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期被动吸烟对妊娠并发症及不良出生结局的影响及其机制

2021-11-17 14:13张民黄波
健康体检与管理 2021年6期

张民 黄波

【摘要】我国女性吸烟人数不多,但在庞大的吸烟人群背景下,女性被动吸烟极其普遍。妊娠是女性特殊的生理状态,对烟草烟雾暴露可能更敏感,并可能因此增加常见妊娠并发症如早产、妊娠期高血压、妊娠期糖尿病等以及不良出生结局如新生儿窒息、出生缺陷、先兆流产、低出生体重等的发生风险。本文综述了被动吸烟与常见妊娠并发症和不良出生结局的关联及其可能机制,为控烟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被动吸烟;妊娠并发症;不良出生结局

中图分类号:R714.2      文献标识码:A

前言

妊娠并发症(早产、先兆流产、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高血压等)、不良出生结局(胎儿生长受限、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等)均增加了围生期孕产妇及婴儿的死亡率,是关系到国民人口素质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

研究表明,环境的理、化、生物和遗传因素暴露可增加妊娠并发症及不良出生结局的风险。据估计,我国吸烟人数高达3.5亿,在庞大吸烟群体的背景下,女性被动吸烟极其普遍,增加妊娠并发症、不良出生结局风险。因此,为了引起社会各界的重视,现从孕期被动吸烟影响妊娠结局作为切入点,作以下综述。

1 孕期被动吸烟对主要妊娠并发症及不良出生结局的影响及其机制

2010年全球成人烟草调查显示,我国72.4%的非吸烟者暴露于ETS,其中约1亿妊娠期女性暴露于ETS,且约有60%-75%的非吸烟妇女在孕期暴露于ETS。孕期ETS暴露可导致流产、早产、新生儿窒息,增加低体重儿发生率。大量国内外研究表明,孕期ETS暴露是自然流产、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和其他多项妊娠合并症的重要危险因素,可导致死胎、死产、出生缺陷等不良出生结局。

2孕期被动吸烟与主要妊娠并发症

2.1早产

早产(preterm birth,PB)与吸烟、感染、酗酒、多胎妊娠、凝血异常等原因有关。其中,孕期ETS暴露是导致PB的重要原因,与香烟中的有害物质通过内皮细胞及单核细胞分泌IL-6、TNF-α等,产生过多会使胎儿失去免疫保护并开始被母体内源性免疫破坏有关。研究指出,ETS暴露使其血液中碳氧血红蛋白含量增加,致孕妇体内低氧,影响胎盘功能,进而导致PB。

2.2 妊娠期高血压

研究发现,ETS暴露组孕妇的妊娠期高血压(gestational hypertension,GH)的发生率较无ETS暴露组显著增加。可能是由于尼古丁通过减轻肾脏和肝脏的缺血再灌注损伤,减轻胎盘缺血引起的全身补体激活和高血压。氧化应激被认为是导致内皮功能障碍和GH的主要因素。

3妊娠期糖尿病

有研究指出,超过90%的糖尿病孕妇为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ETS暴露已被证实是发生GDM的危险因素,与以下原因有关:ETS暴露者吸入的尼古丁导致机体胰岛素敏感性受损;尼古丁等有害成分使升糖激素水平上升和胰岛素抵抗;ETS暴露引起以胰岛素抵抗为主的代谢异常,显著增高甘油三酯、总胆固醇水平,降低高密度脂蛋白,从而使得血糖升高;尼古丁损害胰岛素受体敏感性、胰岛β细胞功能,引起交感神经兴奋,致使胰岛素作用的强效拮抗剂儿茶酚胺释放增多。

3.1子痫前期

子痫前期(PE)是引起孕产妇和围产儿发病和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虽然PE的发病机制尚未清楚,但研究发现孕期ETS暴露可降低PE的风险,可能与以下原因有关:①尼古丁可通过α7-nAChR和抑制促炎細胞因子的产生,导致VEGF / sFlt-1比值升高,拮抗促血管生成及抗血管生成因子之间的失衡状态,减轻由胎盘缺血引起的高血压,从而降低PE发病风险;②尼古丁可通过抑制内皮细胞和中性粒细胞表面黏附因子的表达,减少白细胞与内皮细胞的粘附,降低内皮细胞损伤的风险;③香烟烟雾中CO使胎盘血管舒张,降低血管紧张度和抑制炎症级联反应;④吸烟女性胎盘组织中氧化应激水平降低,可能与吸烟增加镉暴露,诱导金属硫蛋白的合成及其抗氧化作用有关;⑤吸烟可能抑制免疫细胞功能,也可能影响Th1和Th2反应,从而对PE呈现保护作用;⑥吸烟有可能由于导致早产,从而减少囊胚浅着床的妊娠发展为PE的机率。

3.2孕期被动吸烟与主要不良出生结局

3.2.1 新生儿窒息

研究表明,孕期ETS暴露使不良妊娠结局显著增多,其中包括新生儿窒息(neonatal asphyxia,NA)。可能是由于产前尼古丁暴露通过nAChR来改变呼吸和通气对压力的反应所致。

