悔过·自新

2021-11-14 15:03编剧马长明
电影文学 2021年6期
关键词:杨华内景外景

编剧 马长明

1.内景 村委会 日(闪回)

村委会会议室内正在召开会议,大家纷纷发言。

黄大伯:发扬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是咱们国家的传承,到了哪一辈也不能丢!

朱大妈:谁都有老的一天,杨华虽然改过自新了,但是很值得我们深思。

村支书邵大姐:尊老爱幼、互相关爱,才能家庭和睦、社会安定!

2.外景 村委会院外 日

杨华对刘宝宝:以前是我猪油糊了心,现在我可是痛改前非了,你可要实事求是地和大家讲明白。

刘宝宝:我嘴笨,不会说啥,反正你对我妈好,我就对你好,再对我妈不好,我可不是以前的我了。

杨华拽着刘宝宝:我改了,我改了……都过去了,快进去吧!(闪回完)

3.内景 刘宝宝家 夜

字幕:20世纪50年代初。

破旧的草屋里住着穷困的母子俩。母亲四十多岁,靠给人家做缝缝补补的针线活养活十一岁的独生子刘宝宝。

冬天,朔风呼啸,大雪纷飞。母子俩正用旧棉被裹着身体,忽然听到敲门声:“咚咚……”

母亲问道:谁呀?这么大雪天。

开门一看,一个瘦弱的男孩冻得直发抖,哀怜的目光望着母亲,扶着墙站着。

母亲不禁起了怜爱之心:孩子,这么大雪天,你出来干什么呀?

男孩:我……讨饭。

母亲:讨饭?这么冷的天,你爸妈怎么舍得让你一个人出来讨饭呀?天都黑了。

男孩:爸妈都……死了。

母亲心里一震,忙拉他:快进来!快进来!

母亲拍拍他身上的积雪:我把锅里剩下的菜糊糊热了盛给你吃。

刘宝宝目睹这一切,有些不满:我明早上还要吃呢!

母亲白了他一眼:我明早再烧!

男孩一连喝了三碗。

母亲看着男孩喝菜糊糊的饥饿相,不禁问道:你多大了?叫什么名字?家住哪里呀?

男孩低声回答:十一岁了,叫大成,姓朱,家住……没有家了。

母亲:可怜的孩子,今晚就住在这里,和宝宝睡一个床吧。

刘宝宝又不满意:妈妈,你睡哪儿?我可是在你怀抱里睡惯了的!

母亲:你对付一晚上吧,你看不见这个小哥哥快要冻死了吗?

4.内景 刘宝宝家 日

字幕:一个星期后。

母亲把朱大成叫到面前,不忍心地说:大成,你也看到了,我家实在养不起你。我……我给你找个给饭吃的地方吧。

朱大成瞪着眼,不吭声。

母亲:送你去县孤儿院。

朱大成不情愿地:我还是去讨饭吧,讨得饭带给你们吃!

母亲摇摇头:不行,旧社会讨饭是个没有办法的事,现在是新社会了,咱们政府新办的孤儿院至少能让你填饱肚子啊!

朱大成不吭声,流出眼泪。

母亲忙帮他擦泪水:不哭,孩子。你去孤儿院之后,我有时间会去看你的。

5.内景 县孤儿院 日

母亲来到孤儿院,找到朱大成:孩子,在这里能吃饱吗?

朱大成:能吃饱,一个星期还能吃一顿白菜炒肉呢!

母亲放心地说:那就好!那就好!

不一会儿,母亲从上衣口袋里掏出两个鸡蛋,递给朱大成:吃吧!我一直捂着,现在还热呢!

朱大成感动地摇摇头。

母亲催促道:拿着,怎么不拿着呀?家里那只老母鸡下了十个鸡蛋,我拿了六个去换盐,还剩四个给你和宝宝一人煮两个,你快拿着吧!

