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酸帕罗西汀与枸橼酸坦度螺酮治疗广泛性焦虑症的效果对比

2021-11-20 08:06陈蓝宝王兆平黄耀鹏傅伟彬
当代医药论丛 2021年21期
关键词:广泛性羟色胺汉密尔顿

陈蓝宝,王兆平,黄耀鹏,傅伟彬

(广东省第三荣军医院精神科,广东 惠州 516157)

广泛性焦虑症是指以自主神经功能兴奋、存在过分警觉为特征的一种慢性焦虑障碍[1]。广泛性焦虑症患者对多种境遇存在过分担忧、焦虑。大部分广泛性焦虑症患者自患病后大部分时间内均存在担忧、焦虑等表现。广泛性焦虑症患者若未接受及时有效的治疗其担忧、焦虑等表现可持续数年,且逐渐加重。临床上对广泛性焦虑症患者多进行药物治疗[2]。枸橼酸坦度螺酮是临床上常用的一种抗焦虑药。盐酸帕罗西汀是苯基哌啶的衍生物。本研究主要是比较使用盐酸帕罗西汀与枸橼酸坦度螺酮对广泛性焦虑症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 年3 月至2020 年8 月在广东省第三荣军医院进行治疗的82 例广泛性焦虑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这些患者的病情被确诊为广泛性焦虑症[3]。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41 例)和观察组(41 例)。在对照组患者中,有男12 例,女29 例;其平均年龄为(42.39±4.56)岁;其平均病程为(13.26±3.11)个月。在观察组患者中,有男13 例,女28 例;其平均年龄为(42.46±4.62)岁;其平均病程为(13.31±3.15)个月。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相比,P>0.05。

1.2 研究对象的排除标准

1)患者对本研究中使用的药物过敏。2)患者存在肝、肾功能障碍[4]。3)患者患有心、脑血管疾病。

1.3 方法

使用枸橼酸坦度螺酮对对照组患者进行治疗。枸橼酸坦度螺酮的用法是:口服,10 mg/ 次,1 次/d。依据患者的病情,为其调整枸橼酸坦度螺酮的使用量,将枸橼酸坦度螺酮的使用量控制在30 ~60 mg/ 次。共治疗3 个月。使用盐酸帕罗西汀对观察组患者进行治疗。盐酸帕罗西汀的用法是:口服,10 mg/ 次,1 次/d。依据患者的病情,为其调整盐酸帕罗西汀的使用量,将盐酸帕罗西汀的使用量控制在20 ~60 mg/次。共治疗3 个月。

1.4 观察指标

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治疗的效果、汉密尔顿焦虑量表的评分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使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评定患者的焦虑情绪[5]。不良反应包括口干、嗜睡、头痛及恶心呕吐。

1.5 疗效判定标准

优异:治疗后,患者汉密尔顿焦虑量表的评分下降≥75%。尚可:治疗后,患者汉密尔顿焦虑量表的评分下降50%~74%。一般:治疗后,患者汉密尔顿焦虑量表的评分下降25%~49%。差:治疗后,患者汉密尔顿焦虑量表的评分下降<25%[6]。总有效率=(优异例数+尚可例数+一般例数)/总例数×100%。

1.6 统计学方法

对本次研究中的数据均采用SPSS 22.0 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 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²检验。以P<0.05 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汉密尔顿焦虑量表的评分

治疗后1 个月、2 个月及3 个月,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汉密尔顿焦虑量表的评分相比,P>0.05。治疗后1 个月、2 个月及3 个月两组患者汉密尔顿焦虑量表的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详见表1。

表1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汉密尔顿焦虑量表的评分(分,± s)

表1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汉密尔顿焦虑量表的评分(分,± s)

分组 治疗前 治疗后1 个月 治疗后2 个月 治疗后3 个月对照组(n=41)28.39±5.11 15.87±4.21 10.85±2.26 5.66±1.02观察组(n=41)28.45±5.19 15.62±4.10 10.54±2.13 5.31±0.96 t 值 0.053 0.272 0.639 1.600 P 值 0.958 0.786 0.525 0.114

