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航天员的衣食住行

2021-11-23 19:42王宝琪
小学生学习指导(小军迷联盟) 2021年12期
关键词:中尉航天员载人

●王宝琪

郝军奇来到了军事专家邵中尉的家,兴致勃勃地说:“邵叔叔,您知道吗?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 周年之际,中国空间站的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三位航天员向全国送来祝福:‘祝伟大的中国共产党生日快乐!’这堪称世界上最独特、最了不起的祝福之一了。”

邵中尉微笑着点点头。

郝军奇说:“能在浩瀚的太空发回如此珍贵的祝福,可真不容易呀!据说三位航天员要在‘天上’生活三个月,我很想知道他们是怎样解决‘衣食住行’等问题的。”

邵中尉赞许地说:“看来,你挺关心他们的生活啊。他们承担的探测太空的任务很特殊、很艰巨,生活环境也与我们完全不同,所以‘衣食住行’确实值得好好探讨一番。”

郝军奇说:“对,邵叔叔,快跟我讲讲吧,咱们就从第一步——‘行’说起吧!”

行——驾火箭、乘飞船

邵中尉说:“说起‘行’,就必须要说交通工具。在地球上,我们可以乘坐汽车、轮船甚至飞机出行。而宇航员是要到太空的空间站去的,这些交通工具自然就不管用了,他们必须乘飞船去。”

郝军奇问:“乘飞船是不是和我们坐飞机一样啊,驾驶员叔叔开着飞船去往太空?”

“怎么可能一样呢,载人飞船要先用火箭把它送入太空。就说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三位航天员的‘上天’过程吧,2021年6月17日9时22分,搭载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二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准时点火发射。不久,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顺利将三位航天员送入太空,发射取得圆满成功。接着,他们还得进驻天和核心舱。

“当天15 时54 分,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采用自主快速交会对接模式,成功同天和核心舱前向端口对接,与此前已对接的天舟二号货运飞船一起构成三舱(船)组合体,整个交会对接过程历时约6.5 小时。18 时48 分,三位航天员才进驻天和核心舱,‘住’了下来。

“必须强调的是,整个‘行’的过程是存在一定风险的,宇航员必须时刻保持清醒,随时监视舱内仪器,与控制中心保持联络。在火箭发射时,会产生巨大的冲击力,要怎样克服这种冲击力呢?航天员必须横躺在飞船内,让火箭用较小的加速度起飞,以减轻这种冲击力带来的折磨,方能顺利踏上飞往太空的旅途。”

住——如住大别墅

郝军奇笑着说:“这天和核心舱看来就是三位航天员的旅馆。那么,这旅馆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呢?”

邵中尉奇怪地问:“旅馆?为什么你要称核心舱为旅馆呢?”

“他们不是只住三个月吗?相当于从端午节住到中秋节,短时间居住就是客人哪,这么看,天和核心舱岂不是与旅馆一样吗?”

“听着也有道理,但你不要搞错了,他们三人可不是去旅游度假,而是去搞科学实验的。比起‘客人’这样的称呼,我更愿意把他们称为空间站真正的主人。好了,我们还是言归正传吧。空间站又称太空站、航天站,是一种在近地轨道长时间运行的载人航天器。这是一个多模块空间站,由航天运载器分批将各模块送入轨道,在太空中组装在一起。空间站具有满足航天员生活需要的一切设施,设置了生活区和工作区,生活区内有独立的睡眠区、卫生区、锻炼区,还配有太空厨房及就餐区等。舱内活动总空间相当大,航天员就像生活在一个大别墅里,这待遇可是相当好的呀!”

郝军奇问:“航天员住在空间站里不是一天两天的,他们总要沐浴,要上卫生间吧?那么,这个问题又是怎么解决的呢?”

邵中尉说:“你这个问题问得好,科技人员早有安排。空间站的盥洗室里配有淋浴、洗脸设备;配有马桶和小便池的废物管理舱。由于航天员在太空处于失重的状态,所以盥洗室都配备有像漏斗一样的奇妙尿壶,与一软管相连。需要排尿时,软管中流动的气流可把尿吸出并排走。粪便则经过脱水后进入收集器内。”

“真有意思!幸好有这种装置,要不然尿液到处乱飞,那还能好好工作、生活吗?”

邵中尉听了这话,忍不住笑了:“小军奇,你的想象力可真丰富啊!”