字幕:一周后。

母亲来到孤儿院,看着朱大成的脸色,欣喜地说:孩子,你脸色好多了,原来是饥黄色,现在泛红了!

母亲说完从怀里摸出一团纸包来:给!

朱大成:这是什么?

母亲:鸡腿。我今早发现老母鸡死了,就把它煮了煮,给你送个鸡腿来。

朱大成动情地扑到母亲怀里:妈妈!

母亲也动情地搂着朱大成:孩子,你母亲不在了,你就认我为干妈吧!

6.内景 大成小吃店 日

字幕:三十年后。

刘宝宝开着三轮车,来到大成小吃店对面停了下来。

他走进小吃店,热情向朱大成打招呼:大成哥,忙着呢!

朱大成正在包包子,一见刘宝宝立刻热情地招呼着:宝宝来啦!又没吃早饭吧?快坐!

朱大成拿了四个包子放在盘子里,递给刘宝宝:趁热吃!汤你自己盛吧!

刘宝宝也不客气,坐下吃完又盛了一碗汤,嫌烫放在一边凉着。

有个女子走到三轮车面前,喊道:开车的人呢?

刘宝宝抬头一看,顿时愣住了。他从来没见过这么标致的女子,粉嫩的脸蛋像剥了皮的鸡蛋。

刘宝宝连忙应声:这儿呢!这儿呢!

刘宝宝快步走出大门,来到三轮车旁:坐车吗?你到哪里去?

女人看他一眼:去杨村。

刘宝宝:好,好,请上车!

女人坐稳后,刘宝宝故意开得很慢,想和她多聊聊:请问,你家是杨村的?

女人:嗯。

刘宝宝:我是李村的,和你们杨村很近,我叫刘宝宝。

女人随口答应:哦,邻居。

刘宝宝说:我姨妈就住在你们村。

女人:哪家?

刘宝宝:李亮家,我姨夫李亮打工去了。

刘宝宝停顿一下,似乎很随便地问:你叫什么?

女人:我叫杨华。你能不能开快点?

刘宝宝:哦。

刘宝宝心里默默记住了这个名字。

忽然三轮车停下了,刘宝宝故意停车想和杨华多说几句。

刘宝宝下了车,自言自语:倒霉,车子又出毛病了。

杨华绷起脸:我才倒霉呢,坐你这倒霉车。

刘宝宝故意用扳手捣鼓几下:好了!你坐稳,开车了!

7.内景 刘宝宝家 日

刘宝宝家的农家小院,三间瓦房,院后是厨房,还有猪圈鸡窝。

午饭后,母亲来喂猪,刘宝宝一反常态,帮着母亲提着沉重的猪食桶。喂完猪,刘宝宝开口:妈!

母亲:什么事?

刘宝宝:妈,我也老大不小的了,你不是经常催我……我今天看中了一个女的。

母亲迫不及待地问:谁?叫什么名字?住哪里?

刘宝宝扑哧一笑:妈,你比我还急。

母亲:快说,别打岔!

刘宝宝:离这儿不远,杨村的,叫杨华。我姨妈不是在杨村吗?找她牵牵线吧!

母亲:行,明早我去!

刘宝宝:现在就去,我开三轮车送你去。

8.外景 杨村 日

母子俩到了杨村村东头,看到一个年轻女子叉着腰,正隔着院墙和一个妇女争吵。

年轻女子:你不把你家鸡关好,再飞到我家院子,我一棍敲死它!

妇女:俗话说“鸡无栏杆狗无圈”,我怎么管呀?

年轻女子:那就不关我的事了。

刘宝宝指了指:妈,那个年轻女的就是杨华。

母亲摇了摇头:好厉害啊!

刘宝宝:别担心,真要是嫁到咱家,我一定能降住她!

9.内景 姨妈家 日

姨妈的院子里种着花,收拾得干干净净。姨妈正要出门,忽见刘宝宝和母亲进了院子。

姨妈又惊又喜:呀,大姐来啦!

