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提问有效性的提升策略

2021-11-13 01:46
散文百家 2021年2期
关键词:数学课堂教学课堂

陈 英

贵州省六盘水市钟山区第三实验小学

在小学生的数学学习阶段,必须对其数学的学习思维进行更好地培养,并且通过实践学习,能够使得学生在数学学习的相关能力上得到很大提升,特别是综合数学学习的素质培养,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关于数学学习方面,课堂提问以一种更为良好的互动方式被更多教师在课堂上得以灵活运用,由于该种教学方式可以使得学生能够积极融入数学课堂教学,增进师生关系,还可以使学生之间进行有效地学习交流,创造一种更利于数学学习的课堂环境。但是目前小学数学的课堂环境还没有得到有效发挥,没有得到更为明显的课堂效果。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的具体课堂中,教师更应该发挥其积极引导作用,综合实际,以更为适宜的方式促进课堂教学提问的积极作用。

一、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现状分析

课堂提问作为小学数学教学中进行启发式教学的一种主要手段,是“有效教学的核心”,是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良好沟通的桥梁。刘新喜在文章中强调“课堂提问是师生进行教与学双边活动的重要形式,是传递信息的有效途径。教师可以通过提问检测学生对于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拓展思维,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这就要求教师精心设计提问内容,只有准确、恰当的课堂提问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主动探寻问题的解决办法,提升教学效率。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当中,教师的课堂提问往往随心所欲,缺少设计,不能激发学生兴趣,使得学生对于问题往往存在应付心里,对问题的深入思考少之又少。因此,如何进行课堂提问?问什么?怎么问?什么时候问?等一系列的问题摆在了每一名教师的面前。

二、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策略

1.精心预设,问题多样。

教师在课前精心准备才能应对课堂中的种种情况。对于教学课程中提出的问题更应该精心准备,合适的问题才能创造出适合的情景,让学生能够更容易的掌握知识,提高能力。教师要在课前认真备课,所准备的问题要与学生的智力水平和能力相符合,难易程度适当,不会困难到使学生望而却步,也不会简单到浪费学生的时间。并且教师应该认真研究教材,抓住重点、难点,对于重点、难点要多设计问题,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

如果提问的形式过于单调,也不能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在实际教学时,不同的内容、性质和特点应采用不同的提问方式,提起学生的兴趣和主动性,配合老师,进行有效的思考,从而取得进步。如采用开门见山式的直接问题提出一些简单的问题;采用循循善诱的方式进行启发性的提问,解决一些较复杂的问题;也可以通过列举实际案例、讲述相关故事的方式引出问题,加深学生的印象。多种类的提问方式让数学课上的问题变得更有趣味性,这样生动的课堂有益于小学生的全面发展。

2.驱动兴趣调动热情。

学习的质效受学生情感因素影响很大,当学生心情愉悦、思维活跃且集中的时候,其学习质效就比较高,反之则效率很低。而小学生的学习价值观还没有真正形成,这主要是受其社会阅历较浅的影响。因而,他们的学习主动性主要不是靠远大理想和学习意志品质,而是基于兴趣。课堂提问只要对准学生的兴趣点,再加上能调动其好奇心,激趣的效果相当不错。

3.结合问题情境。

小学生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主要是通过自己的形象思维构建问题,所以教师应采取多媒体教学模式,通过图片、电脑、实例等方法,构建出良好的教学情境,提高学生的注意力。通过学生产生的疑惑,教师及时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完成学习任务。比如,在让学生探究“三角形三条边的关系”前,教师向学生播放一个动画短片,“一只小熊在野外宿营,搭建一个三个形简易帐篷,可他用三根木棍怎么搭也不行”,教师据此提出问题,“同学们,小熊为什么不能搭成帐篷?你能发现问题并给他建议吗?”用一个有趣的童话情境抛出数学问题,一下就能把学生的探究意愿激发出来。

4.提供学生自由思考的空间。

课堂提问的目的是为了通过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有效交流,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发现学生在数学课堂中存在的不足,让教师及时的将自己的教学方案调整,使课堂教学更有针对性。想要通过课堂提问更好的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师就要为学生给予思考的时间与空间,提供展现的舞台,让学生在数学课堂中自由的发展与成长。

三、结束语

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中,应用课堂提问的方式提升学生数学思考能力的同时,需要不断的总结经验和进行实践,同时更重要的是需要学积极主动的配合,小学数学教师需要采用相应的数学提问方式,提升小学生参与数学课堂的积极性,就会使在提问的过程中更要积极的总结经验,不断的完善自己在课堂提问中的方式,在数学课堂中完善学生的数学思考方式,注意在课堂提问中数学知识点的衔接,提升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能力。

猜你喜欢
数学课堂教学课堂
甜蜜的烘焙课堂
美在课堂花开
翻转课堂的作用及实践应用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
错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