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峻就业形势下如何开展班主任工作
——以西藏农牧学院为例

2021-11-23 09:38郭洋
就业与保障 2021年15期
关键词:毕业生班级班主任

文/郭洋

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社会经济由高速增长转变成中高速增长,社会对大学生的需求量增长逐渐放缓,人才供需总量矛盾的不断凸显以及供需匹配度偏低,使结构性就业矛盾更加突出。2021年全国应届高校毕业生人数再创新高,达到909万人,比2020年的874万人又增加了35万名毕业生。加上2020年突如其来的一场“新冠”疫情的持续影响,使得2021年应届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仍然复杂严峻。近年来,西藏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也是有增无减,他们作为支援边疆发展的中坚力量,其就业问题一直关乎国家经济建设和西藏社会稳定。班级是高校进行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单位,其班主任是学生的人生导师,扮演着管理者、组织者、教育者的角色,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高校班主任创新性地开展工作,对大学生就业观念的进一步转变以及更充分、更高质量的就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夯实师生之间的感情基础

以藏族学生为主的西藏农牧学院的大学生都具有淳朴、善良的品质,因大多数学生从小学就开始住校,他们对老师的依赖性相对较大,因此,夯实师生之间的感情基础有助于班主任后期开展工作,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首先,要多见。班主任应利用主题班会、走访宿舍、班级活动机会增加与学生见面的机会,有助于学生尽快与班主任熟识起来并对班主任产生依赖感。其次,要多聊。面对面与学生沟通交流有助于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了解学生的家庭状况、大学学习生活情况,能让学生感受到被关心,有助于班主任快速走进学生内心,更快地被学生认可。最后,要多鼓励。藏族学生学习基础比较薄弱,自信心不足,班主任日常班级管理当中应给予学生更多的鼓励和人文关怀,当学生在生活、学业、就业等方面遇到困惑时,多开导、多鼓励[1]。

二、进一步转变大学生就业观念

以藏族学生为主的西藏高校大学生受传统就业观念影响较为严重,有些新生从入学起就确立起报考公务员和事业编制的就业目标。近几年,西藏公职岗位录取比例只占当年毕业生的30%左右,学生逐渐认识到考取几率不大,需要树立多渠道就业观念。但部分藏族大学生毕业前夕仍然不会自主找工作,等待公职岗位考试,或将就业看作是毕业以后的事情,从而错失高校提供的专业匹配度高的工作。有些学生即使与企业签约也要附加条件,“一旦考取公职岗位,可自行与企业解除合约”。西藏自治区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大学生就业工作,多方面拓宽就业渠道,近几年,就业援藏政策也相当优惠,但学生不了解区外情况,不愿意离开西藏就业。在日常教育当中,班主任应进一步引导学生树立“先就业,再择业”以及“走出去”的就业观念,鼓励大学生到区外就业,返乡创业,到基层、到艰苦的地方去建功立业。也应该结合大学生自身兴趣爱好以及能力,引导其初步做好职业生涯规划,从大一开始唤醒学生的就业意识,转变就业观念,提前为未来就业做准备。

三、注重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

现代社会需要的是复合型人才,学生不仅要拥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而且要拥有过硬的综合素质才能胜出,班主任要注重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帮助大学生了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努力提高和健全自身综合素养[2]。首先,在校内加强学风建设、夯实学生的专业基础。西藏农牧学院班主任大多数由专业课教师兼任,专业课教师专业理论知识扎实,可利用自身优势对学生学业方面进行指导,让学生从大一开始学会学习,培养其终身学习的理念,在校期间,鼓励大学生考取英语、计算机等相关资格证书,为未来就业增加砝码。其次,鼓励大学生参加社团活动,提升综合能力。大学校园文化活动丰富多彩,班主任要鼓励大学生利用该平台丰富自己生活,同时提升自身人际交往能力、表达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了解团队协作的重要性,提升就业核心竞争力。再次,开展班级劳动教育活动。班主任可以组织学生结合自身专业特色在校内校外开展劳动教育相关活动,提升班级凝聚力,同时鼓励学生研习劳模精神、工匠精神,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品质,让学生意识到劳动就是为社会创造价值,热爱劳动就是乐于奉献,在实践中理解劳动的意义和价值,毕业后能够更快地走上工作岗位。最后,引导大学生参加校外实习、实践。一方面,专业课教师校外资源较丰富,在校期间可以带领学生参加专业相关的实习、让学生进企业参观,提升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同时了解企业用人要求,为未来顺利进入企业就业奠定基础;另一方面,班主任鼓励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如“三下乡”活动、校外兼职,寒暑假社会实践等活动,让大学生投入职业集体,感受职业氛围,培养其尽职尽责的职业道德品质。

