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商务环境下企业物流管理模式的改变

2021-11-23 02:50张海瑞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21年11期
关键词:电子商务物流客户

张海瑞

(山西药科职业学院,太原 030000)

0 引言

随着人们购买需求的提升,物流市场得以迅速扩大,物流企业也随之激增,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为了追求更高的物流效率,物流企业逐渐开始引入更加先进的、智能化技术,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企业物流市场的发展。电子商务的出现为物流行业提供了一个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也为物流管理带来了新的挑战和发展机遇,通过利用电子商务模式,物流管理的便捷性得以提升,管理质量也得以提高,使物流管理中最重要的三种要素即物、资金和信息实现了融合统一。对物流管理全过程进行协调,确保了三者的高度一致性,进而满足客户的多元化需求,是极为有效的管理手段。在电子商务环境下企业物流管理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亟待解决,企业物流管理模式需要进行适当的改变。

1 电子商务环境下企业物流管理的特征

在电子商务环境下企业物流管理呈现出与以往区别更大的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具有信息化的特征。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不仅为人们提供了更加自主的购买渠道,改变了人们的资金支付方式,而且也促使物流运营模式发生了改变,从物流信息的传递到物流管理体系的构建都逐渐融入了信息化技术。物流管理人员能够更加便利地对物流工作进行合理安排,精准判断货物送达时效,解答客户的多种问题。客户能够及时了解物品的运输情况,掌握最新的物流信息,物流企业的管理效率、客户满意度、物流服务水平也得到大幅度提升。

二是具有网络化的特征。电子商务环境下物流管理工作依托于网络开展,这一过程中对网络的应用是十分必要的,通过构建网络化的信息交互系统,物流信息才得以有效传输。并且网络化的物流管理能够及时收集整合物流信息,基于对物流信息的智能化分析还能更进一步合理改善物流过程,有利于提高物流管理的准确性和自动化水平。除了能够保障物流管理的效率和管理水平,物流管理网络化还能够与生产环节、运输环节等建立联系,为物流管理提供更多的信息,从而可以切实提高物流管理的整体效率。

三是具有柔性化的特征。在电子商务环境下,物流管理中与客户的交流沟通更加密切,更加重视客户的各种需求,在执行物流管理工作时也会将客户的体验放在首位,是一种更加柔性化的管理模式。同时会根据实际情况对物流运输过程进行合理的调整,可以针对性地规避各种风险因素,满足物流企业和客户的多种需求。

2 企业物流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 物流企业内部管理机制不完善

物流企业的发展起步较晚,因此多数物流企业属于民营企业,管理层知识水平与能力不够高,对新型技术的理解和认识都不够充分,因此在建设企业内部管理机制时就存在一定的不完善性。由于常将物流视为快递服务的延伸,因此在管理时也会效仿快递的管理方式,这就导致物流管理的重点被侧重在快递和仓储两个基础层面,缺少对整个物流过程的关注,进而导致物流管理存在片面性,不利于管理效率的提升。另外,虽然电子商务环境下物流企业发生了相应的改变,但由于管理理念不先进,导致这种管理模式的改变只停留在初级阶段,既不能满足企业发展的需求,又不能适应行业发展的进程。

2.2 物流管理基础设施不够先进

现代化物流工作中对先进技术的应用十分广泛,利用智能化技术可以有效提升物流管理的工作效率,尤其在人工智能技术的普及中,一些大型物流企业已经运用了完全自动化的物流分配技术。但对于大部分中小型物流企业来说,他们所使用的基础设施还比较落后,与先进技术设备之间还存在较为明显的差距,进而其工作效率也相对较低。基础设施的落后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影响物流管理工作各个环节的相互配合,而电子商务环境下对物流管理工作效率的要求较高,否则就不能为客户提供高质量的物流服务,因此当物流基础设施无法满足各个工作环节的要求时就会直接影响物流管理工作的有序进行,不利于电子商务运营方式的实践。

2.3 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匮乏

物流行业的发展十分迅速,这主要得益于技术的发展为人们的购物创造了更加宽阔的平台,便利技术的支持使人们随时随地都可以购买到各个地方的物品,甚至可以实现跨国购物。但急速发展的物流市场却缺乏足够技术人才的支撑,特别是在电子商务环境下,对物流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更多、要求更高,以往物流管理中的工作人员还依旧沿用传统管理手段,已不符合当前物流企业的发展需要,并且对物流企业的发展也造成了一定的制约。另外,在物流管理人才不足的情况下,物流管理新模式的探索也只会流于形式,停留在规划层面而得不到落实。

