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D-10编码在病案管理中的应用与效果分析

2021-11-17 14:13张雪松
健康体检与管理 2021年6期
关键词:病案编码书写

【摘要】目的:针对病案管理中实施ICD-10编码产生的应用效果做出分析及研究。方法:选择2019年1月到2019年12月本院病案管理中的800份病案作为参照组研究对象,实施常规方法。另外选2020年1月到2020年12月本院病案管理中的800份病案作为分析组研究对象,该组应用ICD-10编码,对比两组管理效果。结果:与参照组相比,分析组病案管理质量问题产生几率均明显更低,P<0.05。结论:将ICD-10编码应用在病案管理工作开展中,可以将其管理效果显著提升,对降低管理质量问题带来积极意义,适合深入普及与推广。

【关键词】ICD-10编码;病案管理;应用效果

病案在临床中的主要作用为:将患者疾病发生发展、入院接受临床诊治的全过程加以详细记录,其不但能够有效辅助医务人员将患者既往治疗情况以及病情进展情况加以了解,同时还能够对科学探索患者病情发展规律提供有效的参考资料。同时,当医患发生纠纷问题时,病案也能够成为一种重要的法律证据,因此其在不同方面都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不过在实际工作开展中,受多种因素(如医务人员日常工作繁忙)的影响,往往容易造成病案质量不佳等问题的出现,不但会对患者临床诊治工作产生诸多负面影响,也可造成病案使用价值的进一步下降。针对这一问题,应当在日常病案管理工作中将管理手段不断完善,其中ICD-10编码主要是从疾病临床表现、病理表现、病因、解剖位置等为出发点,对人类各类疾病开展分类工作,从而形成一种更加有序的组合,然后通过编码的形式将疾病类型进行展示。因此通过ICD-10编码的使用能够将病案科学分类,从而促进管理质量的提升,本文将对此展开进一步分析,内容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将1600份病案视为研究对象,研究起始时间为2019年1月,研究终止时间为2020年12月,其中2019年1月到2019年12月共计800份,涵盖儿科、妇产科、普外科、心血管内科以及其他科室,其病案数量分别为250份、220份、130份、110份、90份,该组为参照组。另外在2020年1月到2020年12月同样共计800份,涵盖儿科、妇产科、普外科、心血管内科以及其他科室,其病案数量分别为260份、225份、115份、105份、95份。两组基本资料在接受比对分析后显示为P>0.05,具有可比价值。

1.2方法

在2019年1月到2019年12月期间,参照组病案管理工作实施常规方法,在2020年1月到2020年12月期间,分析组病案管理工作实施ICD-10编码管理方法,其内容如下:(1)加强人员培训工作。分批次为医务人员进行病案书写的培训工作,培训期间重点针对ICD-10编码重要性、相关书写方法、原理等内容进行讲解,确保其病案书写能力可以得到进进一步提升。另外针对本院实习人员同样需要加强相关培训工作,确保病案质量问題能够有效降低。(2)加强人员之间的沟通工作。开展此项工作内容,主要是通过不断强化医务从业者以及编码工作人员之间的交流及沟通而实现,在此过程中,编码工作人员需要将ICD-10编码重要作用向医务从业者进行普及,并将存在的问题及时提出与改正,降低相同问题重复发生的几率。(3)对病案书写质量意识不断强化培养。此部分工作内容要求院方需将宣传工作不断强化,并重点宣传病案书写质量的重要性,经反复多次宣传普及后,强化医务从业者的病案书写质量意识。

1.3观察指标

对两组病案管理质量问题产生几率展开分析和研究,其内容主要涵盖病案书写内容规范性差、病案内容填写错误以及病名次序填写不合理。

1.4数据处理

本次选用的数据处理软件为SPSS19.0统计学软件包,计量资料选用平均值±标准差的方法表达,计数资料选用百分比的方法表达,前者检验方法为t检验,后者检验方法为卡方检验,若组间统计学差异有意义,则用P<0.05代表,相反,若统计学差异无意义,则用P>0.05代表。

2结果

分析组各项病案管理质量问题产生率相较于参照组显著更低,P<0.05,如表1所示。

3讨论

目前,我国医疗事业已经进入到快速发展阶段,病案管理质量问题开始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由于病案在临床中不但能够提供患者病情发生发展的重要依据,同时也是法律证据中非常关键的内容,因此需要在日常工作中不断强化其管理质量。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医务人员的工作较忙,且工作内容较为复杂,所以会受到多种不同因素的影响而导致病案质量不佳等问题的出现,对患者诊疗工作的开展带来不利,同时其应用价值也会大打折扣。针对于此,需通过对现阶段常规方法下存在的常见问题加以分析,并应用科学的管理手段加以改进。

