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国冷链物流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分析

2021-11-23 02:50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21年11期
关键词:冷链生鲜低温

张 姣

(长治职业技术学院,山西 长治 046000)

1 冷链物流简介

冷链物流是指易腐类商品从生产、储存、运输到销售的各个环节都处于规定的低温环境中,从而能够保证商品质量的供应链系统。冷链物流是随着制冷技术的发展而产生的,能够有效延长食品的保质期,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目前,冷链物流的服务对象主要有以下几种。

(1)农产品:蔬菜、水果、鲜奶、水产品,花卉产品等。

(2)加工制品:速冻食品、加工肉制品、奶制品、冰激凌等。

(3)其他需要冷藏冷冻的产品:生物制品、药品等。

冷链物流主要由低温加工、冷冻储存、低温运送、冷冻销售四个环节构成。

(1)低温加工:包括蔬果预冷;肉禽蛋类的冷却与冻结,和在低温状态下的加工;各种奶制品和速冻食品的低温加工等。在此环节涉及的冷链装备主要有速冻设备、冷却及冻结设备等。

(2)冷冻储存:包括冷藏和冷冻储存,保证商品在储藏过程中的低温环境。在这个环节涉及的冷链设备主要有冷藏柜、冰箱、冷藏库及冻结柜等。

(3)低温运送:主要是指冷链商品的短途配送以及中长途运输等。在低温运输过程中,运输工具应具备良好的制冷性,不仅要保持规定的低温,还要保持温度的稳定性,不能波动太大,否则会影响商品品质,远途运输尤其要重视此类问题。这个环节涉及的主要设备有冷藏汽车、冷藏集装箱、冷藏船、铁路冷藏车等。

(4)冷冻销售:是指冷链商品进入批发及零售环节的冷藏和销售。随着各类连锁超市的蓬勃发展,超市已经成为冷链商品的主要经销渠道,这些零售终端普遍使用了冷藏柜、冷冻柜和冷藏库,逐步成为食品冷链中不可缺少的一环。

2 中国冷链物流的发展现状

2.1 与国外冷链市场差距明显

目前,西方发达国家已形成了较完整的农产品冷链物流系统,生鲜产品通过冷链系统流通的占到90%以上。通过冷链物流能有效降低农产品损耗,从而间接地增加了农产品的产量和产值。据不完全统计,国内进入冷链系统流通的蔬菜仅占5%,水产品仅占23%,肉类仅有15%。即便用冷链运输的农产品,从产地到集贸市场零售的过程中,冷链也时有中断,不成体系,而且冷链运输耗费严重,运送货品安全性差。近年来中国肉类、果蔬、水产品冷藏运输率分别为50%,30%和65%左右,腐损率分别为8%,15%和10%左右,与发达国家的5%相比,腐损率仍然较高。

2.2 冷链物流发展潜力巨大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蔬菜、水果生产国。2010 年,中国蔬菜总需求量约3 亿吨,人均需求量约为200 千克。中国的水果总需求量约8 000 万吨,人均需求量约为57 千克。据统计,从1995 年起,中国速冻食品的需求量以每年20%的速度递增,远超全球9%的平均增速。按理说,这么大的冷链需求市场必然能够带动冷链产业的高速发展,不过现状却不尽如人意。冷链服务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这种矛盾在大城市中更为突出。不过伴随着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中国冷链物流也在迅速发展。2008 年到2014 年中国冷库储存量增长率为35%,到2020 年冷链达到3 479 亿元的市场规模,增长率为17.1%。未来随着市场进一步扩大,中国冷链物流必将迎来高速发展的黄金期。

2.3 冷链物流利用率低,布局不合理

中国的食品流通过程中,很多食品不会采用冷藏车来运输。以北京为例,只有不到30%的食品采用冷藏车来运输,大部分食品只用普通车辆进行运输。不仅冷链物流利用率低,而且利用冷链技术的也不能保证其完整性。

目前全国冷库总容量有近千万吨,主要分散在水果蔬菜集散地和大中型食品加工企业,没有形成一体化的冷链系统,不能满足普通百姓对冷链食品的需求,因此在冷链硬件设施建设上仍需要下大功夫。

2.4 冷链安全问题突出

2020 年11 月8 日,滨海新区中一个冷库中的环境样本新冠病毒检测呈现阳性。2020 年11 月10 日,南京及时拦截一批未流入市场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呈阳性的进口冷链食品。据不完全统计,自2020 年7 月以来,中国已发生多起进口冷链产品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呈阳性的案例。由于进口冷链食品外包装发现新冠病毒并可能带来国内新冠疫情传播事件,关于冷链物流,尤其是进口冷链物流运作中如何预防性地消杀新冠病毒,有效地防范新冠病毒通过进口冷链食品输入的风险,成为社会关注热点。

