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夯实师生信任的地基

2021-11-18 22:53郑凤霞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1年129期
关键词:师生笔者交流

郑凤霞

“动人以言者,其感不深;动人以行者,其应必速。”教师对学生的教育影响往往发生在与学生互动的每一个细节中。因此,如何拉近师生间的距离,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充分发挥教师的“身教”作用,值得引起每一位教师尤其是班主任的重视。

一、魅力课堂——创设学生展示的舞台

小学阶段,班主任大多也是科任教师,因此,课堂是加强师生之间沟通与交流的有效途径之一。学生的连续注意力时长有限,在备课阶段,教师应充分考虑学生不同的学习风格进行教学活动的设计。比如,对于视觉型学习风格的学生而言,一个生动的小视频能够迅速将其注意力拉回到课堂中来;对于动觉型的学生来说,一个需要肢体参与的小活动便能够充分调动起其课堂参与的积极性。

授课环节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在课堂上,教师清晰精彩的语言,流畅缜密的思维以及渊博的知识都会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发展,师生之间在进行传递知识的同时也有了一定的心灵与思想的沟通。课堂上的教学评价是最体现教师教育智慧的部分,积极正向的评价语言能够促使学生勇于自我突破。

打造有魅力的课堂,学生不仅能够转变学生的学习态度及学习行为,教师灵动的教学智慧也会对学生产生一定的崇拜心理,可以为师生之间的良好沟通做好铺垫。在授课的过程中,教师要依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有效提问,对于不爱发言的学生要进行鼓励,使其能够大胆尝试,并且要对其进行赞扬,帮助学生树立信心,从而使其渴望通过回答问题来与教师交流。

二、一视同仁——发掘学生发展的潜力

由于家庭背景不同,接受教育的环境不同,小学阶段的学生在学习以及身心发展上往往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性。在传统的教育中,一些学习能力欠佳,行为习惯尚未养成的学生,相对来说没有行为习惯好、成绩优良的学生那么容易得到教师的关注与赏识。

小学阶段是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缺乏关注会极大地限制学生的身心发展,使其产生自卑心理。大量的教育实践告诉我们,教师若是真正爱护学生,那就要首先理解学生的情感,尊重学生的人格,在平等的立场上与他们谈话、与他们交往,在交往当中寻找教育契机。

笔者所带的班级中的小A特别好动,平时经常会有学生来投诉——“他上课总是动来动去响我学习,我不愿和他一起坐。”“他坐我后面,经常用铅笔在我衣服上写字。”刚开学两个星期就换了好几个同桌。同时他嫉妒心很强,看到别的同学买新書或作业本,他总是想办法去破坏。班上同学都不喜欢他,教师的批评也让他有了“破罐子破摔”的想法。

一天,笔者在检查学生家庭作业的时候,发现一学生的作业本被彩色笔画得很脏。笔者把这个学生找来问她怎么回事,她说是小A趁她下课不在的时候画的。于是,笔者把小A找来,笔者当时没有大声斥责他,而是心平气和地说:“你觉得这位同学的字写得怎么样?”“写得很漂亮。”笔者紧接着问:“这么漂亮的作业你怎么忍心去破坏。”他非常理直气壮地说:“因为她的作业写得很很漂亮老师经常表扬她,而我的作业老师从来没表扬过。”从与他的谈话中使笔者明白了这是一种不平衡的心理,是一种嫉妒心在作怪。笔者笑着对他说:“老师知道你是一个非常上进的学生,你也想像这位同学一样把作业写工整,受到老师的表扬。你的心情老师可以理解,可是你选择的方法不对。请你分析一下,是默默地向这位同学学习,还是偷偷地去破坏人家的作业?”笔者实际上采用的是一种激将法迫使他选择一种正确的方法达到自己的目的。

后来,每次检查家庭作业的时侯笔者都会在他的作业本上写上鼓励的话语。比如,“你最近的字写得越来越好!你已经进步了,加油!”一个学期下来他的字的确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现在还当上语文小组长,学习工作热情高涨。

