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针治疗轻中度腕管综合征临床观察

2021-11-17 11:13冉群芳刘宏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下半月 2021年9期
关键词:腹针

冉群芳 刘宏

【摘要】目的: 评估腹针治疗对轻中度腕管综合征(CTS)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8月至2020年10月北京按摩医院针灸科收治的 36例患者60例CTS,随机分为腹针组和体针组两组(n =30),分别采用腹针和体针治疗,1周3次,共治疗10次。在治疗前和治疗后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正中神经感觉传导速度(Sensory nerve conduction velocity,SCV)评价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在治疗后VAS评分和SCV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且两组之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针可以作为轻中度 CTS 患者的一种保守治疗手段。

【关键词】腕管综合征;腹针;感觉神经传导速度

【中图分类号】R681.7【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7-8517(2021)18-0106-03

Clinical Study of Abdominal Needle in the Treatment of Mild-to-moderate Carpal Tunnel SyndromeRAN QunfangLIU Hong

Beijing Massage Hospital,Beijing 100035,China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icacy of abdominal needle in mild-to-moderate CTS. Methods Thirty-six patients who were diagnosed in our department from August 2019 to October 2020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abdominal needle group and body acupuncture group(n=30).Both groups are treated three times a week for 10 times totally.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the patients was evaluated with visual analog scale (VAS),Sensory nerve conduction velocity (SCV) of Median nerve. Assessment are made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Results Compared with the assessment before treatment ,the VAS scores and SCV score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significantly improved after treatment (P<0.05),but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0.05) after treatment. Conclusion Abdominal needle can be recommended as a conservative treatment for patients with mild to moderate CTS.

Keywords:Carpal Tunnel Syndrome; Abdominal Needle;SCV

腕管综合征(Carpal tunnel syndrom,CTS)是正中神经在腕管内被卡压的一组症状和体征[1]。CTS典型临床症状为正中神经支配区域,即手掌桡侧3个半手指感觉减退、麻木、疼痛,经休息或甩手后症状可部分缓解,后期可出现拇短展肌无力、萎缩和活动障碍。因此早期诊治尤为重要,可避免手术和手部功能不可逆丧失。目前轻中度CTS以口服药物、理疗、局部注射类固醇类药物以及针灸等保守治疗为主。笔者采用腹针治疗轻中度腕管综合征,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36例病例共60例腕管综合征均来源于2019年8月至2020年10月北京按摩医院针灸科,按就诊先后顺序通过查随机数字表的方法随机分成腹针组和体针组,每组30例。体针组年龄最小32岁,最大62岁;病程最短3个月,最长6个月。腹针组年龄最小30岁,最大65岁;病程最短3个月,最长7个月。两组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1.2诊断标准

1.2.1诊断标准[1]依据《外科学》第9版关于腕管综合征的诊断标准:①桡侧三个手指指端麻木或疼痛,持物无力,以中指为甚。夜间或清晨症状最重,适当抖动手腕可以减轻,有时疼痛可牵涉到前臂;②拇、示、中指感觉过敏或迟钝;大鱼际肌萎缩,拇指对掌无力;腕部正中神经Tinel征阳性;屈腕试验阳性;③电生理检查:大鱼际肌肌电图及腕-指的正中神经传导速度测定有神经损害。

1.2.2轻中度腕管综合征诊断标准[2]参照顾玉东教授关于腕管综合征的分型:见表2。

1.3纳入标准符合腕管综合征诊斷标准;符合轻中度腕管综合征诊断标准;病程大于3个月;均同意参加临床研究试验。

1.4排除标准近6周因腕管综合征接受其他治疗;拒绝参加实验者;研究期间失访者;合并类风湿性关节炎、糖尿病或者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 颈神经根病、多发性神经病或者近端正中神经卡压患者; 既往有腕管松解术史、腕关节外伤史者。

1.5治疗方法

1.5.1腹针组患者仰卧位,取穴:引气归元、健侧商曲、患侧滑肉门、上风湿点、大陵[3]。操作:穴位局部皮肤常规消毒,选用0.22 mm×40 mm一次性毫针(北京科苑达医疗用品厂,批号A200926)。腹部穴位进针时避开毛孔、血管,手法轻、缓,只捻转不提插或慢提轻插,采用候气、行气、催气三步法,引气归元深刺以调脏腑,滑肉门穴中刺以调经脉,上风湿点穴位浅刺,大陵浅刺。留针20 min。1周3次,共治疗10次。

1.5.2体针组患者仰卧位,取穴:大陵、内关、合谷、外关、阳池,均取患侧。操作:穴位局部皮肤常规消毒,选用0.22 mm×40 mm一次性毫针(北京科苑达医疗用品厂,批号A200926)。大陵与皮肤呈30°角进针,向掌根方向斜刺8~12 mm,有针感即止;其他穴位直刺10~25 mm,得气为度。留针20 min。1周3次,共治疗10次。

