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收起义

2021-11-15 11:13
支部建设 2021年14期
关键词:浏阳工农长沙

秋收起义是1927 年9 月9 日由毛泽东在湖南东部和江西西部领导的工农革命军(即红军)举行的一次武装起义,是继南昌起义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又一次著名的武装起义,是中共党史军史上的三大起义之一(另一个是广州起义)。因起义发生在秋收时节,故称秋收起义。

1927 年7 月16 日至18 日,中共中央五人常委举行会议,决定实行土地革命和在秋收时期组织农民武装暴动的新政策。这是中国共产党纠正右倾机会主义,走出困境,主动掌握革命领导权的重大决策。毛泽东此时仍隐蔽在环境极其险恶的武汉,中共中央经过慎重考虑,委托毛泽东研究湖南军事形势和农民运动状况,指导湖南省委的工作,筹划在湖南举行秋收起义。

八七会议之前,中共中央已在8 月3 日制定出了《关于湘鄂粤赣四省农民秋收暴动大纲》,决定在大革命时期农民运动基础较好的这四个省举行秋收起义。八七会议结束后,毛泽东按照中央临时政治局常委会的决定,以中共中央特派员的身份前往长沙,改组省委并领导湘赣边界的秋收起义。8 月18 日,改组后的湖南省委在长沙市郊的沈家大屋召开会议,讨论制定秋收起义的计划。毛泽东在会上着重阐述了枪杆子出政权的思想,会议决定要与国民党彻底划清界限,旗帜鲜明地以中国共产党的名义号召群众,并确定集中力量在湘东赣西发动以长沙为中心的武装起义。

为便于领导秋收起义,省委确定秋收起义的领导机关分为两个:一个是由各军事负责人组成的党的前敌委员会,任命毛泽东为书记,作为武装起义的军事指挥机关;另一个是党的行动委员会,由起义地区各地方党委负责人组成,任命易礼容为书记,负责地方工作。1927 年9 月初,湖南省委决定1927 年9 月9 日开始破坏粤汉和株萍铁路,11 日各县起义,16 日长沙起义。

这次秋收起义不沿用国民革命军的番号,而将起义部队统一编为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由卢德铭任总指挥,余洒度任师长,下辖三个团:以原武汉国民政府警卫团为主力编为第一团,团长钟文璋;以安源工人纠察队、矿警队和萍乡等地的农民自卫军编为第二团,团长王新亚;以原武汉国民政府警卫团一个营和浏阳部分工农武装编为第三团,团长苏先骏。参加起义部队的共约5000 人。此外,在起义前,还收编了当地的土匪武装邱国轩的一个团。起义部队以夺取长沙为日标,具体部署了各团的行动计划。1927 年9 月9 日,湘贛边界秋收起义按预定计划行事。参加起义的铁路工人和农民,首先破坏了岳阳至黄沙街,长沙至株洲两段铁路,切断了敌人的交通运输。

第一团从江西修水出发,向长寿街进攻,1927年9 月10 日占领了平江县龙门厂。这时,混入起义部队的邱国轩部乘机叛变。当第一团路过金坪攻打长寿街时、邱部突然袭击,致使该团腹背受敌,损失200 多人,步枪200 多支,团长钟文璋失踪,被迫向浏阳转移。第二团在安源起义后,进攻萍乡未克,西进攻占了老关、醴陵,又北进占领浏阳。由于部队麻痹轻敌,1927 年9 月16 日陷入敌人的包围,部队被打散,部分人突围脱险,不少人牺牲。第三团于1927 年9 月11 日在铜鼓起义,胜利占领了白沙镇,1927 年9 月12 日又占领东门市。1927 年9 月14 日,敌人兵分两路包围第三团,该团被迫向上坪撤退。

鉴于三路起义部队均受挫,毛泽东当机立断改变了攻打长沙的计划,并以前委书记的名义通知起义各部队到浏阳县文家市集结。1927 年9 月19 日,各路起义部队到达湖南省浏阳县文家市,当晚前敌委员会召开了会议。根据敌强我弱的形势,会议改变了攻打长沙的计划,决定保存实力,迅速脱离平江、浏阳地区,到敌人统治力量薄弱的农村中去坚持武装斗争,发展革命力量。1927 年9月20 日上午,起义部队1500 余人离开文家市向南进发。1927 年9 月23 日,起义部队在芦溪镇遭反动军队伏击,损失数百人,总指挥卢德铭牺牲。1927 年9 月25 日,起义部队冒雨攻克莲花县城。1927 年9 月29 日,起义部队到达永新县三湾村时已不足千人,而且官多兵少,部队思想混乱,组织纪律性差。当天晚上,毛泽东召开了前敌委员会议,决定对部队进行整编,这就是著名的“三湾改编”。这次改编将原来的一个师缩编为一个团,将党的支部建立在连上,成立各级士兵委员会,实行民主管理。这是建设无产阶级领导的新型人民军队的重要开端。10 月3 日,起义部队离开三湾村,开始向井冈山进军。10 月7 日,起义部队到达罗霄山脉中段井冈山的茨坪,开创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秋收起义不仅是军队的行动,而且有数量众多的工农武装参加,公开打出了工农革命军的旗号。这次起义虽然在开始时也是以攻占大城市为目标,但在起义遭到严重挫折后,及时从进攻大城市转到向农村进军,这是人民革命史中具有决定意义的新起点。秋收起义的重大历史意义还在于它创建了我党第一支工农军队,设计制作并率先扛起了我党的第一面旗帜,正如毛泽东在诗词中所说的: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标志着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始,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起义部队在农村中从小到大地开展游击战争,为后来各地工农红军和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大规模发展奠定了基础。秋收起义和井冈山道路,是毛泽东的农村包围城市思想的起点。自此,中国共产党人终于找到了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中国共产党从此由小变大、由弱变强,最终取得了中国革命的胜利。

猜你喜欢
浏阳工农长沙
浏阳: 用红色之光照亮奋进之路
《中餐厅5》官宣,长沙又要火了!
打卡长沙网红地
长沙之旅
浏阳花炮我的有声有色的中国式乡愁
听闻浏阳话才知何为“相识太晚”
国民党大烧大杀下的工农劳苦群众
帝国主义屠杀剥削工农
梭镖
一泓潭湾梦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