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减血府逐瘀汤治疗子宫肌瘤患者疗效观察及安全性分析

2021-11-20 23:36江丽
大健康 2021年1期
关键词:子宫肌瘤安全性疗效

江丽

摘 要:目的:探究加减血府逐瘀汤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以来我院就医的78例子宫肌瘤患者(2014年9月11日至2016年11月20日)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对象,对78例子宫肌瘤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常规组39例患者应用常规西药治疗,联合组39例患者在常规组的基础上应用加减血府逐瘀汤治疗,研究对比两组子宫肌瘤患者的子宫肌瘤体积、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联合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2.31%,相比常规组(71.79%)明显更高,P<0.05,且子宫肌瘤体积为(25.24±5.65)cm3,相比常规组明显更小,P<0.05;联合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26%,和常规组(5.13%)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加减血府逐瘀汤治疗子宫肌瘤具有较显著的效果,可有效减小子宫肌瘤体积,且毒副作用较小,安全性较高。

关键词:加减血府逐瘀汤;子宫肌瘤;疗效;安全性

子宫肌瘤属于良性肿瘤,目前,临床治疗该疾病的方法主要包括手术疗法及药物疗法,但较多患者仍希望保留生育能力,因此,较多患者更倾向于保守治疗[1]。我院对子宫肌瘤患者分别实施米非司酮、米非司酮+加减血府逐瘀汤治疗,以探究加减血府逐瘀汤治疗的治疗效果,见如下报道。

1资料和方法

1.1 资料

以来我院就医的78例子宫肌瘤患者(2014年9月11日至2016年11月20日)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对象,对78例子宫肌瘤患者进行随机分组。

常规组39例患者年龄上限和下限分别为53、32岁,年龄均数为(41.75±3.73)岁;患病时间为7个月至5年,平均患病时间为(1.24±0.42)年。

联合组39例患者年龄上限和下限分别为55、33岁,年龄均数为(41.81±3.69)岁;患病时间为8个月至6年,平均患病时间为(1.30±0.35)年。

常规组和联合组患者的资料经统计发现无明显区别,P>0.05,组间可对比。

1.2 方法

常规组39例患者应用常规西药治疗,即指导患者睡前口服12.5mg米非司酮,每天一次,经期后服用,连续治疗3个月。

联合组39例患者在常规组的基础上应用加减血府逐瘀汤治疗,米非司酮的服用方法参照常规组患者,同时给予患者加减血府逐瘀汤进行治疗,药方由20g生地黄、20g川芎、15g当归、15g柴胡、15g赤芍、10g枳壳、10g红花、10g桃仁、10g桔梗、10g甘草、5g牛膝组成。若患者体寒,可添加15g小茴香、15g炮姜;若患者气虚,可添加15g黄芪、15g党参,每天水煎一剂,分早晚2次服用,经期后服用,连续治疗3个月。

1.3 评估指标及评估标准

1.3.1 评估指标

研究对比两组子宫肌瘤患者的子宮肌瘤体积、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

1.3.2 评估标准

治疗后,若患者子宫肌瘤体积较治疗前减小大于30%,临床症状完全消失,B超检查显示正常为显效;若患者子宫肌瘤体积较治疗前减小10%-29%,临床症状有所好转,B超显示肌壁回声减弱为有效;未满足上述评估标准或出现加重现象为无效[2];显效率+有效率为总有效率。

1.4 统计学分析

对评定指标选择统计学软件(SPSS20.0)进行统计分析,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研究结果

2.1 比较两组子宫肌瘤患者的临床疗效、子宫肌瘤体积

联合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2.31%,相比常规组(71.79%)明显更高,P<0.05,且子宫肌瘤体积为(25.24±5.65)cm3,相比常规组明显更小,P<0.05,如表1:

2.2 比较两组子宫肌瘤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

联合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26%,和常规组(5.13%)无显著差异,P>0.05,如表2:

3讨论

子宫肌瘤的患病人群以育龄妇女为主,以往,临床治疗子宫肌瘤主要给予患者米非司酮进行治疗,但较多研究显示[3],该药物可在半年内抑制肌瘤生长,但停药后,对抑制肿瘤复发的作用较小。

中医认为,子宫肌瘤主要是由于机体受到外邪入侵、情志失调、气血失和、血行不畅等因素导致淤血积于子宫,长期以往形成癥块所致,因此,中医治疗子宫肌瘤以活血化瘀、破血行气为治疗原则。本研究对子宫肌瘤患者分别实施米非司酮、米非司酮+加减血府逐瘀汤治疗,其中加减血府逐瘀汤中的红花、桃仁、赤芍具有活血化瘀、破血行气的功效;牛膝具有活血通经、温经止痛的功效;生地、当归具有滋阴养血的功效;柴胡具有疏肝解郁、升达清阳的功效,与桔梗、枳壳同用,具有疏肝理气、消滞祛瘀的功效,而甘草具有调和诸药的功效,全方合用可起到活血化瘀、破血行气的作用。

对此次研究结果进行对比发现,联合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2.31%,相比常规组(71.79%)明显更高,且子宫肌瘤体积为(25.24±5.65)cm3,相比常规组明显更小,这提示在米非司酮的基础上,对患者加用加减血府逐瘀汤治疗可显著减小子宫肌瘤体积,缓解临床症状,有助于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研究发现,联合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26%,和常规组(5.13%)无显著差异,这提示对患者加用加减血府逐瘀汤治疗不易增加患者发生毒副反应的机率,药物的安全性较高。

综上所得,加减血府逐瘀汤治疗子宫肌瘤具有较显著的效果,可有效减小子宫肌瘤体积,且毒副作用较小,安全性较高。

参考文献

[1]李红卫.加减血府逐瘀汤治疗子宫肌瘤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评价[J].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2016,3(2):54-55.

[2]陈喻萍.加减血府逐瘀汤治疗子宫肌瘤患者疗效观察及安全性评价[J].湖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4,16(4):34-35.

[3]宋芳.中药消瘤汤配伍米非司酮对子宫肌瘤患者子宫及肌瘤体积及激素指标水平的影响[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6,25(14):1558-1560.

猜你喜欢
子宫肌瘤安全性疗效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出血的疗效观察
中医治疗糖尿病的疗效观察
长效胰岛素联合口服降糖药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与安全性
以苦参为主治疗心律失常的疗效观察
补锌在小儿腹泻治疗中的疗效观察
西药临床应用中合理用药对其安全性的影响
关于桥梁设计中的安全性与耐久性问题的几点思考
临床护理路径在子宫肌瘤患者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
研究B超在妇女子宫肌瘤鉴别诊断当中的临床应用
腹腔镜下行子宫肌瘤剥除术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