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区管内话扩容更新项目建设的经验探讨

2021-11-17 10:20叶倩文
中国科技纵横 2021年17期
关键词:席位板卡热线

叶倩文

(中国民用航空华北地区空中交通管理局,北京 100621)

1.区管内话项目概况

北京区管使用FRQ3.1内话系统、老FRQ7.1内话系统、备用SZ内话系统、应急遥控盒、老语音记录仪系统,建设新主FRQ7.1内话、新备FRQ7.1内话、应急系统、接口和席位语音记录仪。

完成新建系统试运行及验收后,各管制室依据席位规划调整方案进行分组搬迁至新扩容席位,对原席位控制台进行分组改造,再将测试架上的内话设备安装至改造完成的管制席位控制台中。

2.有线部分建设及测试

内话机柜端需要将同一地区的不同热线资源分配至不同有线机框的板卡中,避免因一个机框故障导致同一个地区的多条热线同时中断。

同时需要确认每个管制室对同一热线资源的独立使用需求,便于后期配置内话系统来电分组,以及解决席位搬迁过渡中无法同时满足多个管制室对同一热线资源的需求问题。

为避免线路分压造成通话异常,同一号码资源不在备用SZ内话与新备FRQ7.1中同时使用。备用SZ内话新老号码配线在信号进入板卡前端的IDF配线架上进行并线。在并接时,需要先拆下老号码资源,将新号码资源打在克隆条配线端口内侧,再将老号码资源并接在克隆条配线端口外侧,方便后期拆除老号码资源。新老号码同时只能使用1个,另1个号码资源需要在前端使用隔断塞断开。

2.1 程控热线测试

2.1.1 T2转程控热线

T2板卡能提供最多30路话音同时通话的功能[1],北京区管使用23条T2热线。因新内话系统无T2板卡,需要为无程控热线替代的T2热线分配新号码资源并预留BCB板卡资源。

2.1.2 6430局热线测试

在网络部门提供的新号码资源配线架克隆条信号源的下线,分别引接信号至新主FRQ7.1和新备FRQ7.1配线柜,从新主FRQ7.1配线柜下线引接信号至备用SZ内话配线柜。

在大量接入6430局新号码资源信号前,需要对多套内话系统并线情况进行每日测试,持续时间为1个月。测试新主FRQ7.1与备用SZ并线时,利用备用SZ内话现有空闲热线资源,断开相应备用SZ内话板卡侧IDF配线架下线的原信号,在上线接入测试线。6430局信号源端线架上非并线的线上电压为49.3V,振铃电压为42V,接通后线路电压为6.8V。表1中测试情况与非并线时基本一致,且持续1个月的并线测试记录通话质量均正常。

表1 内话系统并线测试

6430局79条热线采用无应答转移技术。测试当主用内话系统在设定时间无应答后,转移至备用内话系统的情况。完成无应答转移测试成功后,检查BCB板卡的线路录音,被转的线路为待接听的“嘟嘟声”,转到的目标线路为正常的线路录音。无应答转移不影响席位录音和有线接口录音。最终根据实际席位过渡中的需求,选择无应答转移时间为5s。

2.1.3 6459局热线测试

6459局74条热线采用一号通技术。将新主FRQ7.1、新备FRQ7.1和备用SZ内话的3个新号捆绑成1个组,3套内话的对外身份为老主用内话使用的原号码,不影响对端与北京区管联系。当对端呼入时,3套内话同时响铃,只要有1套内话接起,其他内话不再振铃。在新内话系统平稳运行后,将老主用内话的号码配置给新主FRQ7.1,对端不需要更改配置且使用效果不受影响。

2.2 联网线路测试

2.2.1 ERIF板卡测试

基于MFC模拟联网协议[2]的ERIF板卡,每块板卡有2条线路,需要分别对这2条线路进行测试。在主备内话系统模拟联网组中配置2条线路MFC01A和MFC01B,并将这2条线路添加至内话面板。使用新主FRQ7.1内话ERIF板卡配线的收/发端直连新备FRQ7.1内话联网板卡的发/收端。每次只连通1条线路,观察板卡指示灯和TMCS监控硬件树板卡和相应线路连接状态的告警指示正常后,使用新主备内话面板分别测试呼入和呼出。当第1条线路测试正常后,在配线架上断开测试线,并接入第2条线路的收/发配线位置,再进行测试。

2.2.2 NI64板卡测试

基于ATS-QSIG数字联网协议的NI64板卡,每块板卡有3条线路,支持最多3条线路同时通话,需要对3条线路同时通话进行测试。

新主FRQ7.1内话3个席位分别用同1块NI64的每1条线路同时拨打新备FRQ7.1内话1个席位的ATS号,测试新主/备FRQ7.1内话NI64的3路同时呼出/呼入通话功能。新备FRQ7.1内话3个席位分别用同1块NI64的每1条线路同时拨打新主FRQ7.1内话1个席位的ATS号,测试新主/备FRQ7.1内话NI64的3路同时呼入/呼出通话功能。

