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职业生涯辅导对就业心理影响分析

2021-11-23 09:38刘建冲
就业与保障 2021年15期
关键词:辅导工作职业生涯就业指导

文/刘建冲

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已经成为现阶段全社会重点关注的问题,市场环境变化对人才需求的影响,高等教育普及对高学历人才数量的冲击,都直接影响到大学生的就业。同时,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大学生对社会环境以及就业形势的认识更加全面。在此背景下,一方面,激烈的竞争加剧了大学生面对就业问题的焦虑情绪,在心理上对自身的未来发展产生一定的担忧;另一方面,浮躁的社会环境也影响着大学生对工作的选择趋向,从某种程度上更加倾向于对管理类岗位的选择。但值得关注的是,部分专业的教育是以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开展的,所有学生以统一化的职业理想为标准进行就业选择是不切实际的。因此,许多高校的就业指导部门开展了以专业类型为基础的职业生涯规划辅导,通过对专业特点和优劣势进行分析,帮助学生对自己的专业建立起更加深层的认识,以期学生由此建立正确的就业观,并以更加健康的就业心理面对毕业阶段的就业问题。这样的初衷是极好的,但实施这一措施的前提是明确职业生涯辅导对大学生产生的具体影响。因此,就大学生职业生涯辅导的角度对学生的就业心理进行全面研究是十分必要的[1]。

对此,本文分析了现阶段高校实施职业生涯辅导的实际情况以及对应产生的现实意义,并对其在学生就业心理上产生的影响进行深层分析。通过本文的研究,以期为高校职业生涯辅导工作的开展以及就业指导在工作中学生心理的辅导提供参考。

一、高校实施职业生涯辅导的现状分析

传统的就业指导工作时,以面临就业的毕业生为主要对象,在指导内容上也以思想教育、就业形势分析、面试技巧传授为主,缺乏长期规划。但近年来,随着就业指导研究的不断深入,职业生涯辅导在就业指导中的重要性开始被关注,以此为基础,高校纷纷开展了相应的职业生涯辅导工作,通过将学生的发展愿望与实际的市场需求相结合,帮助大学生对自身的职业生涯作出明确规划,使其建立发现、培养自我潜能的意识,并将这种辅导贯穿于整个人才培养过程中,使该课程在面临就业时具有更加充分的准备,从而提高就业率。

从现阶段的职业生涯辅导工作开展情况来看,指导的对象已经实现了转变,由应届毕业生转为所有学生。形式也由原本的集中突击教育转变为更加系统地全程辅导。同时,实施辅导的方式也呈现出明显的多样化趋势,除了通过专门的就业指导课进行辅导外,召开以职业生涯规划为主题的思想动员大会、宣传职业发展文件等都成为新兴的辅导方式。在这样的背景下,职业生涯辅导工作不仅仅是简单的服务课程,同时还有一定的教育功能,其蕴含的长期发展价值是大学学习生涯中的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2]。作为教育系统中不可或缺的环节,其已逐渐开始贯穿于整个教育过程中,对学生择业观、人生观和生涯设计都有积极影响。

二、大学生职业生涯辅导的现实意义

(一)有利于提升高校教育质量

职业生涯的规划的成功与否主要取决于学生自身的能力,同时,对工作的持恒热情、执着投入是职业生涯规划得以实现的重要基础。学生本身对职业意义的认知以及对自身要求之间的适配性是直接影响上述条件的客观因素。职业生涯规划有助于学生对自身建立更加深刻和长远的思考,以自己适合、自己愿意为出发点,为未来工作的选择奠定基础。在这种情况下,确立在校期间的发展目标,并以自我约束的形式实现自身价值与能力的提升,从而实现提升高校的教育质量的目的[3]。

(二)有利于调动大学生的求职主动性

职业生涯辅导更加注重对大学生个性的分析,以此为基础,帮助学生树立职业意识、职业技能。因此,对大学生开展职业生涯规划辅导可以引导大学生建立更加明确的主体性意识,在就业阶段以更加自主的心态选择职业,通过正确规划职业生涯,帮助其在步入社会的初始阶段有更加明确的方向,以更加积极的心态面对就业。

(三)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进入大学后,学生的课程选择更加自由,此时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对他们未来的职业发展方向是十分必要的。课程自由带来的最直接影响就是学习目标的盲目性加深,对学生的知识结构、能力的弱化作用也更加明显。但以入学开始的职业生涯辅导可以使学生以更具针对性的方式设计自身发展,课程选择更加系统化,为其综合素质的提高提供了有益的帮助。

