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养殖中腐蹄病的诊断与防治措施

2021-11-23 11:30吴兴斌
中国动物保健 2021年5期
关键词:患病杆菌溶液

吴兴斌

(瑞丽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云南德宏 678600)

腐蹄病是羊养殖中一种常见的急性传染性疾病,主要会导致羊只蹄部出现溃烂病变,若没有及时采取治疗措施很容易导致继发性感染,进而引起羊只败血症和死亡的情况,严重影响羊只的机体健康。腐蹄病具有较强的传染能力,出现患病羊只后容易导致整个羊群的患病,制约羊养殖产业的科学发展。腐蹄病在环境湿度较高的季节容易出现,例如每年7、8 月份的多雨时节是羊养殖中腐蹄病的高发季节。腐蹄病的治疗措施可以通过西药治疗和中药治疗两种模式,可以根据不同的患病情况进行合理的选择。本文将对羊养殖中导致腐蹄病出现的主要原因、疾病的临床症状以及诊断和治疗措施进行介绍,以期为羊只的健康养殖以及我国羊养殖产业的科学发展提供帮助。

1 羊腐蹄病的发病因素

1.1 饲养管理措施不合理

羊养殖中需要提供充足的营养物质,若羊只饲料中钙磷供给量不足或者钙磷的比例不合理,很容易导致羊只出现蹄部角质病变的状况,同时羊养殖的放牧区域通常地面不够平坦,地面上坚硬的物质会导致羊只蹄部出现损伤的情况,进而引起坏死梭杆菌和节瘤拟杆菌的易感,导致腐蹄病的出现。羊养殖地面上淤泥或者粪污等物质过多,同时没有及时清理羊蹄部的污垢,容易使得蹄部长时间浸泡在泥浆中,使得蹄部局部组织出现软化的情况,进而给致病菌的侵袭带来便利。

1.2 羊养殖中的细菌感染

羊养殖中导致腐蹄病出现的主要因素是由于坏死梭杆菌和节瘤拟杆菌的感染所导致,羊养殖中出现细菌感染情况主要是由于饲养管理因素所导致,饲养管理不当很容易导致羊只机体免疫能力的下降,进而引起致病菌的感染。节瘤拟杆菌是导致羊只出现腐蹄病的原发性病原菌,但是节瘤拟杆菌自身只会导致轻微的炎症反应,但是节瘤拟杆菌可以分泌具有较强活性的蛋白酶,蛋白酶可以溶解消化蹄部角质组织,导致羊只蹄部表面以及基层受到严重的损伤,引起腐蹄病病原微生物的易感[1]。

2 羊腐蹄病的临床症状

羊养殖中羊只感染腐蹄病病原后潜伏期时间不稳定,从几小时到2 周左右均有可能,羊腐蹄病发病较急,发病后的几小时内患病羊将出现跛行的情况,患病初期羊只主要出现精神状态萎靡,采食量下降的情况,患病羊只出现长时间卧躺,行走出现跛行,随着疾病情况的恶化,羊只出现体温升高,采食废绝的状况。同时随着患病羊只长时间卧地不起,机体逐渐消瘦,同时患病羊只蹄部出现恶臭味,蹄部表面可见坏死组织和脓状分泌物,蹄部底面出现大小不一的孔洞,有黑色的脓状液体从孔洞中流出。患病羊只的趾间皮肤出现溃烂的情况,同时皮肤表面出现一层具有恶臭味的物质,蹄壳由于组织的腐烂出现严重的变形,患病羊只出现无法站立的情况,随着病情的发展患病羊只的病灶会朝着蹄部的深层次发展感染,导致患病羊只的蹄部韧带、腱带、关节以及骨骼等处感染病变,甚至出现蹄匣脱落的情况,部分患病羊只出现继发性感染的会导致出现全身性的败血症。患腐蹄病的羊只通常会出现单侧肢蹄病变跛行的情况,严重的也会导致双肢的患病,引起羊只的跪行,或者导致患病羊只病变蹄部悬置在腹部下方[2]。