母亲:妹子,你有事要出去?

姨妈:没事,没事。我没想到大姐来,大姐有事吗?

母亲:我问你,你们村有个叫杨华的姑娘吗?

姨妈:有,就在村东头那家。大姐你这是……

母亲:我家宝宝看上她了,非缠着我来找你说亲。

姨妈直摆手:不行,不行!这姑娘可厉害了,在家说一不二,她爸妈都让她三分!

刘宝宝插话:没事,没事,俗话说一物降一物嘛!

姨妈:你压不住她的。不行。

刘宝宝固执地说:我肯定能管住她!姨妈,你动动腿、动动嘴,帮帮忙嘛!

母亲:妹子,你就去她家拉拉线嘛。相处得好不好,就看他俩有没有缘分。

姨妈不太情愿:那……那我去她家问问?

刘宝宝:谢谢姨妈!

姨妈:不过,我话说在前头,你要是把她娶回家,以后出了什么事可别怪姨妈没提醒过你!那姑娘人是长得怪标致的,可脾气太坏。说过几家,最后都黄了!

刘宝宝:姨妈,你放心吧!我什么时候也不会怪你的!

姨妈无可奈何:大姐,你先坐一会儿,我这就去杨华家。

10.外景 杨村外小河边 夜

小河边,杨柳依依,倒映在河水里。两个年轻人正在密语。

杨华:我先给你打个预防针,我的脾气可不好。

刘宝宝满不在乎:没事,谁还没脾气呢!

杨华:你可想好了,我还比你大两岁。

刘宝宝:大两岁就大两岁呗。

杨华:结了婚,我可是要当家的!

刘宝宝:那是当然,俗话说男主外女人主内嘛,你过了门,我每天开三轮车挣的钱全交给你。

杨华:那好,你今天晚上说的话要全部兑现。

刘宝宝:一定兑现。

杨华:不许后悔!

刘宝宝急了:后悔我不是人!

11.外景 集市 日

字幕:婚后第三天,农历初八。

集市上摩肩接踵,刘宝宝见人多拥挤,将车子停在大成小吃店旁,和杨华步行。

刘宝宝:我一个开三轮车的居然娶了这么漂亮的老婆!

刘宝宝不由得伸出胳膊想挽杨华,不料被杨华不耐烦地拒绝:干什么嘛!

杨华高挑的个子、雪白的皮肤、款款的步子、粉红色的上衣,这身打扮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鹤立鸡群。

一个小伙子偷偷扯了一下刘宝宝:哥们儿,这是哪部电影中的明星呀?

刘宝宝露出得意的神色:什么电影明星?这是我老婆!

12.内景 刘宝宝家 日

字幕:一个月过后。

刘宝宝开三轮车出去了,家里只剩婆媳俩。

杨华一边对着镜子梳头抹口红,一边哼着黄梅戏《天仙配》:树上的鸟儿成双对……

母亲说:杨华,我想和你说说事,谈谈心。

杨华:谈什么?

母亲:你俩结婚已经一个多月了,老在家闲着也不是个事,不如找个差事吧。

杨华一扭头:你是叫我出去打工?我才不呢!一个月工资千儿八百的,有些丢人。

母亲:找工作怎么是丢人呢?

杨华:妈别说了!还有什么事?

母亲犹犹豫豫:还有就是……

杨华:你说不说,不说我走了。那边麻将桌上三缺一呢。

母亲下了决心似的说:好,我说。杨华呀,你们结婚,可想过……

杨华故作不懂:想过什么?

母亲:想过有没有喜呀。

杨华:暂不考虑,前几年报纸上登过,南方那边出现了丁克家庭。

母亲不解:丁克家庭?

杨华:就是两个人结婚后永远不要孩子。

母亲慌了:那可不行,我家儿子是单传呀!

杨华:过几年再说吧。

杨华停了一下,又说:没有其他事,我去打麻将了。

望着杨华的背影,母亲叹了口气,摇摇头。

13.内景 刘宝宝家 日

门外传来三轮车声,刘宝宝回来了。

母亲:宝宝,你怎么回来了?

