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时患青光眼和白内障该如何治疗

2021-11-17 23:34何懿
健康体检与管理 2021年6期
关键词:摘除术虹膜继发性

何懿

青光眼和白内障都属于患发风险较高的致盲眼疾,青光眼和白内障都会引起视力下降,并和遗传因素相关。而青光眼属于由病理性眼内压升高引起的疾病,白内障为晶状体光学治疗下降的退行性改变。而当晶状体混浊发生白内障进入膨胀期体积增大时则可能发生白内障膨胀期继发性青光眼。这类患者可能伴有眼痛、头痛、恶心等症状,并出现虹视,如进行眼科检查,检测眼压升高、角膜水肿。但由于临床表现多样,极易发生误诊。当同时患青光眼和白内障,需综合具体情况进行综合分析。

白内障是什么?

白内障是受各种因素影响导致晶状体光学质量下降(晶状体透明度降低、晶状体颜色改变)的退行性改变,致病因素包括:(1)先天性因素;(2)后天性因素:①外伤;②辐射;③中毒等。以晶状体浑浊形态可将白内障分为:(1)出发期;(2)膨胀期;(3)成熟期;(4)过熟期;以晶状浑浊部位又可分为:(1)皮质性;(2)核性;(3)囊下性。主要症状包括:(1)视力下降;(2)屈光改变;(3)单眼复视;(4)视野缺损等,白内障发病较为缓慢,因而在初期很难被发现,可能会并发葡萄膜炎与继发性青光眼。

青光眼是什么?

青光眼属于以病理性高眼压引起的疾病,且具有神经萎缩及视野缺损的共同特征。致病因素:(1)原发性青光眼:属于多基因疾病,与遗传相关;(2)先天性青光眼:受眼部小梁网及前房角发育影响,出现房角、房水排出通道异常;(3)继发性青光眼:①炎症及眼部钝挫伤;②化学物质损伤;③晶状体源性。(4)混合型青光眼:致病因素为两种或多种。常见症状:(1)视力模糊;(2)眼周疼痛;(3)眼内疼痛;(4)眼睛流泪;(5)对光敏感。除此之外还可能伴有疼痛、恶性及眼睛发红等症状。而先天性青光眼则可能出现角膜混浊、斜视等症状。青光眼病变可能累及部位:(1)角膜;(2)虹膜;(3)晶状体;(4)视网膜;(5)视神经。青光眼不会传染,是否能治愈和患病因素有关。原发性青光眼属于终身疾病无法治愈,继发性青光眼则可针对病因进行治疗,具有复发可能。

青光眼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青光眼属于慢性进展性视神经病变,其所导致的视神经损害一般情况下是不可逆的,如未及时采取治疗手段可能会导致视神经进一步受到损害。主要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及手术治疗。药物治疗以迅速控制眼压为主要目的,并为手术治疗做准备。手术治疗包括:(1)周边虹膜切除术;(2)激光虹膜切开术;(3)小梁切开术;(4)小梁切除术;(5)房水引流物置入术;(6)睫状体冷凝术;具体应用情况可根据病因进行选择。其中周边虹膜切除术可解除瞳孔阻滞从而降低眼压,小梁切除术可搭建房水引流通道降低眼压,而激光虹膜切开术在预防青光眼急性发作中多有应用。物治疗包括:(1)β-受体阻滞剂;(2)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3)碳酸酐酶抑制剂;(4)高渗药物。