3 如何改善中国冷链物流的现状

3.1 政府牵头,完善相关制度

要改变冷链物流的现状,首先需要政府下大功夫来完善冷链物流相关的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制定相关的管理制度。由于冷链物流技术水平要求高,资金投入量大,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安全,所以需要政府牵头制定相关管理规定并引导有资质企业进行投资。具体措施如下:

(1)建立健全冷链物流相关法律法规,规范冷链物流市场;

(2)制定行业规范及各类服务标准,进一步规范冷链物流市场;

(3)建立冷链溯源系统,使冷链食品安全得到保障,一旦发现问题,可以及时追根溯源,找到问题源头。

3.2 相关企业加入,建立一体化服务体系

由于中国冷链物流处于发展阶段,所以需要相关企业的加入来完善冷链物流系统,如农产品加工配送企业、电商企业、物流企业、金融企业等。目前国内冷链物流企业很少能够提供一体化服务,一般企业只能提供一个或几个最基础的功能,如冷库、冷藏车等,在产业规模上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而且国内冷链物流企业没有形成完整的供应链系统,很多产品的冷链服务不完整,不能做到全程冷链管理,还需要进一步发展完善。

以农产品冷链为例,从农产品采摘开始到销售出去之前,其中的每一个环节,企业都要进行控制。只要链条中有一个环节出错就会影响整个冷链使之断裂,可能是在产品运输途中,可能是在出入仓库时,可能是在存储过程中,或者是在零售店里,都可能产生问题。如果其中一个环节冷链断裂了,就可能会影响到消费者的最终消费体验,严重的甚至会出现食品安全事故。所以企业建立完整的一体化冷链系统势在必行。

3.3 教育先行,培养冷链物流专业人才

在人才培养上,应逐渐完善冷链物流相关的教育培训体系,争取培养出更多优秀的冷链专业人才。推动高校设置冷链物流相关专业,或者开设相关课程,引导职业院校开展冷链物流教育,为中国冷链物流发展培养优秀人才。

4 中国冷链物流的发展趋势

4.1 政策利好,冷链物流有望迎来发展高潮

2016 年李克强总理提出:要突破冷链运输滞后和信息基础设施的“瓶颈”,引起市场对冷链的关注。商务部也表示:支持流通类相关企业建设农产品流通全过程的冷链系统,特别强调全国重点农业产区的冷库建设。有政府的重视,冷链物流发展有希望提速。

4.2 生鲜电商成为热点需求对象

生鲜电商成为冷链物流的热点需求对象,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具有高流量支持的生鲜电商对冷链发展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如盒马鲜生、天猫生鲜、京东生鲜、美团买菜等,再加上2020 年,拼多多成立“多多买菜”项目,为生鲜冷链注入新的活力。

4.3 形成专业化、一体化的冷链物流系统

随着冷链技术的发展,冷链物流企业在硬件设施方面的专业化水平进一步提升,同时冷链企业的软件管理水平也进一步提升,促进整个冷链物流产业向专业化、信息化方向发展。

冷链物流覆盖低温加工、冷冻储存、低温运送、冷冻销售的全过程。未来冷链物流从生产到销售的各个环节向一体化方向发展,形成一个完整的供应链体系,共同配送将成为发展趋势。

4.4 严格管控,保障冷链食品安全

2020 年11 月,国务院联防联控办印发《进口冷链食品预防性全面消毒工作方案》。此方案要求,进口冷链食品要求实现全程闭环管控,并且可追溯来源,最大程度地降低病毒通过进口冷链食品输入的风险。

未来中国将进一步完善冷链商品追踪溯源的信息化管理,做到进入市场的所有进口冷链商品都能查到来源,可追踪去向。冷链商品信息化追溯是以信息技术为依托,建立冷链商品从生产到销售全过程、全链条的信息化追踪溯源体系。通过对冷链商品进行信息化追溯,建立全方位监管模式,保障冷链商品的安全。

国内一些省市已经开始建立冷链信息追溯系统。比如:四川的“川冷链”,是四川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建立的冷链商品追溯平台。利用该平台能够实现冷链产品来源可溯,流转可查,去向可追,做到“码”上溯源,对冷链商品的安全风险进行科学防范。

4.5 向协同化、集约化、全球化方向发展

随着冷链物流产业的发展,中国冷链物流企业也将改变过去分散、粗放的经营方式,向协同化、集约化的方向发展。同时在全球化经济发展战略引导下,中国冷链物流企业也将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向全球市场进军。

5 结语

从中国国情出发,冷链物流业发展势在必行,该产业对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中国冷链物流尚处于发展阶段,还需要政府及相关企业一起努力,争取早日将冷链物流发展壮大。

猜你喜欢
冷链生鲜低温
《真空与低温》征稿说明
要不要做冷链物流?
基于低温等离子体修饰的PET/PVC浮选分离
零下低温引发的火灾
亚洲生鲜配送展
亚洲生鲜荟
冷链物流用复合蓄冷材料的研究
超市生鲜里的这些秘密你一定要知道
劲达电装联手开发冷链物流市场
低温休眠不是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