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侠之问与法律之思

2021-11-18 02:07蒋海松
十几岁 2021年24期
关键词:冤案笑傲江湖武侠

文/蒋海松

“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金庸先生以十五部小说构建起一个刀光剑影的武侠世界,也留下了武侠与法律的复杂纠结。一般人认为武侠是典型的反法治之作。但如果放宽法律的视野,会发现武侠小说有丰富的法律资源。

第一,张扬正义与公平的法律价值。华罗庚曾说过:“武侠小说是成人的童话。”武侠小说之所以流行,主要原因是满足了人们对正义的想象。当制度失效时,人们只能寄希望于江湖侠客实现正义。金庸笔下的大侠,萧峰、杨过、郭靖、洪七公等都是行侠仗义之侠,用自己的刀剑捍卫着天地正义之道。武侠以另一种方式张扬正义。

第二,批判专制与权力腐蚀。相对于一般以娱乐化为主的武侠小说,金庸的小说有着鲜明的政治指向。在《笑傲江湖》中,江湖世界明显是权力世界的投射。东方不败、任我行争夺教主宝座,幻想“千秋万载”,成为专制化的权力魔鬼。金庸事实上触及到了“权力产生腐败、权力败坏人性”等典型的法理问题,并从反向的角度表达了必须监督防范权力的法律思考。

第三,追求自由精神与独立人格。金庸笔下的侠客快意恩仇,独来独往,展现了自由风范。如神龙见首不见尾的风清扬,冲击礼法的杨过,不染世俗的小龙女,达观自在的周伯通……都体现了自由之风,体现了“人”的觉醒。

第四,揭露冤案,呼唤善治。金庸的小说中处处有冤案,展现了法制衰败的可怕和对法制清明的向往。《连城诀》中,狄云被大师伯冤枉、被师父误会、被师妹误会、被爱情伤害、被人陷害抓进监狱,监狱里所见亦全是冤案。

第五,呈现了丰富的江湖规矩与纠纷解决机制。如《书剑恩仇录》展现了江湖团体红花会的管理规则,《倚天屠龙记》以武林大会的方式确定屠龙刀归属,《雪山飞狐》通过江湖决斗解决争议,《射雕英雄传》以华山论剑确立武林权力格局……这些措施有反法治的一面,但也可视为一种民间法资源。

第六,洞察人性与制度的复杂博弈。法律立足于人性之上。金庸武侠小说有它自身的逻辑架构与生活方式。它在深层心理中映现着国人的普遍生存体验:生与死的较量,善与恶的对立,恩与怨的交替,男与女的纠缠……

江湖的极端生存状态,为理解制度、建构人性思辨拓宽了深度。当然,金庸武侠中也呈现了很多反法治因素,如无视制度、权力斗争、正义异化、非黑即白等,这归根结底是一种反法治纠纷解决机制。或许,金庸通过一个血腥的江湖警醒世人,只有以法为剑,才能笑傲江湖。

猜你喜欢
冤案笑傲江湖武侠
武侠风
聚焦张玉环冤案
极限之光
武侠影后郑佩佩
“制造”杀人犯
兰花
植根于社会机制的一种不幸
笑傲江湖
笑傲江湖
笑傲江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