三、职业生涯规划对大学生就业心理影响

(一)推动角色转换

在大学毕业之前,大多数时间都是以学生的身份存在于社会中,这种长期的、鲜明的身份标签会对学生的角色定位产生较为明显的影响,同时,下毕业前的适应阶段一般在2至6个月之间,通过学校的安排,进入单位开展形影的实习工作,在某种程度上,还是在学校的庇护之下的。而当其毕业后,是以独立个体的身份面对社会环境中的种种问题,这样就形成了自身身份认知与实际身份之间的差异化,并导致在就业阶段缺乏成熟的就业心理,影响最终的岗位选择。职业生涯辅导通过对每个人的优点和长处进行客观分析,帮助大学生准确认识自己,在学校期间逐渐树立角色转变意识,以此在毕业求职阶段能够准确抓住机遇[4]。

(二)避免从众心理

与目标明确的优秀毕业生相比,大多数学生在面临就业问题时,往往会由于自身定位的模糊,以及对未来发展规划的迷茫而在择业潮中缺乏具体的方向。在这种状态下,大学生就业的期望水平会受到周围人群的影响,产生“随大流”的从众心理。这不仅对大学生自身的未来发展十分不利,同时也影响了学校的就业率。而职业生涯辅导实现了以学生自身特点为基础的个性化发展路径,将大学生的能力与社会发展需求之间的拟合度作为其择业的依据,使不同条件的学生对自身的就业范围有明确认识。这样,避免学生之间的盲目攀比,使其找到更加适合自己的单位,实现自身价值。

(三)避免理想主义

由于网络的快速发展,信息的传递变得更加便捷,信息的获取也不再受条件限制,这就直接导致在不同类型信息的冲击下,特别是行业相关激进言论的影响下,大学生对行业的认识存在一定的偏差,对自身在行业中的定位不明,并最终影响毕业生对就业抱有不切实际的期望值。在这样的心理驱使下,大学毕业生在对工作工位进行选择时表现出明显的“眼高手低”的特征,对顺利就业造成不良影响,在刻意追求最满意的工作的同时,错失真正适合自己的工作机会。职业生涯辅导通过从入学时期开始对大学生的行业认识实施有效地纠正,确保其对专业建立正确的认识,通过这样的方式,使学生以更加踏实地地面对未来的就业选择,有效帮助大学生克服理想化心理对就业的影响,减少在择业过程中“这山望着那山高”的情况,实现对良好就业机会的积极把握。

(四)克服依赖心理

在就业过程中,部分大学生缺乏自信,同时受家庭和社会环境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缺乏自主就业的积极性,并在心理上将工作问题寄希望于拉关系、走后门等非常规的手段上。而职业生涯辅导是以学生自身出发的一种就业指导活动,其帮助学生建立起对自身的客观认识,建立起对自身的自信;并通过对专业的发展前景作出客观分析,帮助学生对自己所学专业建立起自信。通过这样的方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自主就业中去,在此过程中,实现开拓能力、独立生活能力以及工作能力的提升。当今社会,挑战与机遇并存都是前所未有的,大学生只有在自信的心理支撑下进行的择业,才是切实符合其自身条件的。

(五)扭转慢就业心理

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许多大学生的家庭条件较好,因此在经济上不具备紧迫感,同时,复杂的社会环境也导致其对就业产生一定的抵触情绪,加上对学业上的迷茫认知,导致部分学生存在明显的慢就业心理。职业生涯辅导以专业发展为立足点,对不同学科的学术研究前景作出客观分析,帮助学生明确对求学深造的意向。同时,职业生涯辅导帮助学生对其自身的发展产生更加深刻的思考,以更加长远的眼光对自己的人生做出规划,因此,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扭转学生安于现状的慢就业心理。

四、结语

与短期内的就业指导工作相比,职业生涯辅导对于大学生而言具有更加长远的意义,从某种程度上说,极有可能是影响大学生一生职业发展的一项工作。就大学生毕业阶段的就业问题而言,职业生涯辅导对大学生工作选择的影响主要是从心理角度实现的。本文提出大学生职业生涯辅导对就业心理影响分析研究,分析了现阶段的职业生涯辅导发展情况,并对其具备的现实意义进行全面分析,以此为基础研究了其在学生就业心理上的作用。通过本文的研究,以期为高校的职业生涯辅导工作的开展提供帮助,帮助学生以更加健康的心理迎接毕业阶段的就业问题。

猜你喜欢
辅导工作职业生涯就业指导
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工作开展对策探讨
对文化馆做好群众声乐辅导工作的建议研究
新时期文化馆在群文辅导工作中的价值作用探讨
略谈开展大学生就业指导的重要性
试析文化馆的培训与辅导工作的发展建议
员工职业生涯管理及实施
大学生职业生涯团体辅导对促进就业的研究
大学生就业指导课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探索
以人为本,深化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
走近美国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