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学质量也在稳步提升,如今的高职院校在培育人才标准中纳入学生技能培育、就业创业等内容。凭借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与政府的支持,高等职业院校的教学设备也越来越先进,办学硬件条件不断提高,高等职业院校的教学资源得到了有效充实。[3]

2.面临的难题。高等职业教育所面临的发展困境大致分为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教育管理制度与配套政策不够健全。我国高等职业院校在教学模式与发展过程中通常参考本科院校,如此虽然可以有效保障高等职业院校在教学管理方面的制度化,但是不符合职业教育的本质,且高等职业院校应更为重视校企合作,对教育管理工作进行优化调整;第二,高质量发展较难。我国高等职业院校的生源越发多元化,办学资源也不断提升,但是在资源分配方面仍存在较为严重的地域差距问题;第三,高等职业院校的服务能力有所不足,院校之间的差距很大。[4]

二、高等职业教育的改革创新路径

1.强化教学改革。高等职业教育进行改革创新的重点在于教学,优秀的教学成果才能有效扩大生源,吸引更多的学生,推动高职院校长远发展。高职院校工作者应吸取总结从前的改革经验与教训,在此基础上对于高职院校教学改革进行深化。高职院校工作者需注重高职教育的特点,及时转变更新办学观念,让高职教育朝着精细化、现代化的方向发展。[5]高职院校工作者应坚持将社会发展作为导向的办学原则,发掘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方面的优势,创新同高职教育特色相符的现代化教学模式,健全教学管理评价机制,健全校企合作育人机制。

2.优化政策环境。作为高职院校发展的重要环境条件,政策环境能够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当前,我国高职院校存在办学投资主体过于单一化的现象,政府应对政策环境进行优化,促进高职院校平稳发展。可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高职教育经验,积极构建良性的发展竞争环境,有利于公办学校、民办学校与公私合办学校形成良性竞争。并且,政府在投入教育资金时可关注民办院校,增加民办院校的发展信心。

3.建设师资队伍。高质量的师资条件可有效推动高职教育平稳长远发展,教师的专业能力职业关系着高职教学质量。高职教育管理者应重视师资队伍的建设,以保障高职院校能够顺利展开教学工作,提升高职院校的教学水平。高职院校可定期对在校教师队伍进行培训,加强教师素质培育工作,鼓励教师通过外出学习、进修培训等多元化方式进行自主学习。高职院校还应健全师资奖惩机制,在校企合作的基础上聘请企业人才到高职院校中任教,完善师资结构,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实践技能水平,加强建设双师型的教师队伍。

4.重视校企合作。相关部门应积极探索混合所有制办学工作,支持在高职教育中投入社会资金,使得高职教育投资主体更为多元化。高职院校的教育目的在于培养更多的职业型、实战型人才,同企业合作能够实现院校与企业的优势互补,企业需要更多的优质人才,也可为高职院校发展提供所需资源。高职院校可结合自身教学方向与区域经济特点选择恰当的合作模式,例如订单模式、“2+1”模式、工学交替模式等,从而早日实现高职教育的改革创新。

三、总结

目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在发展时面临投资主体过于单一、办学观念较为陈旧等问题,可通过强化教学改革、优化政策环境、建设师资队伍等路径进行改革创新。学生容易受到社会多元化发展趋势的影响,高职院校还应注重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引导学生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与道德观念,让学生更为适应如今多元化社会的发展,有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

猜你喜欢
办学校企院校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
校企联合对人才培养的作用
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初探
校企合作五反思
落实和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