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党组成员政治意识的培养路径分析

2021-11-23 09:38张雷
就业与保障 2021年15期
关键词:党性党组成员

文/张雷

青年党组成员教育是党员政治教育中的一门重要学科,在市场化经济背景及全球化发展的大背景下,全社会严抓纪律建设、思想建设,党组成员政治思想教育也是一项重要的工作任务。政治意识不仅指的是干部在政治上要立场鲜明,还要具备与时俱进的思想,以适应时代和社会发展的需求。在不断提高和完善的过程中,根据形势的发展和人们思想的变化规律,有针对性地对青年党组成员进行教育,鼓励青年党组成员积极学习新思想、新文化、新方法,不断提高青年党组成员的政治觉悟,完善工作方法,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和各项任务的顺利完成。为此,探讨在新时代背景下提高对青年党组成员的教育是重要课题。

一、新时代加强青年党组成员政治教育的重要性

在互联网背景下,强调青年党组成员的政治思想教育是时代发展的必然。首先,探讨互联网背景下青年党组成员的政治思想教育模式创新,是开拓教育新思路,使党员教育更加全面化、立体化、科学化;其次,有利于新媒体时代的党员思想教育工作向纵向延伸;再次,互联网的海量内容为党员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更加丰富的内涵和案例,增强了课堂的内容体系;最后,基于互联网时代研究党员思想政治教育是促进党员适应时代发展,及时帮助青年党员在互联网时代下解决各种心理情感、就业等心理问题的重要途径,是提高青年党员心理素质的重要抓手。

二、新时代加强青年党组成员政治教育的必要性

(一)实现党员现代化管理

在现代化社会中,青年党组成员不仅是时代发展的主力军,更应是社会变革的“领头羊”,对发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合理地开展党员思想政治教育是有效发挥现代化管理提升党员素质建设的重要方面。以企业为例,在经济全球化的冲击下,随着竞争压力的不断增强,企业内部管理的要求越来越高,越来越多的管理人员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在企业党建的引领下,实现企业的高效率运转。这离不开对企业党组的政治教育,只有管理人员具备了先进思想,有坚定政治站位,才能掌握员工的思想,才能确保企业的发展是符合我国国情、符合我国社会形态的。因此,企业要适当地将教育工作向政治意识教育转移,尤其是对作为管理人员的党组成员要始终保持其头脑清醒,具有先进的思想意识。

(二)激发干事创业热情

思想是干事创业的基础。中国共产党是一个高度重视思想建设工作的政党,不断学习加强广大职工及干部的思想觉悟是一项重要工作任务[1]。尤其是党员的思想教育,更是一项常抓不懈的工作。在开展政治意识工作时,确保工作开展的科学性、先进性和务实性是关键。

(三)激活人才创造力

提高青年党组成员的政治素质是为机关事业单位及企业等单位或者集体,提供催人上进的新鲜血液,激发员工的创造力和活力,适应社会发展,为单位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从而提高行政水平、办事效率,进而提高工作效率,促进社会进步。

三、青年党组成员的政治思想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剖析

(一)青年党组成员的政治思想方面存在的问题

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学习不足。青年党员年轻气盛,对于理论的研究不够深入,掌握的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不足,对于党性的认识不深入。

组织纪律观念较淡薄。严格的组织纪律建设是无产阶级政党增强凝聚力和向心力的重要保证。年轻人缺乏组织纪律的表现,主要表现为认识问题的片面性,在组织活动中表现为懒散、剖析问题的不深刻、纠正问题的态度不端正。

大局观念欠缺。在面临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抉择上,大部分的青年党组成员是能够做到以大局为重,牺牲个人利益成就集体利益的,但也存在部分个体在面对个人得失的时候,撂挑子、扯袖子、以个人利益为重,不愿意牺牲自己的利益,缺乏奉献精神。

(二)原因剖析

第一,多元文化价值观对青年党员党性形成的冲击。在新媒体时代,不同的信息流冲击着青年党员尤其是大学生党员的文化价值观念,碎片化的消息瓦解了传统的学习方式,大学生党员接受信息的方式不再是教科书,而是对实际生活中案例的分析[2]。但由于缺乏系统知识的支撑,大学生党员的价值观念和党性修养的形成难免会出现偏差。比如,功利主义的不良风气,尤其是一些极端利己主义的腐朽思想,在一定程度上会侵蚀大学生党员的灵魂,影响着当代学生的处事态度和做事的方式方法,使得他们缺乏迎难而上的进取之心,缺乏担当的气魄。