刘宝宝:三轮车出了点小毛病,回来修理一下。

母亲趁着杨华不在家,对刘宝宝说:宝宝,娘想跟你谈件事。

刘宝宝一边修车一边问:什么事?

母亲:你和杨华办完婚事这么长时间了,她成天打麻将不找工作,也不做家务。你得劝劝她找个事干呀,至少得做点家务活吧。

刘宝宝:我劝过她,她不听,我有什么办法?

母亲:过日子是一辈子的事。

刘宝宝:那有什么办法?我养活她呗。

母亲:可……

刘宝宝:好了妈,我找机会说说她,我正在修车呢。

母亲摇摇头,叹口气:软蛋,十足的怕老婆。

14.内景 刘宝宝家 日

早饭后,刘宝宝开三轮车出去了,母亲在厨房洗锅刷碗,杨华正坐在梳妆台前梳头、涂口红。

母亲洗完碗后,又拌好了半桶猪食。她提了提猪食桶,实在提不动,只得喊杨华:杨华!杨华!

杨华装作没听见。

母亲大声喊:杨华!

杨华懒懒地回应:什么事呀?

母亲:我夜里发低烧,现在头昏眼花。猪食我已经拌好了,你来提一下吧。

杨华:太臭了,不行。

母亲叹气,只得自己提着猪食桶。

邻居朱大妈路过:老姐姐,你怎么干这么重的活儿呀?儿媳妇呢?

杨华出了门,应道:我在家!叫她不要喂她偏喂,怪谁?

杨华说完头也不回地走了。

朱大妈看着杨华的背影,摇摇头。

15.内景 刘宝宝家 日

吃过早饭,杨华说:宝宝,你开三轮车去镇上拉活。

杨华又指指母亲:妈,我打麻将去了。

母亲:你俩谁洗一下碗,再去拌点饲料把猪喂了。

杨华:妈,都等我呢,来不及……我先走了。

刘宝宝:妈,妈,我来,我来。

母亲指着刘宝宝:你呀,你呀!

16.外景 刘宝宝家 日

一辆小轿车停到刘宝宝家门口的空地上,从车上走下一个五大三粗的男人。

男人手里提着水果和糕点,在门外高声大嗓地喊:妈!妈!

母亲:唉,大成来了,我后院呢。

朱大成连忙推门走进。

17.内景 刘宝宝家 日

朱大成将东西放在桌子上,急忙向后院跑去:妈,您老这么大年纪,怎么……你让杨华他们干呀!

母亲看着朱大成摇摇头,没吭声。

朱大成急切地问:杨华呢?她怎么不来拔草喂猪?

母亲:她……她去打麻将了。

朱大成:真不像话!年纪轻轻的不干正事。宝宝呢?怎么也不说说他媳妇?

母亲:他呀,见了媳妇就像老鼠见了猫,宠都宠不过来呢。

门外一阵三轮车声传来,刘宝宝走进来:大成哥来啦!

刘宝宝见了桌上的点心,拿起就吃:早上没吃早饭,饿坏了。

朱大成单刀直入:宝宝,你怎么放着你媳妇不用,让妈干这么重的活儿?她老人家腿脚不灵活,万一摔倒了怎么办?

刘宝宝怯声说:妈年纪大了,做点事活动活动对身子好嘛。你没听说吗,生命在于运动。

朱大成:你别讲歪理,这样折腾你妈,你也能心安理得?

朱大成:干儿子也是儿子,妈,你住我家几天吧。

刘宝宝附和着:这样也好。妈,你去大成哥家住一段时间吧。

母亲:大成忙,我不能给他添麻烦。

朱大成说:别辜负了儿子的一片孝心。妈,走吧。

母亲仍想推辞:大成,我不能去。

朱大成:别说了,妈。当年要不是您……走吧!