2.4 物流体系缺乏适配性

物流管理的整个运营体系在多种技术的支持下其实已经得到了一定的完善,但受传统物流体系的影响较深,在技术融合的条件下物流体系的结构并没有发生明显的变化,而这就导致其体系不适用于当前发展背景。在电子商务背景下,新兴的运营形式对传统物流体系产生了严重的冲击。目前我国的物流体系建设其实还缺少完善的管理标准,不同的物流企业、不同的物流服务有不同的工作标准,致使物流管理中的兼容性被降低,物流管理的工作效率得不到提升,进而对物流企业的发展也造成了限制。

3 电子商务环境下物流管理模式的改变策略

3.1 加强物流企业内部管理机制的建设

在电子商务环境下对物流管理模式进行改变首先应从企业的内部管理机制着手,对物流企业的管理机制进行优化,为物流管理效率和质量的提升提供坚实的基础。物流企业的管理层应充分认识电子商务运营模式的积极作用,认清物流行业的发展趋势,对物流管理模式进行优化和调整,同时为了做出更恰当的管理决策,管理层还需积极提升自身的现代物流技术能力,掌握网络信息知识、仓储管理知识以及电子商务知识等,把握企业未来发展方向。此外,应建立完善的物流管理制度,对不同工作环节分别设置不同的管理标准,落实管理责任,明确各部门的工作任务,做好对员工的电子商务运营模式培训,从而全方位确保电子商务环境下的物流管理新模式得以顺利实施。

3.2 积极引入现代化技术设备

电子商务环境下对物流管理模式的效率要求更高,因此,在新的物流管理模式中物流企业应积极引入现代化技术设备,提升物流基础设施的总体技术含量,从而迅速提升物流管理工作的效率,为客户提供及时高效的物流服务,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物流企业的竞争力,适应新时代对物流企业的发展要求。在物流管理中可以引入智能机器人,依托信息技术进行数据分析,实现货物分配归类的完全自动化;引入先进的卫星定位技术对物流运输过程实现实时监测,及时向管理者和客户反馈信息,方便下一步决策的制定;引入电子识别技术实现对货物的快速扫描识别,有效控制货物质量。以多种现代化技术为支撑,可以全方位实现物流管理的集成化、自动化、智能化,有利于促进物流管理模式的创新发展。

3.3 重视对专业人才的培养工作

物流企业应认识到管理人员能力水平对管理工作效率的重要影响作用,重视对物流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提高物流管理人员的工作能力,从而更好地适应电子商务的发展环境。一方面,在物流管理人员招聘阶段应提高对聘用人员专业性的重视,尽可能聘用具有丰富管理经验以及专业教育背景的人员,同时还要增加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审核权重,确保管理人员能够具备一定的电子商务操作技能,保证物流管理工作的效能。另一方面,对于已经在职的参与物流管理的工作人员应组织开展相关的技术培训,为其灌输新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意识,培养其专业技能,从而在根本上提升物流管理人员的专业化水平,提高物流管理的效率。

3.4 合理转变物流管理组织结构

现阶段我国的物流企业多以中小型企业为主,大型物流企业的数量较少。对于中小型企业而言,其组织结构具有更高的灵活性,获取信息的路径也比较短,但是其业务范围相对较小,综合实力与大型企业存在较大的差距。因此在电子商务快速扩张的发展背景下,中小型物流企业若想完善企业物流管理,必须对物流管理组织结构进行优化调整,结合地区产业实际、客户需求实际以及企业扩展规模实际构建一体化管理结构,重视物流工作效率、服务质量等层面的建设。对各个物流管理环节进行严格的监管,合理应用智能化技术,在提高物流管理技术水平的同时还需做好对不同管理内容的监督,真正提高物流管理水平,推动物流企业的智能化建设与发展。

4 结语

综上所述,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条件下电子商务应运而生,传统物流管理模式受到较大的冲击,在这样一种背景下,物流管理模式也必须做出改变,物流企业要积极打造信息化、网络化、柔性化的物流管理新模式,为客户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物流服务。但受到物流管理中现存问题的影响,其管理模式转变面临诸多阻碍,对此,物流企业应加强内部管理机制的建设,更新管理层的管理理念,积极引入先进的现代化技术设备,从根本上提高物流管理工作效率,加强对物流专业人才的培养,确保物流管理工作的质量,积极转变物流管理组织结构,为物流管理模式的改变创造有利环境。

猜你喜欢
电子商务物流客户
本刊重点关注的物流展会
“智”造更长物流生态链
《电子商务法》如何助力直销
企业该怎么选择物流
为什么你总是被客户拒绝?
电子商务
如何有效跟进客户?
关于加快制定电子商务法的议案
跨境电子商务中的跨文化思考
做个不打扰客户的保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