第二,党支部自身建设不足影响青年党员的党性塑造。党支部是党员参加组织生活,感受共产党氛围的最直接的团体,对培养青年党员的党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党支部普遍存在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理论学习的氛围不足。整体上组织学习的活动不多,参加的人员不积极,照本宣科的学习多,思想交流与研讨少;二是组织纪律相对宽松。比如,组织的活动,请假要求不严格,迟到早退没有采取相应的手段进行处罚,纪律形同虚设,有损党组织的威严。

第三,放低了对自身的要求。主要表现在理论学习的主动性不足,理论没有入脑入心,更难转化为行动指南。部分青年党员的入党动机过于功利,没有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因此,将党性不健全的党员有效地培养为有良好党性修养的优秀党员是不现实的。

第四,缺乏与时俱进的教育方法。党组织对青年党组成员的教育方式最常见的就是党小组理论学习、参加所在党支部活动,如观看红色影视、参观红色文化基地等。对思维活跃、追求新颖和个性的当代年轻人来说,这些教育方式过于死板和老套,无法调动青年党员的积极性。

四、青年党员党性培养机制

(一)丰富青年党员政治素养的内涵

第一,坚持以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最新理论成果夯实青年党员的理论修养。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在于理论联系实际,将马克思主义同我国的国情相结合,创造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指导思想。基于我国的发展需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应运而生的。在青年党组成员的党性培养中强调核心价值观的运用,不断以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最新理论成果指导青年党员党性的塑造,是加强青年党员党性修养的基本途径。

第二,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与青年党员的个人理想相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现阶段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青年作为我国社会主义道路建设的中坚力量,应该将自己的个人理想和这一共同理想相结合,在奋斗中书写自己的精彩人生。

第三,将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要义与培养大学生党员党性相统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指导我国人民参与社会活动、追求自身价值行动指南,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大学生党员党性形成的积极作用,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大学生党员不断奋斗的精神支柱和力量源泉。

(二)培养大学生党性的措施方法

1.提高青年党员对党性的认识水平

首先,要严把入党“关口”。党员的培养和选拔必须要按照实事求是的原则,对申请入党的青年人进行严格的筛选和考察,要坚决地将以入党作为跳板,把严重功利性的拒之门外,确保队伍的严肃性、纯洁性,要真正打造出有能力、有理想的合格党员队伍,切实在青年群体中起到“领头羊”“排头兵”的带动作用。其次,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针,在提拔为党组成员时严格考核。在以往的考核中,政审环节已经对被提拔人的人员的社会关系和背景进行了调查,在政治方面的谈话中也了解了青年党员的思想状况,但这些工作是可以受到主观影响的。要切实把握青年的思想、作风、道德等多方面的信息,提高党员的整体水平,要在考核中加入日常表现的量化分析,要广泛听取群众意见,通过民主测评,让真正优秀的大学生加入到党员队伍中来。

2.拓宽渠道,加强青年党组成员的党性锻炼

首先,在理论学习上下功夫。针对当前青年党员不喜欢研读理论书籍的问题,要因人因时制定新颖的学习方案。如组织征文比赛、读书节等,让青年有目的的研读中深入了解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程,感受中国共产党的精神魅力,拉近青年党员与党的距离,让枯燥的理论可知可感。其次,在联系群众上多钻研。青年党组成员要发挥党员干部作用,可通过联系社区的方式,让青年党员参与到社区党员的管理工作中,在服务群众的基础上密切联系群众,了解群众的难事,在实践中培养担当精神,树立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

3.建立健全青年党组成员培养机制

创新构建青年党员一体化、全程化、长效化教育管理体系是党校建设的重要方面。从目前青年党员群体呈现的特点来看,党校缺少一种长期性的培养机制。党校要实现对预备党员、正式党员以及即将转到其他党的组织工作动态管理,一是在接受新党员时不马虎;二是在对正式党员的监督上要严格;三是对提拨的青年党员要做好督促。在整个过程中,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核心,以党性修养为内容,全程做好青年党员的培养教育,为社会输送更优质的人才资源。

青年党成员是党员队伍中的新进分子,也是社会建设的中坚力量,把握好青年党组成员的政治思想关系到我国发展前途,要高度重视青年党组成员的党性教育,促使青年党组成员切实担负起责任,为丰富党的伟大事业作出更大的贡献。

猜你喜欢
党性党组成员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市政府召开党组会议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实事求是是“最大党性”
省审计厅召开党组(扩大)会议传达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认识党性的五个重要维度
党性可“塑”——汉中实施“党性塑造”工程
党组的职责及组织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