母亲:那……那我带几件衣服。

朱大成:不用,缺什么衣服我去买。

18.一组镜头

朱大成开车将母亲送到医院,给母亲做了白内障清除手术,母亲脸上出现花一般的笑容。

朱大成夫妻俩陪着母亲去商场买衣服,买了两件外套,又买了一套内衣。

母亲执意要回家。

朱大成拗不过母亲,开车将她送回家。

19.内景 刘宝宝家 夜

字幕:一个月后。

刘宝宝和母亲将玉米面饼和稀饭端到桌子上,杨华看也不看一眼。

刘宝宝将饭递到杨华面前:吃吧。

杨华一推碗:就吃这个?

母亲不吭声,低头慢慢吃着。

刘宝宝:那你想吃什么?

杨华:我想吃鸡蛋煎饼。宝宝,你去鸡窝掏几个鸡蛋来。

刘宝宝不吭声,起身去鸡窝了。不一会儿,拿回来六个鸡蛋。

杨华脸色缓和了:我去做鸡蛋煎饼,一人两个鸡蛋。

刘宝宝:一人两个,正好!

杨华:不行,留两个。电视上说每天早上吃一个鸡蛋对身体好,明天早上咱们一人一个。

刘宝宝不敢反驳:那这稀饭和玉米饼子怎么办?妈吃啥?

杨华转身去了厨房,做了两盘鸡蛋煎饼,递给刘宝宝一盘:吃吧,盐多放了点。

“吱”的一声门开了,村民组长黄大伯走进来。

刘宝宝站起来招呼:黄大伯来啦!

黄大伯:吃饭呢?咦,你妈呢?

刘宝宝有点不自然:在……厨房。

黄大伯:哦,社区要核对七十岁以上老人的信息,以便国家下发补助。

黄大伯说着走到厨房,大吃一惊:大嫂,你怎么一个人在厨房里啃玉米饼子呀?

母亲摇摇头,叹口气,没吭声。

黄大伯明白了,生气地回到前屋,对着刘宝宝嚷道:刘宝宝,你一家还吃两样饭啊?你做的这是什么事?

杨华不敢说话。

黄大伯不理睬杨华,对着刘宝宝:宝宝,你是你妈的亲儿子啊,她把你养大可不容易!你妈……

20.内景 村委会办公室 日

村支书邵大姐正和杨华谈话:我说了半天了,你表个态吧。

杨华怯声地说:我就是懒惰点。

邵大姐:群众有反映,说你没尽到当儿女的义务。

杨华支吾道:邵大姐,我……我……

邵大姐:尊老爱幼是我们国家的优良传统,赡养善待老人是必须的!

杨华:大道理我懂,我慢慢改。

邵大姐:杨华,今后做什么事可要注意影响啊!我们会时刻关注你的!

21.内景 刘宝宝家 夜

杨华坐在家里自言自语:前几天被朱大成呛了几句,今天又挨邵大姐训了一顿。

一阵马达声传来,刘宝宝回来了,一进门看到杨华冷若冰霜的脸色,刘宝宝赔笑:媳妇儿!

杨华不理睬。

刘宝宝嬉皮笑脸:我来做晚饭,你想吃什么?

杨华:什么都不想吃。

刘宝宝一头雾水:小祖宗,你到底怎么了?

杨华:怎么了?还不是因为你妈。

刘宝宝:我妈怎么惹到你了?

杨华:今天下午我被邵大姐叫去训话了。

刘宝宝:啊,她说什么了?

杨华:说什么?说我对你妈不好。

刘宝宝:是,今天既然说到这儿了,我早就想和你说说了,你是有些过分,我希望你改正,不然就离婚!

杨华:啥!离婚?

