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与云计算思维下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研究

2021-11-23 08:42成都工业学院
现代经济信息 2021年24期
关键词:绩效考核人力资源管理

王 柯 成都工业学院

引言

人力资源管理一直以来都是企业中不可或缺的工作岗位,该工作能够帮助企业充分了解和管理企业的人力资源,在如今大数据飞速发展的环境下,云计算思维也逐渐渗入了人力资源管理的相关工作之中。虽然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时常会面临种种困难,但在大数据和云计算思维的共同作用下该工作会取得更好的发展空间。

一、人力资源管理概述

人力资源管理是对企业中人事管理工作的扩展和升级,其依托经济学的指导与人本思想的引导,有效运用各种管理形式对企业相关的资源进行优化管理,用以满足企业发展的需求,确保企业能够实现发展目标并帮助所含成员获得最大化发展。作为能够制作出满足企业发展需求的计划,建立科学且合理的绩效考核制度,有效开发组织和个人能力的全过程,该工作能够将所有的劳动能力进行整合应用于共同发展。

二、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困难

(一)绩效考核难以实施

当前许多企业在落实绩效考核机制的时候采用的考核手段比较单一,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相对落后,对于员工的个体差异缺乏全面的认知。企业的员工生活的环境以及其教育经历都各不相同,其在生活工作上的追求必然存在差异,此类客观事实导致企业在推行考核制度时,实施的奖惩措施并不适用于所有员工。例如一味地利用物质奖励,对于更想实现个人价值的员工没有较大意义,此类员工并不会因为物质奖励对工作产生满足感与认同感,长期不能获得精神奖励与个人成长,此类员工反而会选择离职以便于追求个人价值。而企业中若是缺少了此类自我成长欲望较强的员工,必然不能得到更大的突破。因此绩效考核中奖惩措施的单一严重影响了企业的稳定运营,阻碍了企业的长远发展。绩效考核难以稳定实施的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工作开展必定困难重重。

(二)人事档案管理困难

由于大数据时代处于不断发展的阶段,企业在进行人事档案管理方面的工作时也面临着许多困难,社会上信息化发展的速度非常快,而大多数企业采用传统的纸质人事档案管理的工作速度较慢,没有跟上时代更新的步伐。人事档案的信息化进程较慢严重地加大了该工作的管理难度,并且由于信息化在档案管理方面工作的推进需要充足的资金支持,还需要完备的信息化设备进行基础设施的支持,大多数企业不愿意为其花费大量的资金成本,导致其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困难重重,尤其在大数据与云计算充斥的时代,没有先进的技术支持,人事档案的管理难以获得高效的开展[1]。

(三)人才流失较为严重

无论在何种背景之下,企业的人才流失都其发展的阻碍,人力资源管理相关的工作需要依托专业的人员进行,而目前大多数的专业人才都在逐渐流失。不仅仅是人力资源管理岗位上的人才流失,企业其他岗位上的人才流失也为人力资源管理上的工作造成了困难,让该类工作难以开展。

三、大数据与云计算思维下加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措施

(一)构建数字化绩效考核制度

为了加强人力资源管理,数字化的绩效考核制度的建设刻不容缓。绩效考核不仅需要考核员工个人,还需要对团队的工作进行考核,个人考核的周期较短,团队考核的周期较长。团队考核是企业为整个部门定下目标,通过长时间的实践,考核团队完成的进度与成果以及在实施期间团队的整体氛围。个人考核则是对团队考核目标的分解,让员工明确自己的任务并为之努力。因此数字化的绩效考核需要将两者区分开来,但在区分的同时还需要让员工通过该制度的大数据云计算了解个人考核与团队考核之间的利益关系,让员工在进行团队工作的时候也能够全身心投入避免其产生事不关己的心理。绩效考核必须需要做到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保证优秀的员工能够获得更好的福利,鼓励全体员工努力工作。因此需要保证绩效考核制度在企业网络中能够有公开透明的绩效计算方法,让员工的绩效能够以数字化的形式展现出来[2]。