以测试新主/备用内话NI64的3路同时呼出/呼入通话功能为例。在新主FRQ7.1内话系统ATS-QSIG联网组中配置3条线路、NI64_05/02和NI64_05/03,并将这3条线路添加至内话面板。新备FRQ7.1内话系统配置同新主FRQ7.1内话。使用新主FRQ7.1内话NI64板卡配线的1对收/发端直连新备FRQ7.1内话NI64板卡的1对发/收端,观察板卡指示灯和TMCS监控硬件树板卡和相应线路连接状态的告警指示正常。I01备用内话每次接通新的通话后,可通过TMCS监控查看依次占用NI64板卡的3条线路,同时也验证了NI64板卡采用通话轮询机制。

另外,可在TMCS监控的Trunk Group中加入所有需要测试的NI64和MFC线路,因每次只有1块NI64板卡或者1块ERIF板卡的1条线路在配线架上连通收发端,其他联网板卡均未连通,通信时只能通过互连的联网板卡线路进行连通测试。这样可进一步提高内话系统的配置和测试效率。

3.录音测试

为方便测试,打开技术席WP66的频率TX/RX,使用Radio Tester持续放音,将WP66配置至待测录音信道进行测试。测试时,需要说出具体的线路或席位名称,以便在记录仪查询相应的通道名称、录音内容以及记录仪主备机录音同步等情况。

3.1 接口录音测试

接口语音记录仪测试中的问题分析:

(1)内话面板使用频率发射语音后无录音,查看内话系统参数配置,将默认的Remote修改为Local后,再次按下频率发射语音后,可查询到录音。

(2)主机和备机录音内容不一致,查看与内话系统时钟也不一致,修改服务器时钟无效,修改时钟程序后重启系统,查询主机和备机录音内容达到一致。

(3)录音内容与实际通道信息不符,检查内话系统通道配置有错误。

(4)当频率Location板卡关联至另一个频率,该频率的接口E1录音输出停止。需要重启JIF板卡或重新配置录音通道后才能恢复,该问题将在后续软件升级中解决。

3.2 席位录音测试

席位录音包含地空通信录音和地地通信录音,分别对每个席位的无线频率和席位间通话进行话音测试,同时观察扬声器是否正常工作。在席位语音记录仪测试中同样出现接口语音记录仪测试中的前3种情况。

4.传输设备调整及资源管理

4.1 传输设备调整

新主备FRQ7.1内话系统双交流电源光端机采用双交流供电。楼下应急系统双交流电源光端机采用交流和直流2路供电,楼上应急系统双直流电源光端机采用交流和直流2路供电,并配合交转直模块使用。安装中要区分光端机的收发光模块,并在楼上光配线架上进行跳纤交叉,实现双方收/发连接。每台光端机共16口,实际使用12个端口,每4个端口中间空出2个端口,方便日后用于测试或者故障端口就近更换至正常端口。

4.2 资源管理

老FRQ7.1内话中央机柜业务机框及板卡经过软件升级后,可用于新主FRQ7.1内话系统。新主FRQ7.1内话系统的高版本有线BCB、无线ERIF板卡可向下兼容FRQ3.1内话系统。在日常备件管理中,多套内话系统可集中分类管理硬件资源,当FRQ3.1内话系统因部分硬件老化同时无法购买到已停产版本的备件时,可临时调用新主FRQ7.1内话系统的高版本备件。识别FRQ3.1内话系统运行中的硬件老化危险源,可有效降低系统运行风险。

拆除的老FRQ7.1内话系统光端机设备,可做为新FRQ7.1内话光端机备件的补充设备。在拆除和安装席位设备中,做好标识和设备台账,便于后期资产盘查和资料核对。

5.结语

本文通过有线部分无应答转移和一号通技术有效解决席位过渡中多套内话系统运行需求。通过联网线路测试,加深对硬件连接和工作机制的理解,并提出统一配置和测试的方法。在接口和席位记录仪测试过程中,需要结合通道名称、录音内容和同步情况进行配置验证。当出现设备安装调试的故障告警时,需查看日志、硬件树和告警项,进行故障排查。本文中的相关经验对同行业内话系统建设具有一定的实践参考价值。

猜你喜欢
席位板卡热线
96365健康热线 有问必答 有求必应
96365健康热线 有问必答 有求必应
96365健康热线 有问必答 有求必应
基于PCI9054的多总线通信板卡的研制
基于FPGA的多通道模拟量采集/输出PCI板卡的研制
机构席位买卖股追踪
机构席位买卖股追踪
机构席位买卖股追踪
机构席位买卖股追踪
一种基于光纤数据传输的多板卡软件程序烧写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