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

2021-11-13 01:46杨凯燕
散文百家 2021年2期
关键词:观念思维能力解题

杨凯燕

河北省邯郸市永年区第五中学

数学思维是培养学生对客观世界的数量关系的认识,教师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通过对数学知识进行观察和探索,进而理解其中的本质道理,加深对数学知识点的认知和记忆。大部分学者认为,数学思维就是数学自觉思维,是需要学生将自己的理论知识和想象进行巧妙融合的一种发散性的学习理解能力。立足于目前大部分地区初中数学教育现状来看,很多教师只关注学生的考试成绩,并不注重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的能力。因此,加以对数学思维进行探讨和培养,是目前初中数学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培养的意义

数学思维能力的提高可以使学生摆脱传统思维模式的束缚,有效的拓展思维空间,促使学生积极的将已经掌握的数学知识和生活实际紧密的联系起来,实现融会贯通、学以致用进而有效的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数学在实际生活当中应用广泛具有实用性强的特点,如果只有用来考试则难以体现出数学的实用价值,同时数学教学也是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主要途径,随着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增强,学生更容易发现学习数学的乐趣,可以更好的把握数学学习内容,掌握学习数学的诀窍,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和质量,并从根本上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也能够为学生今后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

1.不断更新教学观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新课程不断改革的背景下,初中数学在教学上取得了一些成绩。越来越多的初中数学教师都意识到了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的重要性,并能够及时改变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模式。然而,虽然在大环境的影响下,多数教师都做出了改变,但仍有部分教师教学观念落后,不肯改变,无法在课堂中有效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严重阻碍了教学效率的提高和学生的发展进步。这些教师在教学中仍采用传统教学模式,对学生进行“填鸭式”教学,而学生只能被动接受知识,无法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久而久之,学生习惯了教师的这一授课方式,会对教师产生极强的依赖感,逐渐丧失自我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面对这些情况,教师要与时俱进,紧跟时代步伐,不断更新教学观念和教学模式,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为学生创造更多的自我思考机会,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作为教师,第一,要不断钻研教材,提高自身专业水平,对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实际学习水平进行充分了解。第二,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明确自身角色定位,做到尊重、平等对待学生,体现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不仅如此,教师还应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设计适合学生的教学方式。例如,设计趣味性问答环节,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解决问题,创新课堂新模式。第三,教师在设计教学方案时,必须以学生的兴趣爱好为前提条件,合理科学地创设教学情境,从实际生活出发,对学生进行有意识的引导,锻炼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注重多种解题方法,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多种解题方法对于学生数学思维的拓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多种解题方法的过程是加强数学知识融会贯通的过程,体现了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是学生多角度、多层次、多方位进行思考的具体表现。以往的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只是采用灌输的方式,让学生掌握教师认为最正确的解题方法,这样虽然学生也可以获得高分,但是学生的数学思维则受到了束缚,对未来的发展产生了不良的影响。初中数学教学的核心是学生可以运用多种方法快速的解题,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注重解题方法的多样性,以此来开发学生的数学思维,训练学生发散思维能力。

3.尊重差异,鼓励质疑,发散思维。

在学生的思维能力方面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差异。老师和学生之间存在思维差异那也是很平常的事情。如果一个学生能够在老师分析或者解决问题时提出新的、不同于众人的想法和解题思路,那这就是学生思维独创性的体现。虽然学生在中学时大部分还未形成自己的思维体系,也没有较大的创新能力,但也正因为如此,他们才有更大的可塑性,在他们养成思维能力形成个人思维体系的这段时间,老师应该热情的鼓励他们提出更多的问题、鼓励他们发出不同的声音去质疑和猜想,这样才会为他们养成自己的思维体系起到积极的作用。

三、结束语

初中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是提高学生数学学习能力和提升素质的重要体现。初中数学教师传统的教学观念和单一的教学方式使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很难得到提升。对此,教师要更新教学观念和改变教学方法,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主动思维的积极性。教师应该在教学中不断地总结教学经验,创新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良好的解题思路。

猜你喜欢
观念思维能力解题
用“同样多”解题
设而不求巧解题
维生素的新观念
用“同样多”解题
别让老观念害你中暑
培养思维能力
培养思维能力
健康观念治疗
即兴表演的观念阐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