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肢深静脉血栓介入治疗后尿激酶溶栓护理研究

2021-11-18 08:43常如芳
锦州医科大学报 2021年8期
关键词:下肢深静脉血栓介入治疗

常如芳

【摘要】目的 探究下肢深静脉血栓介入治疗后尿激酶溶栓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20年6月至2021年6月期間登记的41例介入治疗尿激酶溶栓的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n=20)采用常规护理方案,实验组(n=21)实施整体护理方案。本次实验将对比研究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结果 实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0.47%)明显高于对照组,实验组的护理满意度(95.24%)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相对于常规护理模式,将整体护理实施于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介入治疗尿激酶溶栓能够显著改善血管阻塞,可以明显提高治疗有效率,临床价值突出,护理效果理想。

【关键词】下肢深静脉血栓;介入治疗;尿激酶溶栓;护理研究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6-5328(2021)08-065-02

血管壁损伤、血流受阻或血液高凝等原因造成的周围血管疾病称为下肢深静脉血栓,现下介入手术是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主要手段,且术后联合尿激酶溶栓,能够明显改善阻塞,恢复正常血运[1-3]。值得注意的是,尿激酶的使用过程可能存在一定的潜在风险,患者会出现疼痛、出血、肺栓塞等症状,从而降低治疗效果。基于此,本文旨在探究将整体护理模式运用到下肢深静脉血栓介入治疗后尿激酶溶栓的应用效果,现将资料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20年6月至2021年6月期间本院收治41例介入治疗尿激酶溶栓的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方案的不同,随机分为对照组(n=20)与实验组(n=21)。对照组患者的年龄 28~78 岁,平均年龄 (46.74±2.81) 岁,其中男性患者15例,女性患者5例;实验组患者的年龄 28~78 岁,平均年龄 (46.15±2.27) 岁,其中男性患者15例,女性患者6例。对照组与实验组患者基本资料比较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均已知情同意,且报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批。

1.2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模式。

实验组采取整体护理模式,主要内容:第一采取介入护理协助患者做好术前准备工作和术中配合,有效提升介入手术实现效率,然后对患者常见的不良反应,如疼痛、出血、肺栓塞、压疮进行干预,进一步提高治疗安全性,持续观察与重视患肢情况,最后配合饮食护理,防止血栓再次形成,保证患者整体护理的质量与体验感[4-5]。

1.3判定标准

观察与统计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共分3个情况:(1)有效:阻塞部位完全通畅,血流速度恢复正常;(2)好转:血管阻塞明显好转,血流速度比较缓慢;(3)无效:血管完全阻塞,血流缓慢且呈高凝状态;治疗总有效率=(有效+好转)/总患者数×100%。

统计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给患者发放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主要评分为完美(评分≥90分)、良好(评分55-89分)、差(评分<54分);总满意度=(完美+良好)/总患者数×100%。

1.4统计学方法

运用SPSS21.0专业软件来处理与分析数据,计数资料用%表示,使用x2检验;以P<0.05则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则表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情况对比

实验组采取整体护理模式后,其总治疗有效率(90.47%)明显高于对照组(75.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详见表1。

2.2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情况对比

实验组采取整体护理模式后,实验组的护理满意度(95.24%)明显高于对照组(8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详见表2。

3讨论

下肢深静脉血栓主要的临床表现为患部皮肤发紫、肿胀、疼痛或压痛,作为典型的周围血管疾病之一,对患者的日常生活产生巨大的影响,若没有及时治疗,严重时可能会引发静脉溃疡或静脉性跛行,造成重大损害。当下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常采用介入治疗与尿激酶溶栓,但实践过程中尿激酶运用时会造成较多不良反应,所以需要进行相应的护理措施[6-7]。

整体护理模式作为一种遵循现代护理理念,把患者作为核心,从多角度、多时段开展全面且系统的护理干预,达到满足治疗的需求,进一步改善诊疗的效果[8]。本文数据表明,实验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与护理满意度均较对照组更高,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果说明,将整体护理运用于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介入治疗尿激酶溶栓能够显著改善血管阻塞,可以明显提高治疗有效率,临床价值突出,值得进一步推广。

【参考文献】

[1]高文英,蒋艳. 下肢静脉血栓介入治疗后尿激酶溶栓的护理研究[J].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20,5(17):31.

[2]陈静,倪朝民. 重症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评估及其物理治疗的研究进展[J]. 安徽医学,2019,40(11):1291-1294.

[3]邓明影,张蕾,冯晓俊,等. 临床药师参与1例下肢静脉血栓伴肺动脉血栓栓塞症患者华法林个体化抗凝治疗方案的病例分析[J]. 中国药房,2019,30(6):836-839.

[4]刘宇,陈艳. 系统溶栓与综合介入治疗中老年急性混合型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效果[J]. 中国老年学杂志,2019,39(6):1383-1385.

[5]周怡,汪亚兰. 下肢静脉血栓介入治疗后予尿激酶溶栓的护理体会[J]. 心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2019,8(4):204-205.

[6]夏永立. 导管碎栓抽栓联合置管溶栓在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中的应用[J].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2019,22(11):891-893.

[7]张鹏,任虎虎,李晨,等. 改良型抽吸导管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有效性及安全性临床研究[J]. 实用放射学杂志,2019,35(7):1124-1127.

[8]任伟强,徐树彬,曹莉明,等. 机械血栓清除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临床效果观察[J]. 临床误诊误治,2019,32(11):54-59.

猜你喜欢
下肢深静脉血栓介入治疗
老年髋部骨折中运用早期护理干预对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影响分析
骨科患者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护理体会
加味桃红四物汤口服减少全髋关节置换术后低分子肝素钙用量的临床观察
心血管介入治疗后拔管反应的临床研究
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下髋部滑囊炎的介入治疗探讨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和静脉溶栓治疗后心率变异性的影响研究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介入治疗中替罗非班的应用及意义探究
探讨氯吡格雷预防冠心病介入治疗心血管的临床疗效
高海拔地区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彩超检查的临床价值分析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腹部恶性肿瘤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中的诊断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