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超声彩色多普勒技术对2型糖尿病非增殖期黄斑水肿(DME)患者的球后动脉血流动力学和视神经直径监测的应用价值

2021-11-17 23:34吴军刚王瑞王璐
健康体检与管理 2021年6期
关键词:动脉血视神经多普勒

吴军刚 王瑞 王璐

【摘要】目的 探讨分析对2型糖尿病非增殖期黄斑水肿患者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监测其球后动脉血流动力学以及视神经直径的作用。方法本次研究对象均为2型糖尿病非增殖期黄斑水肿患者,共计60例,收治时间范围介于2019年3月到2020年9月之间。在患者入院后,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对患者进行检查,获取患者球后动脉血流动力学各项参数,并监测患者的视神经直径。结果 患者的视网膜中央动脉血流动力学参数为:收缩期峰值流速为每秒(6.43±1.78)厘米、舒张末期流速为每秒(6.43±1.78)厘米、阻力指数为(0.62±0.04);患者的眼动脉血流动力学参数为:收缩期峰值流速为每秒(15.0±9.69)厘米、舒张末期流速为每秒(3.95±1.56)厘米、阻力指数为(0.62±0.04);患者的睫状后短动脉血流动力学参数为:收缩期峰值流速为每秒(9.19±3.81)厘米、舒张末期流速为每秒(3.15±1.40)厘米、阻力指数为(0.63±0.05)。患者的视神经直径为(2.8±0.2)毫米。结论根据本次研究的结果可以确认,对2型糖尿病非增殖期黄斑水肿患者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可以有效监测其球后动脉血流动力学参数改变以及视神经直径,从而为开展对患者的治疗活动提供准确的数据参考。

【关键词】2型糖尿病;血流动力学;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球后动脉;视神经直径;非增殖期;黃斑水肿;监测作用

糖尿病是一种由环境因素与遗传因素在共同作用影响下而引发慢性疾病,患者在发病后将会长期处于高血糖状态,这将会给患者的肾脏、心脏、脑部以及眼球等多个组织和气管造成长期的慢性损害,容易引发患者出现多种严重的并发症,对人体的危害性十分巨大。其中,黄斑水肿属于比较常见的并发症,会极大的损害患者的视力,但是患者在发病后早期,不会感受到明显的症状,随着患者病情的进展,往往发展到中晚期才会被发现,这时不仅治疗难度大幅提高,对患者的损害也更为严重。因此,本文旨在探讨分析对2型糖尿病非增殖期黄斑水肿患者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监测其球后动脉血流动力学以及视神经直径的作用。

1  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对象均为2型糖尿病非增殖期黄斑水肿患者,共计60例,收治时间范围介于2019年3月到2020年9月之间。全部患者中,男性患者32例,女性患者28例,年龄48到76岁,均龄61.5(s=14.5)岁。病程为2年到22年,平均病程为13.2(s=2.6)年。

1.2方法

全部患者均接受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进行检查,在检查前需要将探头频率调整为5兆赫兹到12兆赫兹,检查流程为:在患者接受检查时,需要将其调整为仰卧位,轻闭双眼并使瞳孔保持在直视状态。然后,将探头对患者的上眼睑进行斜切、横切以及纵切扫查,获取患者的眼球及眼眶的二维图像,并使患者的神经眶内段视神经暗区可以清晰的在显示屏上显示,根据获取的图像,分析患者的球后动脉血流动力学参数以及视神经直径

2  结果

患者的视网膜中央动脉血流动力学参数为:收缩期峰值流速为每秒(6.43±1.78)厘米、舒张末期流速为每秒(6.43±1.78)厘米、阻力指数为(0.62±0.04);患者的眼动脉血流动力学参数为:收缩期峰值流速为每秒(15.0±9.69)厘米、舒张末期流速为每秒(3.95±1.56)厘米、阻力指数为(0.62±0.04);患者的睫状后短动脉血流动力学参数为:收缩期峰值流速为每秒(9.19±3.81)厘米、舒张末期流速为每秒(3.15±1.40)厘米、阻力指数为(0.63±0.05)。患者的视神经直径为(2.8±0.2)毫米。

3  讨论

糖尿病作为黄斑水肿的常见致病原因,属于临床上比较常见的一种糖尿病并发症。该并发症会出现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任何阶段,也是导致糖尿病患者失明的主要“元凶”。对黄斑水肿的早期诊断尤为重要,越早为患者确诊,就能越早开展对患者的治疗,从而避免患者出现失明的严重后果。传统的临床诊断方式为眼科检查,根据患者的眼科检查结果,确认患者是否存在眼底病变。但是,对黄斑水肿的早期诊断效果不佳,很容易会出现漏诊或者是误诊的问题。

随着现代影像学技术的发展,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对患者诊断的效果更为理想。尤其是在患者的发病早期,能够有效的对患者的球后血管血流速度进行检测,并能够进行动态化监测,获取患者的实时监测结果,这样一旦发现有任何异常,就能够及时对患者进行干预。有研究资料显示,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进行监测,能够根据患者的眼部血流动力学参数,有效确认患者的病情分期。这是因为彩色多普勒超声能够很好的发现患者网膜毛细血管的血流的轻微变化,一旦其相关参数出现异常,就可以根据监测结果,对患者进行有效诊断,并开展及时的治疗,避免患者的病情进一步发展。

综上所述,对2型糖尿病非增殖期黄斑水肿患者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可以有效监测其球后动脉血流动力学参数改变以及视神经直径,从而为开展对患者的治疗活动提供准确的数据参考。

参考文献:

[1]陈慧.益气养阴明目方联合丹参注射液治疗46例非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的临床研究[J].当代医学,2019,25(14):182-184.

[2]闫文彬.芪明颗粒治疗非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疗效观察[J].黑龙江中医药,2019,v.48;No.307(05):42-43.

猜你喜欢
动脉血视神经多普勒
磁共振血管造影在颈部动脉血管中的应用
发现脑垂体瘤压迫视神经一例
You Must Have A Healthy Diet
视神经肿瘤的CT、MRI诊断
动脉血与静脉血相互转化的演示方法
机械波与光波的多普勒效应公式的相对论统一
急诊患者动脉血与静脉血清血钾的相关性分析
为什么要抽动脉血
《多普勒效应》的教学设计
视神经管减压术在颅脑损伤合并视神经损伤早期治疗中的效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