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豆梨资源表型性状多样性分析

2021-11-15 01:57魏海霞王振猛李永涛杨庆山赵庆柱邱玉宾张海良刘德玺
山东农业科学 2021年10期
关键词:表型种质性状

魏海霞,王振猛,李永涛,杨庆山,赵庆柱,邱玉宾,张海良,刘德玺

(1.山东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国家林业局滨海盐碱地生态修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东 济南 250014;2.潍坊市农业科学院,山东 潍坊 261071)

豆梨(Pyrus calleryanaDecne.)为蔷薇科梨属落叶乔木,是起源于云南的梨属植物的一个原始种[1,2]。豆梨适于温暖湿润气候,喜光,稍耐阴,耐寒,耐干旱瘠薄;对土壤要求不严,在盐碱土壤中也能生长。黄河以南区域多有野生豆梨分布,山东、河南、江苏、浙江、江西、安徽、湖北、湖南、福建、广东、广西、云南、贵州等省(自治区)皆有豆梨分布的记载[3]。豆梨作为我国原生梨属植物,其生长适应性、抗病性较强,常作为栽培梨树的嫁接砧木。此外,豆梨利用价值较高,具有材用、药用、食用和园林绿化价值。豆梨材质优良,木材坚硬,纹理致密,可供制作高档家具或手工艺品[4];豆梨根、茎、叶、花、果实均可入药。伍国明等[5]研究表明,以豆梨果酿制发酵果酒,其营养丰富,有益健康。

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对品种改良和选育有着直接关系[6],其中表型性状多样性是种质整体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7,8]。前人对梨属植物表型性状进行了大量研究,而关于豆梨表型遗传多样性方面的研究主要包括叶片、果实、枝条、果柄等性状。安萌萌等[9]对野生秋子梨果实性状遗传多样性的研究表明,各表型性状间存在广泛的遗传变异,表现出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刘超等[10]对我国南方部分地区的78份豆梨种质资源进行了表型多样性分析,发现,不同居群间存在丰富变异。刘晶[11]调查浙江省豆梨野生居群发现,不同豆梨分布点之间及同一豆梨分布点内部单株间表型多样性丰富。孙昊琪等[12]对不同类型的11个豆梨品种进行了果柄和果实形态、解剖和生理生化测定,进而研究了果柄对果实品质的影响。目前对豆梨资源的发掘主要集中在南方诸省,山东省作为我国野生豆梨资源分布的最北面省份,未见有相关报道。本研究对山东省豆梨资源表型性状的多样性进行分析并初步分类,以期为后续优良抗寒、抗逆及观赏资源开发奠定基础。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供试40个豆梨种质保存于山东省林业科学研究院东营分院豆梨资源圃内,2019年间采集于山东省九仙山、横山、昆嵛山、蒙山及日照市岚山区,采集地及母树信息详见表1。各种质通过嫁接方式保存,其中编号1~3为进口彩叶豆梨栽培种,编号4~40为野生豆梨品种。

表1 40个豆梨种质的母树信息

1.2 试验方法

分别于2020年8—12月对这40个豆梨无性系的主要性状进行观察并测量记录,每个无性系随机选取3株,定点测量株高和地径,取调查数据平均值作为最终数据。

数量性状测量:①株高:嫁接处与植株自然高度顶端之间的距离;②地径:距离地面以上20 cm处直径;③叶长:叶尖到叶基的长度;④叶宽:与叶长垂直,叶最宽处的距离;⑤叶柄长:叶基部到生长小叶部位的长度。

质量性状调查:观察叶片被毛、叶缘锯齿、当年枝条颜色、枝刺及新梢被毛情况,对不同性状给予赋值,采用Shannon-Weaver遗传多样性指数(H′)进行评价。

H′=-ΣPilnPi,其中Pi为某一性状第i个级别出现的概率[13]。

叶绿素和含氮量采用TYS-4N型植物营养测定仪进行测量。

1.3 数据处理

应用Microsoft Excel 2013、SPSS 24.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和分析处理。聚类方法为类平均法,以欧氏距离绘制聚类图。

2 结果与分析

2.1 山东省豆梨种质的数量性状参数及变异分析

由表2可见,M21的株高最高,为202.33 cm;M19的株高最低,为64.00 cm;J8的地径最粗,为1.60 cm;J3的地径最细,为0.6 cm。叶长、叶宽、叶柄长、叶长/叶宽和叶长/叶柄长最大的种质分别为SD(10.67 cm)、M14(7.33 cm)、J5(5.95 cm)、J10(1.92)和K1(7.84),最小的分别为J3(6.31 cm)、J6(4.48 cm)、K1(1.16 cm)、M14(1.24)和J5(1.26)。种质间存在明显差异。叶绿素含量(SPAD值)和含氮量最高的种质均为M14,分别为54.03和16.77 mg/g;最小的均为M6,分别为33.10和10.47 mg/g。

表2 (续)

表2 山东省不同豆梨种质各数量性状参数

如表3所示,叶长/叶柄长和叶柄长两个性状具有较高的变异系数,分别为34.8%和31.2%,离散程度较高;其次是株高(28.3%)和地径(23.7%);叶长、叶宽、叶长/叶宽、叶绿素和含氮量5个性状的变异系数均较小,为9.7%~12.9%,离散程度低。