3 羊腐蹄病的实验室诊断措施

羊养殖中腐蹄病的实验室诊断措施主要可以通过涂片镜检的方式,收集患病羊只病变部位作为镜检的材料,通过制作病理涂片,使用美蓝染色处理后在显微镜下观察可以发现佛珠状的菌丝。羊腐蹄病的诊断还可以通过考察羊养殖的饲养环境结合分析,同时观察患病羊只的临床症状对疾病进行确诊。羊腐蹄病的实验室诊断措施还可以通过动物试验的方式进行,通过获取患病羊只病变蹄部组织的脓包皮,通过碾磨匀浆后混合生理盐水给家兔进行耳静脉注射,观察家兔的症状表现,通常家兔在一周左右会出现死亡的情况,对病死家兔进行解剖检查可以发现其肝脏组织中出现坏死病灶,收集肝脏病灶组织制作病理切片镜检可以发现着色不均匀的菌体,呈现为丝状或者长条状[3]。

4 羊腐蹄病的治疗措施

羊养殖中腐蹄病的治疗措施主要可以分为西药治疗措施和中药治疗措施,均对羊腐蹄病的治疗具有良好的效果,实际羊养殖生产中可以通过考察不同的养殖条件以及患病羊只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选择。下面将对西药治疗措施和中药治疗措施分别进行介绍。

4.1 羊腐蹄病的西药治疗措施

对于羊养殖中出现腐蹄病的羊只首先需要进行隔离饲养,避免羊只之间出现交叉感染,引起疾病扩散的情况,同时保障隔离饲养环境中的清洁卫生和地面干燥。首先需要对患病羊只的蹄部病变组织进行清理工作,可以通过使用过氧化氢、甲酚皂、高锰酸钾溶液以及4%浓度的醋酸溶液对蹄肢病变部位进行清洗消毒,随后使用甲醛溶液或者硫酸铜溶液对患病蹄肢进行药浴治疗。若养殖中出现腐蹄病的羊只较多则可以通过在病变组织部位涂抹松馏油或者甲紫溶液进行消毒处理,避免交叉感染的情况。对于出现蹄部脓肿的患病羊只需要先将脓肿切开,将脓液排出干净后清理干净,同时清除蹄部的坏死灶和腐烂灶。对于在蹄叉部位出现病变的羊只,先通过使用饱和的高锰酸钾溶液或者甲酚皂溶液进行病变部位的清洁,再使用纱布对病变部位进行包扎。对于蹄部软组织出现腐烂病变的羊只需要先去除坏死组织和脓液,再使用饱和的高锰酸钾溶液或者饱和的硫酸铜溶液对患病部位进行清洁消毒,再使用酒精棉球擦拭后用纱布包裹封闭。对于出现继发性感染的患病羊只不仅需要采取局部的药物治疗,还需要配合使用抗生素注射进行全身性的治疗,可以选择肌肉注射土霉素和磺胺嘧啶的方式进行治疗[4]。

4.2 羊腐蹄病的中药治疗措施

羊腐蹄病中药治疗措施主要是通过使用中草药混合处理后对病变蹄部组织进行涂抹和浸泡。推荐中药配方使用大黄250g,加水煮沸10min 后,加入500g 陈石灰,搅拌干燥后,将大黄研磨成粉末,均匀的涂抹在患病羊只的病变蹄部组织上,可以获得良好的消肿止痛效果,同时可以有效促进病变部位的皮肤生长。通过使用乌贼骨15g,乳香24g,枯矾和龙骨各30g,混合研磨成粉后撒在患病羊只蹄部病灶部位可以有效获得止痛、祛毒的效果。还可以通过使用白矾和花椒各10g,艾叶50g,防风25g 混合后加水熬制30min,将熬制的药液给患病羊只的蹄部进行浸泡洗浴。对于蹄叉内出现腐烂的患病羊只,可以通过在蹄叉内加入中药粉末药物后使用纱布进行包扎,对于出现蹄部变形的羊只需要进行修正,随后放入中药治疗。

5 结语

羊养殖中腐蹄病的出现会严重影响羊的行走功能,进而导致采食量下降,生产性能降低的情况,通过早发现,早治疗,同时做好羊养殖中环境条件的干燥清洁可以有效避免腐蹄病的出现,促进羊养殖产业的科学发展。

猜你喜欢
患病杆菌溶液
辽中区患病草鱼体内嗜水气单胞菌分离、鉴定与致病力测定
象外之象——牛健哲《溶液》短评
rpoB、gyrA、cheA基因在芽孢杆菌鉴定上的应用
转基因植物历史悠久
阴道乳杆菌主要种群异同与健康
完形填空训练
溶液知识 巧学妙记
高二生物测试题
例析高考对“pH+pH=14”的考查
电离平衡单元检测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