食——既丰富又美味

郝军奇听了邵中尉的夸奖,心里美极了,说:“邵叔叔,俗话说‘民以食为天’,航天员虽然生活在‘天上’,但他们毕竟不是神仙,也得吃喝呀,那吃饭的问题是怎样解决的呢?”

邵中尉说:“是呀,在空间站,只有航天员的生活与健康得到保障,才能高效地进行工作。说到吃,咱们的后勤保障系统为航天员配备了120 多个品种的航天食品,包括主食、副食,还有调味品。食谱周期是按一个星期来算的,重复率很低,而且提供的航天食品基本都是航天员喜欢吃的东西。

“以前的航天食品是牙膏状的食物,既没有什么口感,又没有什么味道。现在则大不一样了,航天食品不仅有主食,还有丰盛的各式菜肴,甚至还有冻干水果提供,不仅讲究营养,更讲究口感。食品往往都采用小包装,制成与开口大小相近的长方块或小球状,吃时不必再切开,可以一口吞下。

“空间站还配置了太空厨房,里面有微波炉,可以吃加热食品。厨房里还装有一台特殊的催化转换器,它能把气味和烟雾化为乌有,以保持空间站内的清洁。空间站配备了能吸住餐具的特制餐桌,这样餐具就不会乱飞了。航天员吃饭前,为了防止飘动,要先把身体固定住。吃东西时,要防止到嘴的食物飞走,吃饭动作要保持协调。

“为了满足航天员的饮水需求,还配有可直接饮用的贮水箱和袋装水,航天员想喝水,只要将吸管放入口中,松开止水夹,揉捏水袋,水就会被挤或吸进嘴里了。更令人欣喜的是,空间站里还有一台自动化存货报表控制系统,可以自动记录下被吃掉的食品,通知地面供应站下一次飞往空间站的航天飞机应带来什么食品。更加奇妙的是,航天员排泄的尿液通过有关净化设备,还能使其变为可以饮用的水。”

郝军奇听后,情不自禁地感叹:“空间站的生活设施太齐全了,我将来也想当一名航天员。”

衣——似平常却特殊

郝军奇说:“邵叔叔,我看到视频中我国三位航天员都是穿着蓝色宇航服,把身体包裹得严严实实的。我以前看到过有关外国宇航员的视频,他们好像穿得很少,有的甚至还只穿着T恤,这是怎么回事呢?”

邵中尉说:“咱们的空间站运行在离地面约400 千米高的近圆轨道上,这里空气极其稀薄,接近真空。由于有强烈的太阳辐射,空间站向阳时,温度高达121℃,而当空间站转到地球背阴面时,它表面的温度一下子便降到零下157℃,可以说是冰火两重天。

“空间站以每秒钟约7.8 千米的速度飞行,空间站上的航天员们每天要看16 次日出和16 次日落,空间站要经历16 次‘冰与火’的考验,因此空间站要保持一定的温度。外国空间站温度比较高,欧美人在衣着方面又比较随意,所以穿得少。而中国航天员都是军人出身,呈现在世人面前,他们代表的是国家,因此很注重个人形象,他们要衣着整齐。

“其实空间站除了失重环境,与地面并没有什么太多的不同,通常在地面能穿的衣服,在空间站里也都能穿。要说特殊,考虑到空间站里的空气是循环使用的,水又是稀缺资源,没法畅快地洗澡,为保持空气清新,不能穿容易磨损掉毛或长时间穿会产生异味的服装。中国航天员舱内航天服有工作服、休闲服、锻炼服等,贴身衣服只换不洗。为了缓冲碰撞并提供足够的保护,我们还专门为每一位航天员定制了柔软透气抗静电的太空鞋,从而保证了航天员脚部的舒适和安全。”

郝军奇说:“每个细节都考虑到了,好贴心,航天员叔叔们一定觉得很幸福。”

邵中尉说:“对,把航天员的‘衣食住行’保障工作做到了极致,这同样反映出我国航天事业的巨大发展。每个人都在自己的岗位上做好自己的事,所以我们才能取得今日这样巨大的成就!军奇,你也要加油哟!”

郝军奇拍着胸口,说:“没问题,以后就看我们这一代的吧!”

猜你喜欢
中尉航天员载人
载人航天三十载飞天筑梦中国宫
测一测,你是哪种航天员
中国2030年前具备载人登月能力?
“神舟十三号”航天员的天宫之旅
春节前写给航天员的一封信
我是小小航天员
“载人龙”飞船全平民太空旅游任务分析
“新谢泼德”亚轨道运载器载人首飞成功
友谊是一种责任
这很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