2.2 两组患者治疗的效果

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相比,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的效果

2.3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

治疗期间,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的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详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

3 讨论

广泛性焦虑症是最常见的一种焦虑障碍。据统计,广泛性焦虑症的年发生率约为1% ~4%,其终身发生率约为6%[7]。广泛性焦虑症的发生与患者的早期精力、应激性生活时间、神经生物学因素及遗传因素等因素有关。广泛性焦虑症患者可出现负面情绪、眉头紧锁、面肌扭曲、姿势紧张、坐立不安及手心、脚心汗水淋漓等表现。广泛性焦虑症患者存在去甲肾上腺素水平、5- 羟色胺神经递质失调等情况。临床上多使用苯二氮 类药物、三环类抗抑郁剂及5- 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等药物对广泛性焦虑症患者进行治疗。使用苯二氮 类药物对广泛性焦虑症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较好,药物起效快,但改善患者临床表现的作用不稳定,且易使其发生较多的不良反应。夏俊博等[8]的研究结果显示,使用盐酸帕罗西汀与枸橼酸坦度螺酮对焦虑症患者进行治疗的均效果较好,均可改善其焦虑症状。在本研究中,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相比,P>0.05。治疗后1 个月、2 个月及3 个月,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汉密尔顿焦虑量表的评分相比,P>0.05。治疗后1 个月、2 个月及3 个月两组患者汉密尔顿焦虑量表的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期间,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的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枸橼酸坦度螺酮属于抗焦虑药。使用枸橼酸坦度螺酮对广泛性焦虑症患者进行治疗,药物可选择性地作用于其颅内的5-羟色胺1A 受体,与其5- 羟色胺1A 受体相结合,并可选择性地刺激其突触后膜的5- 羟色胺1A 受体,促使其5- 羟色胺受体同突触后膜的5- 羟色胺1A 受体和5- 羟色胺2A 受体相结合,恢复其突触前膜5- 羟色胺能神经细胞上的5- 羟色胺1A 受体的密度,改善其焦虑症状。

盐酸帕罗西汀是苯基哌啶的衍生物。使用盐酸帕罗西汀对广泛性焦虑症患者进行治疗,药物可选择性地抑制其5- 羟色胺转运体的活性,阻碍其突触前膜对5- 羟色胺的再摄取,延长其体内5- 羟色胺发挥的作用,改善其焦虑症状。在使用常规剂量的盐酸帕罗西汀对广泛性焦虑症患者进行治疗时,药物仅会轻微地抑制其去甲肾上腺素和多巴胺的再摄取,不会显著影响其他神经递质的功能。使用口服盐酸帕罗西汀的方法对广泛性焦虑症患者进行治疗时,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可达50%,且不易对患者产生不良影响。使用盐酸帕罗西汀对广泛性焦虑症患者进行治疗时,血浆半衰期长达24 h。使用盐酸帕罗西汀对老年广泛性焦虑症患者进行治疗时,其血浆半衰期会有一定的延长。使用盐酸帕罗西汀对广泛性焦虑症患者进行治疗时,血浆蛋白结合率可达95%,可药物分布于其全身的各组织、器官中,最终大量的药物经其肾脏排出体外,仅有少量的药物随其粪便排出体外。

综上所述,使用盐酸帕罗西汀与枸橼酸坦度螺酮对广泛性焦虑症患者进行治疗时其治疗效果的差异较小,均可改善其焦虑症状,但使用盐酸帕罗西汀对其进行治疗期间其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较低。

猜你喜欢
广泛性羟色胺汉密尔顿
广泛性焦虑障碍中医证候、体质及其关系的研究进展
5-羟色胺对肠道疾病的影响
腹腔镜下保留盆腔自主神经广泛性子宫切除术对宫颈癌患者术后盆底功能的影响
为称呼上诉
习练八段锦对广泛性焦虑症临床疗效的影响
5-羟色胺:肝癌的潜在分子标志物?
产后抑郁症与雌二醇、催乳素、孕酮、五羟色胺水平的相关性研究
宣传工作要把握时代性体现广泛性增强实效性注重长效性
四季在大脑中的物质转换
梦境追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