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修复原理及其在黑臭水体治理中的应用

2021-11-23 09:52张青吴羽璇方良
商品与质量 2021年20期
关键词:水体污染物生物

张青 吴羽璇 方良

中机国际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湖南长沙 410021

根据当前的形势变化及生态文明建设要求,全面了解生物修复原理,并将其应用于黑臭水体治理过程中,能够使相应的治理工作开展更加高效,保持良好的水质状况。因此,需要从不同的方面入手,提高对生物修复原理的正确认识,给予其在黑臭水体治理中的应用更多关注,促使相关治理工作开展能够达到预期效果,增强黑臭水体治理效果。

1 生态修复概述

为了保持湖南长沙地区良好的生态环境状况,提升其质量水平,实现对生态修复的科学应用,则需要对与之相关的内容有所了解。具体包括以下方面:

1.1 基本概念

所谓的生物修复,是指利用具有特殊生理生化功能的植物或特异微生物在原位修复污染场所,能够为生态环境质量提高提供专业支持,满足生态文明科学建设要求。同时,在精心设计的作用下,通过对生物循环过程分析及科学应用的综合考虑,有利于减少污染物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控制好其直接排放过程。同时,注重对原位修复、易位修复和原位—易位组合修复这些不同修复方法的合理选择及高效利用,有利于提高对生物修复的利用效率,也能在自然生态及工程生态等修复方式的配合作用下,更好地体现出生物修复的利用价值,避免环境污染问题影响范围的扩大,丰富生态文明建设目标实现中的技术内涵。

1.2 生物修复中的微生物

①细菌。其具有种类多、代谢类型多样等特点,在有机物降解处理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可使生物修复在环境质量状况改善中的作用效果更加明显,满足修复工作高效开展要求。同时,在生物修复过程中,通过对具有专性降解作用的高效降解菌菌群利用方面的充分考虑,能够使生物修复应用质量更加可靠,保持有机物良好的讲解转化状况,全面提高碳素的转化利用效率。因此,生物修复中应提高对细菌作用发挥的关注度,促使其修复目标实现中能够得到有效支持,满足有机物高效降解要求,避免对环境污染问题应对效果产生不利影响。

②真菌。虽然真菌与细菌相比,可降解的有机物数量少,但在不利环境条件下应用中依然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可为氧化芳香烃、联苯和苯并毗等有机物降解效果增强提供技术保障,不断拓宽生物修复方面的工作思路,满足污染物降解处理要求。同时,技术人员在生物修复中需要考虑自身的专业优势发挥,促使黑臭水治理工作开展更具专业性,不断丰富这方面的工作内涵,使得现代城市建设及发展中的水环境质量更加可靠。

1.3 生物修复的原理

为了提升生物修复的科学应用水平,最大限度地发挥出其在环境污染治理中的应用优势,则需要对生物修复的原理有所了解。具体包括:通过微生物的代谢活动对有机物进行降解转化,并会随着可利用污染物数量的增加,全面提高微生物的繁殖效率,确保废水治理中的有机物降解状况良好性。同时,在好氧和厌氧这两个过程的配合作用下,可使有机物的降解与转化效果更加明显,从而增强水环境污染治理中生物修复的应用效果。除此之外,在使用生物修复技术的过程中,也需要将与之相关的降解中间产物研究工作落实到位,不断增加这类技术在环境质量水平提升中的应用优势,丰富生物修复技术应用水平提升中所需的参考信息。

2 生物修复效果的影响因素探讨

2.1 污染物的可利用性

生态环境中污染物的出现,会因浓度、种类等方面的不同,对微生物降解能力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具有可利用性的特点。同时,污染环境中所包含的重金属,由于其存在形式并不相同,加上人工合成的大分子污染有机物的存在,会使微生物的降解及转化效率受到不利影响,制约着生物修复水平的提升,限制了与之相关的技术实际作用的发挥。

2.2 环境因素的影响

在生态修复技术应用中,环境因素对其作用效果产生一定的影响。具体表现为:①生物修复中依赖于微生物的降解作用发挥。像营养物质和电子受体,隶属于影响微生物降解效果的环境因素的范畴,会在氮、磷的作用下,对生物造成一定的影响。同时,为了使有机污染物降解更加充分,增加微生物的数量,为其提供所需的维生素及微量元素等,则需要重视适量营养盐的添加,满足生态修复要求,给予其科学应用效果增强更多保障;②由于电子受体的种类及浓度也会对污染环境中的有机物降解速率产生影响,包括无机酸根及中间产物等,因此,需要给予硝酸盐限制方面更多的考虑,从而为污染物氧化分解创造有利的条件,避免污染环境修复效果受到较大影响,保持生物修复技术良好的应用状况,避免有机污染物影响范围的扩大。

3 黑臭水体治理中生物修复原理的应用研究

根据湖南长沙地区的实际情况及城市可持续发展要求,为了使其黑臭水体治理效果更加显著,高效地完成与之相关的治理工作,则需要关注生物修复原理的应用。在此期间,相关的技术包括以下方面:

