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课堂优化策略初探

2021-11-23 08:50张雪
快乐学习报·教育周刊 2021年46期
关键词:优化策略小学音乐课堂教学

张雪

摘  要:从目前来看,很多的音乐教师对于音乐课堂的教学方法不能够有意识的进行创新,造成学生对音乐学习缺乏浓厚的兴趣,难以让课堂教学获得良好的效果。而小学生又具有热爱游戏的特征,对于游戏化的教学方式,具有着强烈的参与兴趣。因此,教师要将节拍配合、话剧表演、歌词接龙、歌词创编、集体舞蹈等音乐游戏充分融入到课堂教学中,让小学音乐课堂内容多样化、形式生动化,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优化策略

音乐游戏在音乐课堂教学中有着多方面的作用。首先,运用音乐游戏,能够让课堂氛围轻松化,让学生与教师和其他学生紧密团结,共同学习;其次,运用音乐游戏能够将音乐知识进行生动形象的呈现,让学生更好地进行课堂学习;其次,通过音乐游戏,能够让学生大胆地发挥自己的独立思维,进行创新创造活动,让学生对音乐学习充满浓厚的兴趣和强烈的动力。

一、小学音乐教育现状

随着人们对自身审美素养有更高的要求,音乐教育对于提高人们的艺术修养起到了积极作用。通过鉴赏、学习音乐,能够丰富乐理知识,感受真善美,并激发自身的创作活力。目前,小学的音乐教育效果不佳,尤其随着新课改的不断进行,更加暴露了传统教学法存在的问题。

首先,许多教师将音乐理论知识和音乐技巧的教授给予过多的重视,从而忽略了学生与音乐的情感共鸣,重结果而轻过程,一味地灌输音乐理论与技巧知识,因此偏离了课标要求。例如在教学《义勇军进行曲》时,教师没有课堂导入,而是直接从音律入手,标明某句是C8调,某句是A1调连接C3调,在歌词上方标注音调大小符号,让学生依照标记演唱,直至学生掌握唱法。这样学生可能掌握了音乐理论知识和音乐技巧,但这只是针对单个歌曲的演唱技巧,比较片面。在小学阶段,比起理论与技巧的习得,学生更需要感知、鉴赏音乐,能够表达自己的想法与情感。

二、小学音乐课堂优化策略

(一)创设情境

小学生的音乐储备并不丰富,对音乐的鉴赏能力也尚待提高,每首音乐都蕴含着情感,一些抽象隐晦的情感对小学生来说,理解起来是有一定难度的,因此需要教师运用合理的教学手段,帮助他们感知。情境教学法在音乐教学过程中十分常见,通过构建情境,循序渐进地引导,能够让学生逐渐融入音乐,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降低他们理解的难度。

以歌曲《乃哟乃》为例,这是一首土家族儿歌,对学生来说比较陌生,教师首先要让学生了解该歌曲的背景信息,减少他们的陌生感。通过放映有土家族生活的图片(吊脚楼、牛角号、打溜子),引起學生的好奇心,然后播放土家族民族风情、生活环境的视频,以《乃哟乃》为背景音乐,并进行介绍:“这是一个生活在湘西、贵州一代的大山中的民族,他们聪明能干,能歌善舞,每年都会过一个隆重热闹的节日,即“社巴节”,在社巴节上,大家会跳起摆手舞,十分好看热闹。”声色俱全的教学手段把学生带入充满魅力的仙境,让他们产生遐想,激发探究的欲望,教师和学生通过观看视频一起学习摆手舞,教师提问:“土家姑娘在说什么?仔细听一听(乃哟乃)。”,帮助学生理解乃哟乃是“快来吧”的意思。通过创设情境,学生了解了别具一格的土家族的历史与风俗,增强了对这首歌的理解与鉴赏能力,更加对祖国的五十六个民族有了包容与热爱之心。

(二)利用趣味游戏

对节奏的感知能力是学生在音乐课上应当具备的,而且在他们未来的音乐学习道路上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由于节奏较为抽象,看不到也摸不到,如果想让学生能够感知节奏的特点和存在,教师可以借鉴源于柯达伊教学理论的体态律动法。

例如在学习音乐作品《杜鹃圆舞曲》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仔细聆听,认真感受,然后提问他们在这首音乐中听到了什么,有的学生说感受到了生机勃勃的春天,有的学生说想象出了原野的一片绿色,教师要对学生的回答给予肯定和鼓励,再接着引导:“同学们说得都很好,那你们觉得,这首音乐的节奏韵律是怎样的呢?”学生陷入了沉默,一时间给不出答案,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聆听的同时跟随节奏做相应的动作,如高音时将手上摆,低音时手向下摆,长音时向两边伸开手臂,短音再将手臂收拢,做动作的时候再感受一下音乐的节奏类型。这样将概念性强的节奏一下转换为可视度高的、能感受的律动过程,简化了学生的理解过程,很适合年龄小的小学阶段的学生探索。

再比如《杜鹃圆舞曲》,这是一首三拍子的舞曲,为3/4拍,如果直接告诉学生,只是相当于在他们的头脑中过了一遍,并不会留下深刻的印象,他们也无法凭靠自己琢磨清楚,而将拍子转化为身体的动作,不但将复杂的知识简单化,也增强了学生的抽象思维。旋律优美的音乐总是带给人愉悦的享受,在聆听音乐时,大部分学生只能说出“好听”这样的评价,但若要让他们进一步阐述好听在哪里,他们便很难具体展开了,这是因为他们的音乐素养较为缺乏,无法准确地表达旋律的特点、类型,因此教师要不断增强学生对音乐旋律的感知能力,体态律动法无疑是提高学生的音乐水平,培养他们音乐鉴赏能力的有效方法。

三、结语

综上所述,因为游戏的教学功能是多样的。在小学音乐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将音乐游戏进行广泛的应用,让学生通过节拍跟进、话剧表演、歌词接龙、歌词创编、集体舞蹈等方式从新的角度对音乐知识进行理解,展开音乐学习活动,让小学音乐课堂重新焕发活力。

参考文献:

[1]于玲.小学音乐教学中音乐游戏应用探析[J].科教文汇(上旬刊),2020(09):150-151.

[2]王文静.在音乐中嬉戏,在嬉戏中学习音乐——浅议音乐游戏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9,16(08):190.

猜你喜欢
优化策略小学音乐课堂教学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提高小学音乐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策略
企业重大风险确定及管理建议的研究论述
开启学生智慧,构建快乐课堂
如何走出小学音乐教学的困境
分组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素质教育背景下音乐欣赏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基于一种优化策略的智能灯控制系统研究与设计