表3 山东省豆梨种质各数量性状统计结果

2.2 山东省豆梨种质数量性状相关性分析

对9个数量性状进行相关性分析(表4)发现,株高和地径呈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9663;叶长与叶宽呈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6609;叶长与叶长/叶宽呈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5321;叶绿素与株高、地径和含氮量均呈极显著正相关(0.6845、0.5958和0.7339),与叶宽呈显著正相关(0.3522),而与叶长/叶宽极显著负相关(-0.4102);含氮量与叶宽呈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4589。

表4 豆梨数量性状间相关性

2.3 山东省豆梨种质质量性状描述及其多样性指数

种质形态多样性丰富与否可直接反映其遗传多样性程度。由表5可见,当年生枝条颜色中,灰绿色占比最低,为17.5%,绿棕色最高,为32.5%,绿色和红棕色居中,分别占比20.0%和30.0%,其多样性指数最高(1.35)。叶片被毛与否的多样性指数最低(0.30),仅10.0%的叶片被毛,大多数叶片光滑。观测叶缘锯齿性状时发现,75.0%的叶缘有钝齿,5.0%的叶缘有锐齿,还有部分叶片叶尖与叶基的叶缘不一致,有叶基钝齿而叶尖锐齿的(钝齿+锐齿,15.0%),也有叶基锐齿而叶尖短芒刺的(锐齿+短芒刺,5.0%),因此,该性状的多样性指数也较高,为0.97。40个豆梨种质中,有枝刺的占40.0%,光滑的为60.0%,新梢被毛的占25.0%,光滑的占75.0%;推测部分种质为杜梨与豆梨的天然杂交种,具有杜梨和豆梨的一些中间性状。

表5 质量性状转换为标准化数据及多样性指数

2.4 山东省豆梨种质表型性状聚类分析

基于欧氏距离,采用离差平方和法对40个豆梨种质的枝叶性状进行聚类分析,结果如图1所示。在欧氏距离9.00处可将参试材料分为两大类群:第Ⅰ类包含26个种质材料,占供试材料的65%,其中九仙山种质4个,其余均为蒙山种质;第Ⅱ类包含14个种质材料,占供试材料的35%,其中蒙山种质4个,昆嵛山种质1个,进口彩叶豆梨种质3个,横山种质1个,九仙山种质5个。在欧氏距离8.10处可将参试材料分为四大类群:第Ⅰ类包含20个种质材料,占供试材料的50%,其中九仙山种质2个,蒙山种质18个;第Ⅱ类包含6个种质材料,占供试材料的15%,其中九仙山种质2个,蒙山种质4个;第Ⅲ类包含4个种质材料,占供试材料的10%,其中九仙山种质3个,横山种质1个;第Ⅳ类包含10个种质材料,占供试材料的25%,其中蒙山种质4个,昆嵛山种质1个,进口彩叶豆梨种质3个,九仙山种质2个。从聚类结果可知,85%的蒙山种质和45%的九仙山种质聚为一类,昆嵛山、横山、进口豆梨、15%蒙山种质和55%的九仙山种质聚为另一类。

图1 山东省豆梨种质表型性状聚类分析结果

3 讨论与结论

表型性状主要包括质量性状和数量性状两种类型,它对规范资源的收集、整理、保存、鉴定、评价和利用具有重要作用。对种质的表型性状值进行科学分析,有助于了解其遗传稳定性和育种潜力,对发掘、利用和创新种质具有重要指导意义[14]。本研究对40个豆梨种质的表型性状进行了分析,但由于调查的为嫁接1年的豆梨苗木,花果信息还不够全面,因此仅对豆梨枝叶等表型性状进行调查统计。结果表明,豆梨5个质量性状中多样性指数较高的为当年生枝条颜色(1.35)和叶缘锯齿(0.97);9个数量性状中,叶长/叶柄长和叶柄长具有较高的变异系数,分别为34.8%和31.2%,株高(28.3%)和地径(23.7%)也比较高。说明山东省豆梨资源变异丰富,遗传多样性较高。该结果与刘超等[10]研究的我国南方豆梨的遗传多样性结果类似。

叶绿素相对含量(SPAD值)可反映叶片绿色程度及叶片含氮量,本试验结果也表明,叶片叶绿素含量与含氮量间具有正相关关系,因此,可以通过增施氮肥,提高植株含氮量和叶绿素含量,促进植株生长,这与生产实践结果相符。另外,含氮量高的植株叶宽指数偏高,叶长指数也偏高,说明相对较大叶片含氮量更高。

从本研究聚类结果可以看出,山东省豆梨资源的表型性状在一定程度上受地理环境影响,地域接近的种质在降水、小气候和子代繁育等方面更趋向一致,大都聚为一类;但同一山区的部分种质并没聚到一起,原因可能是少数野生豆梨可与杜梨、褐梨等进行天然杂交,其后代表型更多受到基因型的影响。而且这些天然杂交种的遗传多样性会更加丰富,后续可重点观测研究。

本研究仅针对山东省境内野生豆梨主要分布区进行资源收集,具有一定局限性,后续将在全国范围内进行豆梨资源的搜集和评价。

猜你喜欢
表型种质性状
“7532B”母种不同系统性状比较
基于电子病历的表型分析方法及应用综述
华南地区最大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库建成
华南地区最大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库建成
织锦巴非蛤形态性状对体质量的影响
基于衰老相关分泌表型理论探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衰弱发生机制
吉林省省级作物种质资源保护单位名单(第一批)
山东省省级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单位名单(第一批)
鉴定对照种“菁松×皓月”的茧丝质性状稳定性分析
体型表型与亚临床动脉粥样硬化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