四、配合做好班级学生就业指导服务工作

首先,班主任要帮助大学生研判就业形势。让学生了解当下高校毕业生人数,利用学院近三年毕业生的就业数据分析当下高校毕业生主要就业方向,让他们感受到就业形势的严峻性,从而转变传统的就业观念。其次,加大就业政策的宣传。对国家以及地区的就业创业政策要进行积极宣传,使大学生能够正确地认识并利用好当前的就业创业政策,实现多渠道就业。最后,分层次指导与个性化指导相结合。从入学起,就要结合入学教育,针对学生对专业、职业、就业观念意识普遍不强的实际,向他们不断灌输和渗透就业相关的内容;大二组织学生参加模拟招聘会,让学生感受到社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以便及时弥补自身不足;大三结合学生性格、特长、兴趣以及自身职业能力倾向帮助其进一步制定明确的职业生涯规划和发展方向。按照就业意向将学生进行分类,如升学、企业就业、考公务员以及事业编制、征兵和创业,分类进行指导;大四帮助班级学生做好就业前的准备,开展择业程序、方法、技能角色转换的指导,引导大学生多渠道就业、自谋职业、艰苦创业。帮助学生结合其专业以及个人爱好筛选就业信息,进行个性化指导,“一对一”精准帮扶。

五、做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对西藏大学生来说,目前就业形势严峻,面对严酷的竞争压力,他们心理上往往会产生焦虑、自卑、依赖、患得患失、盲从等心理误区。班主任从大一开始就要关注大学生心理健康,利用班干部了解学生心理状态,及时对学生开展谈心谈话,培养班级学生良好的心理状态。在就业阶段,对不同学生展开个体咨询以及团体辅导,教给学生调适心理压力的方式方法。要鼓励学生结合自身实际以及爱好选取适合自己的岗位,不要盲从一些社会现象。同时,要善于培养学生积极竞争意识和较强的心理承受能力。

六、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首先,提升大学生的责任意识。通过教育引导大学生自觉地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和民族事业当中,提升大学生的奉献精神,引导大学生将个人价值选择与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复兴结合起来,使大学生明确自身的责任使命,将对祖国的热爱转化为就业的动力,变“要我就业”为“我要就业”[3]。其次,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诚信是道德范畴和制度范畴的统一,个人的人品如何直接决定了这个人对于社会的价值。高校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班主任要做好大学生诚信教育。教育学生不可盲目签约、随意毁约、频繁跳槽,造成企业人才断层,不可过度包装自己的简历,骗取用人单位的信任,无论在工作中还是生活当中,都要脚踏实地,以诚信为本。最后,激发学生的感恩意识。在西藏农牧学院大学生绝大多数为免补生,学费、住宿费减免,每月补助生活费。班主任应该激发大学生的感恩意识,感恩国家、感恩父母、感恩母校,感恩意识,让大学生能够在以后的就业岗位上辛勤劳动,诚实劳动,敬业乐业,奉献社会,做“老西藏精神”和“两路”精神的传承者。

总之,作为一名高校班主任,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要善于探索新的工作方法,积极提升自身素质,充分发挥班主任在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以及全面成长成才当中的重要作用,努力为大学生服务,帮助大学生更高质量地就业,为祖国边疆输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

猜你喜欢
毕业生班级班主任
9岁的高中毕业生
如何做好一个班主任
班级“四小怪”
你根本不知道,这届毕业生有多难
夸夸我的班主任
一个没什么才能的北大毕业生
班主任
不称心的新班级
高中班主任的自我成长
最“叛逆”的毕业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