常见问题分析:第一,在实施病案管理过程中,常因病案书写内容规范性差而出现质量问题,一旦产生,则将会导致临床医生对患者疾病产生错误的判断,使其临床诊断及治疗工作受到影响。第二,受病案内容填写错误的影响而产生病案质量问题,其属于病案质量问题中较为严重的一种,这一问题的出现,则非常容易造成患者病理诊断错误率进一步提升,也会对患者出院诊断造成一定的影响。第三,病名次序填写不合理,患者在入院接受诊治后,其病症往往并不单一,会出现合并疾病的情况,针对这一现象,需要将核心重点放在疾病的主次关系进行病案填写,并按照主要诊断原则按照顺序对疾病名称进行填写。但是实际工作中,一些医务人员会对此产生忽视,对各种合并疾病的名称随意填写,不但会导致病名出现主次颠倒的情况,同时还会使医生在后续诊治过程中对疾病关系产生错误的判断,对患者临床诊治带来一定的影响。

针对以上问题,本院从2020年1月起将ICD-10编码管理应用在实际工作中,此项工作内容主要是将导致患者产生疾病的原因、病理特点、临床症状表现特点等为核心,把同一类疾病进行总结归纳,进而成为一个具有顺序特点的组合。随着临床工作开展的不断深入,其在实际应用中已经具有了诸多优势,该管理方法的实施能够将现阶段病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良好改善。例如,通过强化人员培训的方式,能够使所有从业人员对于ICD-10编码的重要性不断重视,从而在实际应用中能够更加科学有效的开展病案书写工作,确保其质量得到进一步提升。通过强化人员之间的沟通工工作,能够确保编码人员同医务工作者可以更加深入的沟通交流,使ICD-10编码管理可以进一步被灵活运用,同样可将将病案管理质量显著提升。通过将培养病案书写质量意识等工作的进一步强化,可以利用微信群、工作会议等多种形式促进其书写质量意识的提升。虽然应用后书写质量问题得到有效控制,但是依然存在质量不佳的情况,对其进行分析,主要可能与ICD-10编码分类管理工作仍需进一步完善有关,因此还需不断强化提升分类管理效果。

在开展医院病案管理工作过程中,为确保ICD-10编码更加规范,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1)确定主导词,即对疾病名称进行表述的关键词,例如:在细菌性肺炎病案中,应当将主导词设定为“肺炎”,在结核性脑膜炎病案中,应当将主导词设定为“结核性”等。(2)通过字母索引进行对应编码的查找,确定好疾病名称主导词以后,可以通过字母索引表进行相应编码的查询。(3)核对编码,为进一步验证编码是否正确,需要经由编码从业人员针对已查到编码的类目表中进一步强化核对工作。(4)关于肿瘤病案的编码工作内容,通常情况下肿瘤病案编码有两个,因此需要通过反复查询的方式进行确认,具体确认方法可以通过上一步骤再次开展。常用的工作形式主要可以包括以下几点:其一,病案编码均有专业编码人员设定,该方式主要的优点为具有较高的针对性,对于常见问题能够及时发现,并采取有效的沟通及处理措施。其二,通过计算机将编码录入,主要运用病案统计软件中相关编码展开记录,并将其编码录入至病案首页。其三,计算机录入人员与专业编码人员合作的方式将录入工作完成,主体为计算机,并依靠人工辅助。

数据统计结果显示,对比两组病案管理质量问题产生几率,分析组病案书写内容规范性差、病案内容填写错误以及病名次序填写不合理等问题的产生几率均显著较参照组更低,P<0.05。深入分析后可知,目前医院在应用ICD-10编码以后,其医院病案质量可以得到良好提升,从而将病案质量相关问题有效控制。

综上所述,在病案管理中,通过将ICD-10编码融入其中,可将病案管理质量有效改善,使不良事件的发生得到有效控制,适合进一步深入探究与普及。

参考文献:

[1] 滕燕飞,吴韫宏,何美娜,等. 医院精细化管理变革之门急诊电子病历疾病诊断名称与ICD-10编码对应性研究[J]. 现代医院,2020,20(9):1335-1338.

[2] 周婧雅,张萌,罗佳琳,等. 垂體腺瘤激素分泌功能ICD-10编码在住院病案首页应用的准确性研究[J]. 中国病案,2019,20(8):26-29.

[3] 陈垚,郑东颖,马志晖,等.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ICD-10与ICD-11编码异同及与最新临床指南的对比分析[J]. 中国病案,2020,21(3):25-28.

作者简介:张雪松(1990.1),汉,北京,初级师,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社会医学与卫生信息管理

猜你喜欢
病案编码书写
住院病案首页ICD编码质量在DRG付费中的应用
基于PDCA循环理论的病案首页质量控制
病案数字化质量控制研究
书写要点(十)
养成书写好习惯
高效视频编码帧内快速深度决策算法
书写春天的“草”
My Story以笔相伴静书写
不断修缮 建立完善的企业编码管理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