3.2.2 出生缺陷

香烟烟雾中有害物质可引起胎盘改变,降低胎盘血管形成及损害血管,导致胎盘钙化,进而影响胚胎宫内养分供给,造成胎儿发育。此外,香烟烟雾中的一氧化氮、尼古丁等可刺激子宫肌肉及血管收缩,导致子宫缺血缺氧,间接影响胎儿生长,造成胎儿畸形、宫内生长受限。

3.2.3 前兆流产

先兆流产发生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如子宫内环境异常、外环境因素、内分泌功能异常、免疫功能不全、不良嗜好等,其中ETS暴露对产妇先兆流产发生有明显影响。尽管ETS暴露已作为先兆流产的危险因素,但具体机制尚不清楚。

3.2.4低出生体重

研究发现香烟中的有害物质可通过胎盘屏障进入胎儿血循环影响胎儿,使新生儿体重平均降低237~391g。其中,氰化物可抑制细胞色素酶的活性,CO可降低血红蛋白与氧的亲合力,并抑制碳酸酐酶的活性影响细胞呼吸,使胎儿慢性缺氧。尼古丁可使血液呈高凝状态,并使周围血管收缩使胎盘血流灌注下降,从而影响营养物质的转运,并使孕妇食欲下降及血容量减低间接影响胎儿生长。

四、结语

吸烟对健康的影响已得到广泛研究,但被动吸烟对健康产生的危害尤其是机制研究尚处于起始阶段。由于我国妇女儿童吸烟人数较少,但在庞大的吸烟人群背景下,被动吸烟对妇女儿童健康的影响应受到高度重视。妊娠是女性特殊的生理状态,烟草烟雾暴露所造成的健康效应一方面不仅涉及母体,而且还可能涉及更敏感的胎儿发育,另一方面通过妊娠并发症和不良出生结局不仅危害围生期母婴的生命安全与健康,而且还增加孕产妇及其后代以后慢性疾病如心血管性疾病、糖尿病、肿瘤等的风险,从而造成深远的影响。被动吸烟的暴露和效应生物标志物、烟草烟雾对特殊人群如妇幼、慢性疾病和老年人群等健康的影响、烟草烟雾的生殖毒性和遗传毒性等远期效应等是今后的研究重点。

参考文献

[1] 张百惠. 山东省部分地区孕妇孕期被动吸烟情况调查及其对妊娠结局的影响[D]. 山东大学, 2018.

[2] 王雪茵, 张小松, 周敏, 等. 孕期被动吸烟对妊娠并发症及妊娠结局的影响[J]. 中华疾病控制杂志, 2020, 24(04):419-423.

[3] 姜琳琳, 刘禾延, 马志杰, 等. 黑龙江省室内公共场所二手烟暴露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健康教育,2021,37(01):48-51+56.

[4] 王畅, 王声湧, 董晓梅. 孕妇被动吸烟对妊娠结局及后代健康的危害[J]. 中华疾病控制杂志, 2010, 14(11):1142-1145.

[5] 葛新, 郑频频, 傅华. 被动吸烟尼古丁及其代谢产物的暴露评价[J].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2011, 21(07):1840-1842.

[6] 雷雅静, 周丽芳, 王安行, 等.可替宁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其在免疫学检测中的应用[J].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2020,49(06):765-771.

[7] 杨功焕. 2010全球成人烟草调查中国报告[M]. 北京: 中国三峡出版社, 2011:17-19.

[8] 李照青, 戴亚欣, 赵亚玲, 等. 中国妇女孕期被动吸烟与不良妊娠结局关系的Meta分析[J].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15,15(07):816-823.

[9] 徐慧. 2241例孕妇孕期被动吸烟情况调查及对妊娠结局的影响[J].实用预防医学,2020,27(03):340-342.

[10] Eliana Ein-Mor, Tamar Berman, Zohar Barnett-Itzhaki, et al. Newborn infant urinary cotinine and birth outcomes in the Jerusalem Environment Mother and Child Cohort Study. 2019, 222(7):1054-1058.

[11]何永華, 韦榕静, 谭盛葵, 等. 孕妇早产的社会和行为影响因素[J].环境与职业医学,2016,33(2):147-151.

[12]Gould GS, Havard A, Lim LL, The Psanz Smoking In Pregnancy Expert Group, Kumar R. Exposure to Tobacco, Environmental Tobacco Smoke and Nicotine in Pregnancy: A Pragmatic Overview of Reviews of Maternal and Child Outcomes, Effectiveness of Interventions and Barriers and Facilitators to Quitting. Int J Environ Res Public Health. 2020 Mar 19;17(6):2034.

[13]王海兰, 乔宠. 被动吸烟与妊娠期母体并发症的关系[J].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2016, 32(4):376-378.

[14]陈勇南, 金萍. 不同妊娠期接触环境烟草烟雾对妊娠结局的影响[J]. 浙江实用医学, 2017, 22(4):238-240.

[15] 杨兴爽, 周连香. 妊娠期糖尿病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计划生育和妇产科,2018,10(05):92-96.

通讯作者:黄波  桂林医学院 255934125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