刘宝宝:之前我爱你,啥都听你的,以为我退一步,你就能好些,结果你越来越过分,不知悔改……

22.外景 公路上 日

朱大成开车,母亲坐在后面。

朱大成:妈,不让你回来,你偏要回来,都这么大年纪了。

母亲:家里这边我放心不下,再说你夫妻俩开小吃店也忙得很,我不能老给你们添乱。

朱大成:妈,有个事我想不明白。杨华到咱们家半年多了,平时横草不动、竖草不拿,我老弟怎么也不说说她?

母亲:你让宝宝说他媳妇?嘿,我那软蛋儿子见了她,像老鼠见了猫。

朱大成一笑:妈,这都是从小你惯的呀。当时宝宝都十一岁了,半夜听到老鼠叫还吓得往你怀里躲……

母亲:唉,惯子不孝,肥田出瘪稻。

23.外景 刘宝宝家 日

车开到刘宝宝家门口,朱大成将母亲扶下车。

刘宝宝今天在家,忙迎上去:妈,回来啦!

杨华坐着,一声不吭。

朱大成:老弟,哥想跟你讲几句掏心窝的话,讲完就走。

刘宝宝:说吧,我听着。

朱大成:老弟,妈都七十多岁了,眼睛是治好了,可腿脚不灵活,腰也不好。家务你得少让她做,特别是喂猪、割草啥的啊。

刘宝宝:大成哥,我知道错了,以后这活儿就是我和杨华的。

朱大成:还有你光靠开三轮车怎么行!收入不固定,我每个月给你四百块钱当妈的生活费,行吧?

刘宝宝不知所措:这……

朱大成:但是有一点,必须对咱妈好!

母亲插话:不行,你家开小铺子挣钱也不容易。

朱大成:这事就这样定了,我先走了,回头把钱送来。

朱大成走后,刘宝宝有些愧疚,对着杨华说:媳妇儿,这钱咱们不能要啊。

杨华满脸通红羞愧地说:嗯,以后咱们赚钱了得还大成哥。

24.外景 杨华父母家 晨

三轮车在杨华娘家门口停了下来,杨华提着挂面和鸡蛋,刘宝宝提着两大筐水果。

杨大伯出门迎接:闺女回来啦!宝宝也来了,快进来坐。

25.内景 杨华父母家 晨

杨华:爸,我和宝宝来给您过生日,我妈呢?

杨大妈从厨房出来:我的宝贝女儿回来喽。

杨大伯:闺女还记得我生日呢。

杨华:你和妈就我一个女儿,我怎么会忘了你们的生日呢?

杨华又对刘宝宝说:你去镇上拉生意吧,傍晚来接我。

刘宝宝:行。

刘宝宝向岳父岳母道别,开车走了。

过了一会儿,杨华端出一碗鸡蛋面,递过去:爸,你趁热吃,吃了长寿面就会长命百岁!

杨大妈见丈夫的长寿面吃完了,对杨华说:闺女,妈和你说件事,到内房来。

杨华感到奇怪:妈,什么事呀?神神秘秘的。

杨大妈摸着杨华的手,低声说:华呀,你是爸妈身上掉下来的肉,只有爸妈才会真心对你说。

杨华莫名其妙:到底什么事呀?

杨大妈不紧不慢:是这么回事,最近我和你爸听到了一些风言风语,说你对待你婆婆……听说你平时对你婆婆恶言恶语的。可不能这样。她也是穷苦出身,年轻时守寡,好不容易把宝宝拉扯大……

杨华:妈,我之前……现在正在改。

26.内景 刘宝宝家 日

杨华回到家,刘宝宝也开着三轮车回来了。

杨华:宝宝。

刘宝宝:唉,怎么了?

杨华:我问你,我对你妈怎么样?

刘宝宝:之前不太好,正在改……

杨华:我一定改正,咱明天就把妈接回来吧。

27.内景 刘宝宝家 日

字幕:两天后。

杨华回到家,看着母亲在做饭,耳边响起邵大姐和自己爸妈的话,有些犹豫,慢慢走过去:妈,要不我做吧。

母亲诧异地看着她:你……你!