1.6观察指标

1.6.1治疗前后临床疗效评估采用数字疼痛评估量表( VAS)[4]评估患者治疗前后的症状改善情况。

1.6.2电生理指标主要检测的电生理指标为正中神经感觉传导速度(Sensory nerve conduction velocity,SCV)。使用肌电诊断仪(丹麦,型号Dantec keypoint)对 CTS 患者进行电生理检查,检查前告知患者检查目的、过程及有无不适、需要配合的具体事项。为保证结果的准确性,将室温控制在 28~30℃之间,肢体温度控制在 32℃以上,并清洁皮肤以降低阻抗。刺激电极:将环状电极置于拇指作为刺激电极;记录电极:位于腕部褶线上方正中神经走行处;参考电极位于记录电极近端,两者相距2~3cm。仪器设置:扫描速度2ms/D,灵敏度5~10u V/D,带通20~10k Hz,刺激脉冲时限0.1ms。

1.7统计学方法采用 SPSS17.0 统计学软件包处理数据,数据以均数加减标准差(mean±SD)表示,数据之间采用配对t检验,所有数据均以P<0.05 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疗效评估结果两组治疗前VAS评分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经过10次治疗,各组与治疗前相比,VAS评分有统计学差异(P<0.05) ,但治疗后腹针组与体针组比较,VAS评分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 。见表3。

2.2两组治疗前后电生理指标比较两组治疗前正中神经感觉传导速度(SCV)无统计学差异(P>0.05)。经治疗后SCV均改善,与治疗前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经过10次治疗,腹针组与体针组比较,二者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2.3安全性比较治疗过程中,体针组有1例单侧腕管综合征患者因无法耐受体针疼痛退出体针组观察。

3讨论

在中医学中,腕管综合征没有具体的名称,根据其症状可归于“痹证”“筋伤”的范畴。《素问·痹论》言:“痹或痛,或不痛,或不仁,……痛者,寒气多也,有寒故痛也。其不痛不仁者,病久入深,荣卫之行涩,经络时疏,故不通,皮肤不营,故为不仁。”《素问·逆调论》云:“营气虚则不仁,卫气虚则不用,营卫俱虚,则不仁且不用。”故本病的成因多为久劳损耗气血,营卫俱虚,加之外感风寒湿邪而导致肌肉骨骼疼痛、麻木不仁、活动障碍。

腹针是通过针刺腹部穴位调节脏腑、经络及相关部位气血功能达到治疗全身疾病的一种特殊针法,其中引气归元由中脘、下脘、气海、关元四穴组成,有培肾固本、补气回阳之功,四穴合用具有益气血、壮筋骨的作用。滑肉门穴属阳明经多气多血,具有通调气血、梳理经气,使之上输下达肢体末端的作用,是引脏腑之气向全身布散的重要穴位。健侧商曲取其“从阴引阳、从阳引阴,以左治右,以右治左”之意,通过调健侧气血達到治疗患侧疾病的目的。上风湿点为腹针特有穴位,具有祛风除湿、化瘀通络的作用。大陵穴浅刺,因腕部远离脏腑,恐脏腑之气达四末已无力,故在局部配穴以引脏腑之气直达病所[4]。

本研究显示无论腹针和体针治疗,均能近期改善腕管综合征症状和电生理。因此腹针可以作为一种有效的保守治疗方法用于腕管综合征的治疗。同时腹针主张无痛治疗,相对于传统体针治疗,患者的接受度更高,依从性更好。由于本研究的条件限制,例如没有辨证分型,只有近期疗效观察,没有远期疗效观察,而这些更能体现腹针疗效优势的地方没有进一步追踪,这也是本研究的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1]陈孝平,汪建平,赵继宗.外科学[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702-703.

[2]顾玉东.腕管综合征与肘管综合征诊治中的有关问题[J].中华手外科杂志,2010,26(6):321-323.

[3]薄智云.腹针疗法[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2:109.

[4]董贵鑫,韩克儒.针刀松解联合中医流派手法治疗腕管综合征的临床观察[J].中医药信息,2016,33(2):81-84(收稿日期:2021-03-10编辑:徐雯)

基金项目:

作者简介:冉群芳(1982-),女,土家族,硕士研究生,主治医师,研究方向为针刺治疗周围神经病的临床研究。 E-mail:ranqf2003@163.com通信作者:

猜你喜欢
腹针
水针结合腹针治疗术后胃瘫综合征验案
腹针结合浮针治疗颈源性耳鸣病案1则
薄氏腹针疗法治疗脑卒中后痉挛性瘫痪的经验
腹针配合神阙灸治疗慢性盆腔炎验案1则
腹针疗法在妇科疾病治疗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基于文献计量学和内容分析法的腹针研究现状与趋势分析
腹针疗法临床应用新进展
腹针疗法的临床应用和研究进展
腹针治疗痛经的临床研究概况
“腹针疗法”课程建设的初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