每个学生都渴望被看见、被赏识,教师的评价和引导会对他们形成前潜移默化地影响。所以,我们对待班级的学生要一视同仁,平等对待,尤其对于学习成绩较差的要给予鼓励,增强学习的动力和信心,成为学生的“朋友”而不是管理者。

三、良性沟通——打破师生间的屏障

良性的师生沟通,既要对事,也要对人。通常意义上的师生沟通模式都是“教师说学生听”的单项沟通,这种沟通模式下的信息传递效率低下,往往是教师口干舌燥,学生默默不语。良好的沟通建立在充分信任的基础之上,即教师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成长过程中的错误,而学生相信并愿意向教师寻求帮助。建立此种关系非一日之功,需要教师首先建立起积极的学生观。除此之外,在与学生的日常沟通中切忌咄咄逼人,凡事从自己的角度去了解学生的本意,多采用启发式的提问方式,给予学生自主梳理反思的时间与可能。同时,教师还应注意在语言上尊重学生,不诋毁挖苦学生,让学生从教师的言语态度中重建自信。除此之外,教师应适时地给予学生可行性的建议,与学生共同商讨下一步的整改方案,并给予及时积极的反馈指导。

除了日常的口头沟通,书面沟通在师生的交流中也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班主任是班级的管理者,对此在学生的心理有着一定的威严,同时也会使其产生恐惧的心理,从而在出现问题时不敢与班主任进行直面的交流,而书面沟通则可以成为师生交流的桥梁。当遇到问题时可以运用书信或是纸条的形式进行交流。此种方式可以有效地增强师生之间的交流,避免因为惧怕而不敢开口的问题,使其能够敞开心扉,同时也有助于教师对学生进行引导,使其能够充分认识到自身所存在的错误,并及时加以改正,也有助于形成一定的鼓励,使其在学习的过程中充满信心,有直面困难的勇气,从而使沟通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在与学生进行书面沟通时,以下几个细节需要格外注意。首先,对于不同年龄的学生,教师的书写要给学生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比如,对于低年级的学生,个别生字可以在旁边批注上拼音。工整的书写,规范的修改符号是对学生书写习惯潜移默化的引导。其次,与当面沟通不同,书面交流可保持的时间更加长久。因此,在与学生进行书面沟通时,教师可以不局限于当下亟待解决的问题,内容可以更多指向未来。或许,当时学生并不能完全领会,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教师亲笔书写的信笺可能会成为学生成长路上的明灯,时时回味,年龄渐长,感悟愈深。最后,书面沟通是一种一对一的私密沟通方式,交流过程的仪式感与私密性是保证沟通内容真实、走心的基础。教师应该珍视学生给予自己的信任,注意保护学生的隐私,如有必要寻求外界支持,也应充分考虑学生个体的心理状态斟酌决策。

小学班主任是学校教学活动以及班级管理的主力军,同时对教学质量以及学生素质的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发展为教育教学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在教学的过程中不仅要提升学生的成绩,更要促进其素质的培养,小学阶段的学生身心发展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因此班主任的工作难度与强度也会比较大,师生间的沟通与交流不仅会使教师对学生更加了解,同时也会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对此教师要尊重其主体地位,掌握一定的沟通技巧,促进其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钟志贤.多元智能理论与教育技术[J].电化教育研究,2004(3).

[2]罗茜.核心素养视角下小学班主任的专业化发展[J].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2017(3308):100-103.

[3]吴艳,李雯琪.乡村小学班主任时间管理的现状与思考[J].教学与管理,2019(15):26-30.

[4]陈殿文,罗经银.新时代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华夏教师,2019(17):83-84.

责任编辑  梁国胜

猜你喜欢
师生笔者交流
如此交流,太暖!
老师,别走……
换位思考,教育更精彩
首届“接班人”杯广西中小学师生书法作品展示
老师,你为什么不表扬我
首届“接班人”杯广西中小学师生书法
交流平台
交流平台
麻辣师生
性能相差达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