杨华说:妈,我之前自私自利、好吃懒做,我错了,我改!

28.外景 村路上 日

母亲走在村路上,突感体力不支,昏倒在地。

不远处,黄大伯看到这一切,赶忙边跑向母亲身边,边拨打电话:120吗?快……快!

29.内景 医院内 夜

医生:老人虽然经过抢救,度过了危险期,但是以后一定要多加注意……

身旁的刘宝宝痛哭流涕:妈,我错了,妈,你别离开我……

朱大成:现在知道错了,早干吗去了,唉!

众人身后的杨华无人理睬,羞愧难当地缩在一旁。

30.内景 刘宝宝家 日

字幕:一个月后。

母亲半躺在床上,脸色略有好转,刘宝宝在旁给母亲按摩。

杨华在厨房做饭。

屋内的刘宝宝对母亲:妈,我俩知道错了,我嘴笨,不会说啥,你看我俩以后的表现。

这时,杨华端着碗鸡汤坐在母亲身边:妈,鸡汤现在刚好入口,您慢些喝。说着拿起勺子喂着母亲。

杨华:妈,以前是我俩猪狗不如,看见您躺在医院的床上,我感到那……那就是我老了的样子呀……我浑蛋呀……我……我不求您的谅解,您看我和宝宝的行动!

刘宝宝:对,妈,您看我俩的行动!

母亲眼角噙着泪水,慢慢点头……

31.内景 大成小吃店 日

字幕:三个月后。

杨华和刘宝宝抬着一筐菜走进店内。

刘宝宝:大成哥,这是园子里出的,妈说多给你拿些,正好店里用。

杨华:大成哥,我俩想一个照顾妈、一个跟你学开店。

大成:这是你的主意?

杨华:大成哥,我……

大成:行,我答应了,只要你和刘宝宝肯吃苦。

杨华和刘宝宝齐齐点头:能!

32.一组镜头

杨华照顾着母亲,扶着母亲在院子里散步……

刘宝宝在小吃店边收拾桌子,边招呼客人……

杨华喂着猪……

刘宝宝骑车送货……

33.外景 刘宝宝家外 日

字幕:一年后。

杨华对停好车的刘宝宝:快些,妈该等着急了,把那些给妈买的都拿着,别落下了!

刘宝宝:好嘞,放心吧!

34.外景 刘宝宝家院内 日

杨华:妈,妈!

母亲坐椅子上晒着太阳,微笑着看着他俩:回来了!

刘宝宝:哎!妈,回来了,等着急了吧,下次赶集我带着你遛遛,人可多了。

杨华打开包装:妈,看这件红衣服真衬你,年轻!

母亲:你俩虽说都工作赚钱了,可得省着些花,以后用钱的地方多了。

杨华:妈,跟着大成哥,我俩自己的小吃店也开起来了,我算了,再等一年,咱们就能攒够钱,到时翻新翻新这房子,让你住亮堂的大房子!

刘宝宝:妈,以前你跟我俩受苦了……不说了,妈,我给你做饭去!

35.外景 刘宝宝新家 日

字幕:一年后。

鞭炮噼里啪啦地响着。

众乡亲围在新房外,黄大伯:刘宝宝他娘苦尽甘来了!

刘宝宝和杨华一左一右扶着母亲在人群中间,满脸的笑容看着新房。

(剧终)

猜你喜欢
杨华内景外景
印象·北京服装学院民族服饰博物馆
Molecular dynamics simulations of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epoxy-amine: Cross-linker type and degree of conversion effects
Generation of mid-infrared supercontinuum by designing circular photonic crystal fiber
一种校园外景设备远程控制系统设计与实现*
探析外景节目中的主持人应变能力
节目外景主持人镜头语言把握技巧分析
Designing the Exhibition Space for "The New Normal", Beijing, China, 2017
杨华
电线杆住宅,兰卡威,马来西亚
里特山博物馆,苏黎世,瑞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