白内障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白内障治疗包括:(1)手术治疗(超声乳化术与白内障囊外摘除术);超声乳化术操作步骤为:①术前常规检查(眼底及视功能、角膜曲率及眼A/B超检查、晶状体混浊程度及混浊部位检查);②做前房穿刺辅助切口,并注入粘弹剂;③行超声乳化;④抽吸残留晶状体皮质;⑤再次注入粘弹剂、植入人工晶体,封闭切口,电凝止血;(2)白内障囊外摘除术:①术前常规准备;②以开睑器开睑;③以穹窿部为基底的结膜瓣,并沿角巩膜缘平行切开巩膜板层;④穿刺,粘弹剂注入、截囊;⑤挽核、清除皮质、植入人工晶体,缝合切口;超声乳化术视力恢复效果较好,且创口小,白内障囊外摘除术创口相对偏大,恢复效率偏低。(3)药物治疗:白内障患者可能会出现一些紧急情况,如眼痛、眼红及头痛。对此,可通过药物进行紧急处理,应用降眼压、睫状肌麻痹剂及糖皮质激素滴眼液等药物进行对症治疗。此外,还可通过以下几种药物进行治疗:①辅助营养类药物;②醌型学说相关药物;③抗氧化损伤药物;④醛糖还原酶抑制剂;⑤中医中药。

同时患青光眼和白内障应该如何治疗?

当白内障处于膨胀期,晶状体膨胀从而引发眼压升高导致继发性青光眼。对于白内障膨脹期继发性青光眼的治疗,首先要控制眼压,对此可通过降眼压药物降低患者眼压,缩瞳剂使得瞳孔缩小,则可控制眼压,如患者眼压持续增高导致缩瞳剂无效,则可应用高渗剂脱水并联合降眼压药物予以控制。在具体情况中需考虑以下因素:(1)晶状体混浊程度;(2)病程长短;(3)眼压控制情况;(4)虹膜角膜角的改变;(5)对视力恢复要求;如果瞳孔可通过相关措施得以缩小,则可行虹膜周边部切除术,或行白内障摘除术同时进行人工晶体植入,如果患者晶状体混浊程度较为严重,则可行白内障摘除术(在房角为发生器质性闭锁前进行);而患者晶状体状态属于未完全混浊,则可行激光虹膜切除术。如患者病程较长,则考虑白内障摘除联合青光眼外过滤性手术。白内障青光眼联合手术可较好地防止单行白内障手术后的眼压升高,并且恢复效率也更高,一次性完成手术可长期控制青光眼,但对技术复杂性更高,需加强对并发症的研究。

青光眼如何预防?

青光眼的预防工作可从眼压控制、定期复查视野及视神经开始,从而可以尽早发现,采取相应治疗方式。在此基础上,还需保持良好的用眼习惯,避免眼睛长期处于过劳状态,增加青光眼患病风险。对于高发人群,需定期进行眼部检查;对于糖尿病患者,其青光眼发生风险较大,在治疗原发病的同时,定期接受眼科检查,并将自身血糖等指标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

白内障如何预防?

白内障病因复杂,其预防工作可从基因筛查做起排除先天性白内障。对于后天性白内障,则可通过良好的生活习惯及改善生活环境开始。首先,需远离香烟,并注意紫外线照射的防护工作,如外出时可佩戴深色眼镜或檐帽。对于患有糖尿病及高血压的人群,在检查时需注重眼部疾病的检查,并控制血糖等相关指标。此外,对于术后患者,由于难以保证其不会再复发,需谨遵医嘱并定期复查。在此基础上,可优化营养结构,注重相关维生素的摄入(维生素A、维生素C等)。

猜你喜欢
摘除术虹膜继发性
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应用于声带息肉摘除术中的护理效果分析
双眼虹膜劈裂症一例
甲状旁腺全切术对血液透析患者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的疗效观察
高龄患者白内障摘除术的安全性及手术疗效分析
“刷眼”如何开启孩子回家之门
“刷眼”如何开启孩子回家之门
中科虹霸发布超大规模虹膜识别云服务平台
支撑喉内镜下与传统纤维喉内镜声带息肉摘除术的临床疗效对比
两种手术方式对白内障患者手术前后黄斑区厚度变化的OCT观察
酪酸梭菌二联活菌散对小儿肺炎继发性腹泻的疗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