3.1 河道曝气技术的应用

所谓的河道曝气技术,是指通过对黑臭水体缺氧特点的思考,采取人工的方式向水体中注入氧气,从而提升其中的溶解氧水平,为好氧微生物的正常活动创造有利的条件,并达到曝气作用下磷释放速度减缓的目的,给予水环境中黑臭的有效消除更多保障,保持良好的水质状况。实践中开展黑臭水体治理工作时,为了增加其中的技术优势,优化治理工作方式,

并为污染环境中有机物降解效果增强提供技术保障,则需要重视河道曝气技术的高效利用,采取人工曝气复氧的方式予以应对。同时,河道曝气技术实际作用的充分发挥,能够使黑臭水体治理中能够得到有效的技术支持,满足其治理工作高效开展要求,增加被污染水体中的好氧菌数量,逐渐提高水环境质量,更好地促进生态环保事业发展。在此期间,也需要对河道曝气技术的应用效果是否显著进行科学评估,重视相应评估结果的充分利用,逐渐实现黑臭水体治理目标,丰富其治理工作高效开展中所需的技术手段。

3.2 促生液技术的应用

在制定并实施黑臭水体治理工作计划的过程中,为了达到微生物生长、污染物降解能力提高及解毒效果增强的目的,则需要对促生液技术的应用进行深入思考。在此期间,应做到:①注重促生液技术的引入及作用发挥,使得其中所包含的营养物质、缓冲剂等组分在微生物数量增加、繁殖能力提高等方面能够得到充分利用,逐渐消除水体中的黑臭,满足水体透明度提高方面的要求,在技术层面上为水环境质量状况改善、水平提升等提供科学保障,更好地体现出促生液技术的利用价值,确保黑臭水体治理有效性,丰富其治理工作质量提高中所需的技术手段;②基于促生液技术的黑臭水体治理研究,可从反硫化细菌数量减少、治理方式优化及技术水平等方面入手,为相应治理工作计划的高效实施提供技术支持,全面提高有机污染物降解效率,满足促生液技术科学应用要求,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好黑臭水体治理工作,并为生态环保事业发展中带来更多的促进作用。

3.3 其它方面的生物修复技术应用

基于黑臭水体的治理研究,在实现生物修复目标的过程中,也需要关注这些方面不同技术的应用:①加强藻类法使用,有效解决水体环境中的黑臭问题,降低水体富营养化现象出现的概率,保持黑臭水体治理计划良好的实施状况,丰富与之相关的生物修复技术;②加强信息技术使用,增加生物修复中的技术含量,使得其作用下被污染的水环境能够得到科学治理,逐渐增强黑臭水体治理效果,避免影响与之相关的治理工作效率;③加强湿生植物或水生植物(挺水植物、沉水植物、浮水植物)群落的构建,利用植物自身及其共生生物体系清除水体中污染物;④对已有硬化河岸(湖岸)进行改造,通过恢复岸线和水体的自然净化功能,强化水体的污染治理效果,可采取植草沟、植被缓冲带、生态护岸等形式,是属于城市水体污染治理的长效措施。

4 提升生物修复在黑臭水体治理中应用水平的策略

在加强黑臭水体治理、满足其科学治理要求的过程中,为了达到生物修复应用水平提升的目的,则需要考虑这些方面的不同策略使用:①根据黑臭水体的污染状况及治理要求,注重对生物修复技术的合理选择及使用,正确看待其在水环境质量状况改善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从而为生物修复应用水平的提升打下坚实的基础;②重视生物修复过程中所需专业人才的科学培养,完善相应的培养工作机制并实施到位,为黑臭水体治理方面提供更多的专业及技术保障,全面提升生物修复应用中的专业化水平;③积极开展生物修复方面的研究工作,加大其研究力度,获取相应的研究成果并进行整合利用,为这类技术在黑臭水体治理中的应用水平提升提供参考依据,使得生物修复技术能够得到科学应用。同时,需要注重生物修复应用中的实践经验积累及灵活运用,及时消除其应用效果方面的影响因素,促使生物修复在黑臭水体治理中可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5 结语

通过对生物修复原理的分析及考虑,有利于提高黑臭水体治理工作效率及质量,拓宽其科学治理思路,避免水污染问题影响范围的扩大。因此,未来在提升黑臭水体治理工作水平、优化其治理方式的过程中,应加深对生态修复原理应用方面的重视程度,确保黑臭水体治理有效性,更好地促进生态文明建设事业发展。

猜你喜欢
水体污染物生物
生物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
上上生物
农村黑臭水体治理和污水处理浅探
农村黑臭水体治理与农村污水处理程度探讨
不同取样方式下船机污染物排放结果的研究
菌株出马让畜禽污染物变废为宝
生态修复理念在河道水体治理中的应用
你能找出污染物吗?
第12话 完美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