除此之外,企业在进行人力资源管理时还需要利用数字化云计算的思维方式了解各个员工不同的工作追求,针对其不同的个人追求,实施不同的奖惩对策。对于注重精神建设的员工来说,物质奖励的效果不是特别乐观,为了避免浪费物质奖励,需要对其进行精神奖励。采取精神与物质奖励结合的方法,能够有效降低企业的运营成本,也能保证奖惩制度获得较好的效果。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中应用奖惩机制时需要依据利用大数据了解员工入职时以及工作中的切实需求,适当增多奖励的措施,采取差异化奖励。主要原因是不同员工的个人追求存在差异性,其需求也各不相同,只有根据员工的实际需求给予奖励,才能体现奖励制度的作用,让员工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为个人、企业创造更多的价值。企业在制定奖励政策的时候需要从企业的大数据以及云计算的思维了解员工的根本需求以及个人能力与岗位特征,在此基础上针对性地采取奖励措施,才能保证奖励措施能够获得较好的效果。只有依据员工不同的工作表现与工作追求,运用不同的奖励措施,把奖励的主动权交到员工手上,才能做到“以人为本”,让员工意识到企业对自己的尊重与认同。物质奖励是最常用的奖励手段,大部分企业都会采用物质奖励来吸引员工,具有很强的刺激性,但企业所给予的物质奖励与员工所期望的仍有一定差别。目标奖励由企业和员工两者的目标组成的,给予员工合理的目标能够让员工在工作过程中看到工作的希望。信任奖励适用于经济基础较好的员工,此类型的员工大多不看重物质奖励,反而注重精神上的奖励,追求企业的认同感与个人成就感,因此需要对此类员工实施恰当的信任奖励,增强其对企业的归属感。

(二)完善信息化人事档案管理

1.完善信息化设备

要想充分利用大数据的信息化技术来推进企业在人事档案管理方面的工作首先需要完善信息化的基础设备,只有保证了基础设施的完善才能够为开展信息化管理奠定基础。先进的信息化设备能够帮助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加快工作的效率,为其提供强大的后勤保障以应对繁多且复杂的电子数据归档,更能将人力资源管理的工作负担减轻,减少工作的压力。

2.更新信息化手段

由于科技发展的势头非常迅猛,信息化技术的更新换代极快,因此企业还需要及时地对人事档案管理的信息化手段进行更新以获得更完备的性能,保障人事档案数据的安全。落后的信息技术会给企业的人事电子档案管理带来一定的风险,由于其技术不完善会导致数据网络出现较多漏洞,对重要的人事档案的信息安全造成了严重的威胁,只有不断地更新信息化的技术才能够保证企业在人事档案管理方面的工作能够更方便、更快捷、更安全。同时还能提升企业中工作的员工自信心,保障其个人的隐私安全。

(三)信息化技术加强人才管理

1.人才招募

为了避免企业人才的流失导致企业难以正常开展工作,需要积极引进优秀人才,在招聘过程中,优先录取综合能力较强的人员,在面试前先通过大数据和云计算的方式对面试员工进行严格的筛查,确保其符合企业招聘需求。不仅需要筛查其个人信息和工作经历是否真实,还需要对其思想道德进行排查,确保招募的工作人员不仅拥有出色的工作能力,更有高度的思想觉悟和个人素养。

2.人才培训

要想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在大数据的环境之中取得进步与发展,必须要重视相关工作人员的素质培养。一方面企业应当应当对其积极展开培训工作,培训的内容主要包括信息化技术的应用、电子档案的安全管理等。另一方面,企业还需要对其进行严格的绩效考核,将其信息化管理的工作与绩效考核结合起来,让其了解电子档案的管理与其奖惩息息相关,进而摆正其工作的态度[3]。

3.人才挽留

招募和培训人才并不能够保证企业人才不会流失,因此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人才挽留。一方面是企业文化方面,只有员工发自内心地认同和接纳企业文化,才能够真心实意地为企业的发展奋斗。一个具有员工认同感的企业能够极大地增强企业自身的凝聚力,让员工发自内心地热爱工作,热爱企业并对企业产生归属感。只有让员工认同企业是具有发展潜力的,是真心对待员工的,才能让其认同自己的工作是有意义的能够得到回报的,才能留住优秀的人才,为企业尽心尽力地工作。在进行企业文化灌输的时候过度地进行企业宣传往往会引起员工的厌烦心理,因此需要利用先进的大数据环境,让员工关注企业的公众号或官方账号,在此类账号上发布相关的企业文化信息或者企业取得的成就,由于大数据会自动给员工推送相关信息,因此能在潜移默化中让员工认同企业文化。另一方面人力资源管理的工作人员需要对提出离职的员工做好数据分析,必要时需要对其进行电话回访,了解其离职的原因,邀请其对企业提出改进意见,再将获得的数据进行汇总整理和分析,从而制定出相应的对策来面对此类问题。只有利用好大数据与云计算的思维,才能够为企业留住优秀人才,并不断地调整企业的相关制度,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来进行人才的挽留。

四、结语

总而言之,人力资源管理相关的工作是非常重要的工作,完成度较高的人力资源管理能够帮助企业做大做强,在当今大数据与云计算思维的背景下,虽然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工作面临着诸多困难,但只要企业积极抓住大数据的发展与云计算思维的应用,就能够完善该方面的工作,使其持续有效地为企业服务。

猜你喜欢
绩效考核人力资源管理
人事档案管理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作用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
海外并购中的人力资源整合之道
国企改革视角下绩效考核的具体方法
绩效考核分配的实践与思考
GIS在森林资源管理中的应用
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实施探讨
为健康中国提供强大的人力支撑
绩效考核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